经文 :
1. 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
2. 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3. 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作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
4. 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
5. 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
6. 他说,一百篓油。每篓约五十斤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
7. 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
8. 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9. 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11. 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
12. 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
13. 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14. 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
1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
16. 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
17. 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
18.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奸淫。
19.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
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24. 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25. 亚伯拉罕说,儿阿,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26. 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27. 财主说,我祖阿,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
29.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30.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31.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一百零二站:律法中藏有宝贵的信心(16:19-31) - 12/21/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这段故事虽然没有明确写出这个财主究竟做错了什么以至于死后在阴间受苦,但是很明显,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也知道他的五个弟兄都和他一样做错了,就是没有好好遵守神的律法,所以才急于想要通知他们赶快悔改。
故事的重点在最后,即指出律法的功用。亚伯拉罕的话不是说一个死里复活的人对人的悔改没有作用,而是强调摩西和先知的话的重要。亚伯拉罕指出,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也就是说,当他们遵循摩西和先知的话的时候,就不会好像这个财主一样死后在阴间受苦了。我们知道,摩西的律法里面就已经提到了信心的原则(罗10:7;申30:14),而先知的讲论则是不断敦促以色列人不要只是表明遵守律法而违背了律法的实质。这实际上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若是真心遵循律法的教导以及先知的讲论,就可以生发使人得救的信心。
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亚伯拉罕和摩西,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而摩西则是律法之父。这两位并列出现,寓意很明显,从摩西的律法中产生的是信心的果效,所以拉撒路依着摩西的律法,最终成为的是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子孙。律法教导的乃是信心的原则。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耶稣已经指出法利赛人看似遵守律法,但实际上却是违背律法的精义的问题。
2. 进入场景:现在,耶稣用财主无法后悔的故事来警戒人们,要切实遵循神的律法精神,否则后悔晚矣。
3. 默想祷告:进入这个故事的场景,默想其中。当听到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对摩西律法和先知的书有如此的评价时,我们心里有什么触动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一百零一站:不要再自以为义了(16:14-18) - 12/14/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所以当他们听到耶稣之前所讲的话,要人从贪爱钱财转为愿意舍弃钱财的时候,自然很不以为然。他们之所以耻笑耶稣,也是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很好了。
然而耶稣指出,法利赛人是自以为义,实际上在神眼里是被看做可憎恶的。耶稣讲到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这说的乃是指因信称义的道理到了约翰的时候已经启示出来了;神所应许的基督就是耶稣,不会再有别人或是别的启示了。这也就是告诉这些法利赛人,他们之前是做错了,但现在要抓住机会,悔改、信福音。他们以前都是表面上遵行律法,但实际上却是违反律法精义的(就如他们在离婚中的教导一样),现在要真心回转做出改变。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在当时的犹太社群,法利赛人以谨守遵行神的律法而著称。然而,耶稣却不断指出他们的问题,乃是假冒为善,外表好看,里面污秽。
2. 进入场景:当耶稣讲到要舍弃钱财的时候,法利赛人不以为然,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像他们这样可以被人人都看为好不就很好了吗?为什么要和钱财过不去呢?众人也可能对耶稣的话有不解,不知道耶稣所要求的改变就是什么,是否做得好像法利赛人那样光鲜亮丽就是耶稣所要的改变。
3. 默想祷告:默想这个场景,当听到耶稣掷地有声的话,敦促悔改、从心而发遵行律法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生命的觉醒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一百站:心意上的改变(16:1-13) - 12/07/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这段经文有许多细节不是太容易理解。一个清晰的线索是,这个管家一开始在主人的财物上是不忠心的,受到了主人的开除处理;接下来,这个管家愿意把贪来的钱财去替别人顶一部分债务,为将来作打算,这又受到了主人的赞赏。而耶稣对这整件事情的评价乃是,仆人要对主人忠心;我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
总的来说,耶稣是批评了管家一开始的在钱财上的不忠,但对于管家愿意改变,特别是在对待钱财上的态度改变,即从之前的贪财到之后的愿意花钱来预备将来的道路,表示赞赏。耶稣指出,在钱财上的不忠是不对的,但如果愿意悔改,愿意舍弃钱财,那也是好的。这不是好像中国人常说的“花钱消灾”,或是花钱买救恩,而是指人的改变,从贪财到愿意把钱舍出去。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之前耶稣一直讲的是有关失而复得的比喻,希望人可以体贴祂的心意,也去接纳那些失而复得的、罪人的悔改。
2. 进入场景:现在,耶稣将话题引到人自身的悔改上面。言下之意似乎是,要能够好像神那样去接纳别人悔改,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愿意放下自己心中所喜好的,这样才有可能与神的心意和步调一致。
3. 默想祷告:默想耶稣的这段话。思想自己的光景,是否是不义的管家之前贪财的情形?不义的管家之后所采取的舍去钱财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触动呢?不义管家的生命轨迹对我们有什么触动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