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申命记》第十五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申命记》第十五章

经文 :
1.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
2. 豁免的定例乃是这样,凡债主要把所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弟兄追讨,因为耶和华的豁免年已经宣告了。
3. 若借给外邦人,你可以向他追讨。但借给你弟兄,无论是什么,你要松手豁免了。
4. 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耶和华必大大赐福与你)。
5. 
6. 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必照他所应许你的赐福与你。你必借给许多国民,却不至向他们借贷。你必管辖许多国民,他们却不能管辖你。
7. 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揝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
8. 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
9. 你要谨慎,不可心里起恶念,说,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恶眼看你穷乏的弟兄,什么都不给他,以致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于你了。
10. 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这一切所行的,并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赐福与你。
11. 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
12. 你弟兄中,若有一个希伯来男人或希伯来女人被卖给你,服事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
13. 你任他自由的时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
14. 要从你羊群,禾场,酒榨之中多多地给他。耶和华你的神怎样赐福与你,你也要照样给他。
15. 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神将你救赎。因此,我今日吩咐你这件事。
16. 他若对你说,我不愿意离开你,是因他爱你和你的家,且因在你那里很好,
17. 你就要拿锥子将他的耳朵在门上刺透,他便永为你的奴仆了。你待婢女也要这样。
18. 你任他自由的时候,不可以为难事,因他服事你六年,较比雇工的工价多加一倍了。耶和华你的神就必在你所作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19. 你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凡是公的,都要分别为圣,归耶和华你的神。牛群中头生的,不可用它耕地。羊群中头生的,不可剪毛。
20. 这头生的,你和你的家属,每年要在耶和华所选择的地方,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吃。
21. 这头生的若有什么残疾,就如瘸腿的,瞎眼的,无论有什么恶残疾,都不可献给耶和华你的神。
22. 可以在你城里吃。洁净人与不洁净人都可以吃,就如吃羚羊与鹿一般。
23. 只是不可吃它的血。要倒在地上,如同倒水一样。

主题 : 第34段。分清在神面前的优先次序(15:19-23) - 10/19/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4段讲的是有关头生牛羊的条例。这也是对之前已经提到过的相关条例(14:23)的更加具体的指引。其它地方关于奉献头生的条例指明了奉献给神的日期是出生之后的第八天(出22:30),而本段经文却强调头生的不可用来耕地与剪毛。既然第八天就要归给神,那么根本都还没有到可以耕地与剪毛的时段,何必如此规定,多此一举呢?细细体会,可以理解这里的条例强调的是头生的归给神的重要性是超越一切的。神既然要求头生的在第八天归给神,所以以色列人就应当严格遵守,不能等到把头生的养大了,完成了其耕地和剪毛等可以给主人带来经济效益的用途之后才归给神。如果主人将头生的养大、完成了耕地、剪毛,年纪大了,不再有经济益处的时候才归给神,虽然也叫做归给神,但却不是神所要的奉献。 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体会这项要求也是对主人所提出的信心的功课。头生的,往往是最好的;而且头生的也是即得的,以后是否还会有牛羊继续出生不得而知,但至少现在有头生的就应该好好利用起来。这对于一些贫困的、有上顿没下顿的家庭来说尤为重要。然而,神却要求头生的不能被用来进行任何经济操作,要献给神,而不是等它们没有了经济用途和价值之后才给神。当然,这里指的归给神,也是指他们要被主人吃喝在神面前,也算是给主人一餐丰盛的筵席。但问题是,主人愿意去享受这顿筵席吗?对于家财万贯、有着许多牛羊的,这算不得什么。但是如果对于只有一个头生的时候,当看着自己家唯一的头生,而且还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牛羊继续生出的时候,来吃喝这顿筵席可能就不那么享受了。这就有点好像一家人一共只有一百块钱,吃完之后不知道以后会如何,那么他们吃这顿饭的时候心情会是如何呢?然而,神的吩咐既然如此,也就应当遵行,而且在神面前吃喝快乐,不但是来自遵行神吩咐的顺服,有奉献给神说带来的愉悦感,也有对神供应的信心。 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将什么头生的牲畜献给神。然而,头生的归给神,而且还要在没有被榨取完经济用处之后就早早地献给神,这却是对我们每位基督徒很好的提醒。当我们说将最好的献给神的时候,心里想到的是什么呢?当我们说将自己奉献给神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有时候我们虽然说愿意将自己奉献给神,但却不是马上,而是延后;并不是等待神的呼召更清晰(实际上神的呼召已经被我们明确接收到了),而是等待着自己多工作一段时间、多赚一些钱,多实现自己的经济用场,等钱赚够了,等自己在职场上也没有什么其它发展或是用处的时候再来奉献给神,而且依然美其名曰将自己奉献给神了。有时候,我们奉献给神的,并不是我们最好的,而是将那些次好的、不好的、用过的、自己不要的,拿来给神、给教会。求神帮助我们,在这段经文中都有所省察。 默想经文:“你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凡是公的都要分别为圣,归耶和华你的 神。牛群中头生的不可用它耕地;羊群中头生的不可剪毛。”(15:19) 静默思想:默想这个条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情景,体会其中所带来的挑战,让我们在其中有所省察。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3段。成就神的心意,成全别人的心意(15:12-18) - 10/18/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3段讲的是释放奴婢的条例。条例指出,当希伯来的男人或女人被卖给家主做奴婢,满了六年之后,第七年要任由他们自由出去;而且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去,要多多地将财物送给他们。而如果他们因为家主对他们好而不愿意离开的话,家主则要将他们永远留在家中作奴仆了。 这些条例让我们看到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一方面,家主愿意按照神的吩咐,按照神的赐福来赐福他家中的奴仆,不但释放他们得自由,而且还多多地给他们,祝福他们离去的脚步;另一方面,家主也愿意按照奴仆愿意留下来的心愿(当然也是因为家主平时都善待他们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强迫),不拒绝他们,遂其所愿,而且立下记号永远留下他们在自己家中。虽然在别人家中永远作奴仆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似乎是受辱、低下的,可是在当时来说,在一个善待奴仆的家主中永远留下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家主愿意成就神的心意(神愿意释放奴仆,就好像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家释放出来一样),也愿意成全别人的心意(对方愿意留下,就可以永远留下),这真的是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景象。虽然在地位高低上有主人和奴仆之分,可是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却亲如一家。家主蒙受神的赐福,也成为别人的祝福。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大多数已经没有了奴仆的制度,可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却是神愿意看到,也吩咐我们去建立和维护的。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教会中,我们按照职责分工的不同,可能的确会存着老板与员工、带领者与跟随者之间的区别,但这区别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爱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在教会生活中,我们可以问自己的几个问题是,同工之间如果要分开的话,是带着彼此的祝福开开心心地分开吗?还是因为争吵、不满、受不了而带着伤害、伤痕分开?同工如果要继续在一起服侍的话,是大家都愿意在一起吗?还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愿意成就神在我们身上,以及对方身上的旨意吗?我们愿意成全对方的心意、为他们着想吗?愿神恩待我们,让我们在当中都有所领受。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默想这幅画面,驻足其中,带给我们与身边人之间的关系以提醒和激励。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2段。律法以外的行动(15:1-11) - 10/18/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2段讲的是豁免年的定例。这虽然是发生在每七年末一年的安息年,但所侧重的不是安息年的休养生息,而是豁免人的债。这个豁免,不是指在这一年“暂缓”别人的债,等到这一年过后再继续追讨,而是指将在这一年还剩余的债全部豁免。经文非常特别地方,是在颁布这个定例(15:1-6)之后还增加了一段类似于防范的说明(15:7-11),即防止人因为豁免的规定而硬着心、故意不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针对一些可能的滥用律法、钻律法的空子的做法予以提前的警告,并且颁布相应的对策,这在律法书中是很少见的做法。这并非意味着其它的条例不存在会被滥用或钻空子的情况。这乃是提醒人,当遵守律法的条文的时候,不要仅仅想到如何遵守这些条文本身,不要仅仅满足于遵守这些条文本身而实际上内心并没有改变,而是要通过这些条文去深刻体会神的心意,以至于在这些律法所涵盖的范围以外的地方都按照神的心意去行。神颁布豁免年的定例,所表明的心意乃是要祂的子民怜悯眷顾别人的需要、学习放手、学习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功课。而这个心意不单只是在豁免年才表达,而是当人的心思意念被神的心意所改变,体贴神的心意的时候,那么在其它时段或是其它场合,也都应该如此去行,因为心思意念已经发自内心地改变了。但如果只是在豁免年的时候按照定例去行,而在其它时段、其它场合依然对别人的需要硬着心、依然死死抓住自己的利益的话,那么即便满足了豁免年的要求,但依然不是神喜悦的子民。这就是看起来满足了律法的行为,但实际上却对神没有信心,与神心猿意马。 这对我们“因信称义”的基督徒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提醒。很多时候,我们关心的只是“称义”、“得救”,却在“信心”的上面模糊不清。旧约以色列人的问题是只求律法表面的行为而心意没有改变,只做表面文章。而我们的问题可能更糟,甚至连表面文章都不去做,根本不看重行为。这并非说我们是要靠行为得救、靠行为称义,这乃是让我们知道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我们对神的话要有信心的回应,而这个信心是超越律法的条文本身,是我们整个心思意念的转向神,是我们藉着律法明白神的心意、体贴神的心意、顺服神的心意、行在神的心意当中。中国人常说“举一反三”,指得是将一个方法不断重复、在不同的场景下不断演练,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指的还只是技巧上的熟练程度。但神对我们的要求,乃是心意的更新与改变,并且带出在律法所规定的以外的行动。律法所规定的范围是有限的,但当我们的心意更新,就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有合神心意的回应。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默想定例本身的颁布,以及随后的防范说明,体会神的心意,也让我们以信心来回应神。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施与受,松开手 - 11/19/2019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申命记》第15章讲的是两方面的条例,一个是与安息年有关的条例,一个是与头生牛羊的条例。在与安息年有关的条例中,经文没有将重点放在耕种上面,而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这里首先讲到到了七年的末一年,也就是安息年的时候,要把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弟兄追讨(15:1-6)。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想到,为什么借给外邦人可以追讨,而对以色列人本族的人就要豁免?难道不应该一视同仁才算有爱心吗?也有人可能会想,既然借给外邦人可以追讨,那就以后只借给外邦人好了,因为借给以色列人会亏本的。或者也会有人开始动脑筋,寻思着如何避开安息年的规定,不使自己因为放弃债权而蒙受损失。这些问题虽然好像是因为律法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引起的,但实际上是人心败坏的结果。神设立律法的目的并不是要规范人际关系中的所有细节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乃是调教人明白祂的心意,以便在人际关系中的所有细节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上都遵循神的心意。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从神的律法中明白神整全的心意呢?接下来,经文暂时离开安息年的条例,延伸到对待穷人的态度上,指出对待穷人不可忍者心、攥着手、不帮补穷乏的弟兄,总要向他松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讲完这些之后,经文又回到安息年的条例,指出人不可在安息年的条例上玩弄诡诈,为了不愿蒙受安息年所带来的损失而不去帮补穷乏的弟兄。这实际上指出的就是神的心意和神的律法之间的关系。神真正的心意乃是要以色列人去帮助穷乏的弟兄,这是平时都要做的,在安息年更要如此,这才是安息年条例的精义。如果以色列人因为安息年的条例而反过头来耍诡计不借给穷乏的人,那么他们看似在遵守安息年的条例,但实际上却是在违背神的心意。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明白为什么神允许对外邦人的借贷可以讨回。当以色列人真正明白了神的心意乃是要去帮助、施恩给那些穷乏的人,而且也愿意活出神的心意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怜悯人的心,自愿去帮补外邦人中穷乏人的需要,从而豁免他们的债。这样的话,以色列人虽然看起来没有好好利用安息年为自己带来的“福利”(可以向外邦人讨债),但实际上却是行在神的心意当中。 在整段与安息年有关的条例的经文中,有一个片语多次重复,那就是神对以色列人的赐福(15:5,6,10,14,18)。“神赐福”这样的片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出现在这段安息年的条例中却显得很特别,因为这段安息年的条例侧重在以色列人要施与、放弃、豁免、帮补。然而经文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看似放弃了自己的权益,但实际上却是得到了神的赐福。同样,这强烈的对比所显明的神的心意,不是给人的诡诈留地步,而是要建立人对神的依靠和信心。“聪明”的人可能从这样的对比看到一条蒙神赐福的方式,就是把帮助穷乏人当做是从神那里得好处的途径,为了得到神的祝福,就暂时先做一些帮补的事情,先吃一点亏,然后得大回报。然而,“诚实”的人却会从这样的对比建立对神的信心,知道神不但看顾那些穷乏人,神也会看顾好像自己这些因为帮补穷乏人而变得穷乏的人。 明白了这样的对比,我们就可以正确地回应神要求我们“松开手!”的呼召了(15:8,11)。神要我们松开手,不但是要我们舍弃,同时也要给我们赐福。当我们紧攥着手的时候,看起来我们不会失去什么,但实际上却失去了神的赐福;当我们松开手的时候,的确是帮助了人,但同时也是领受了神的赐福。松开手,我们就成了别人的帮助者,我们也从神那里得帮助,我们也就成为了神赐福流通的管子。 默想经文:“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15:11) 静默思想: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看看自己的双手,心里有什么感动呢?我们可能一时想不到需要我们帮补的穷乏人,可是心的预备不可少。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