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申命记》第一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申命记》第一章

经文 :
1. 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2. 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
3. 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借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
4. 那时,他已经击杀了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来,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
5. 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讲律法说,
6. 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何烈山晓谕我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
7. 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这山地的各处,就是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利巴嫩山又到伯拉大河。
8. 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
9. 那时,我对你们说,管理你们的重任,我独自担当不起。
10. 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多起来。看哪,你们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样多。
11. 惟愿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使你们比如今更多千倍,照他所应许你们的话赐福与你们。
12. 但你们的麻烦,和管理你们的重任,并你们的争讼,我独自一人怎能担当得起呢?
13. 你们要按着各支派选举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我立他们为你们的首领。
14. 你们回答我说,照你所说的行了为妙。
15. 我便将你们各支派的首领,有智慧,为众人所认识的,照你们的支派,立他们为官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你们。
16. 当时,我嘱咐你们的审判官说,你们听讼,无论是弟兄彼此争讼,是与同居的外人争讼,都要按公义判断。
17. 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听讼不可分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神的。若有难断的案件,可以呈到我这里,我就判断。
18. 那时,我将你们所当行的事都吩咐你们了。
19. 我们照着耶和华我们神所吩咐的从何烈山起行,经过你们所看见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往亚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亚。
20. 我对你们说,你们已经到了耶和华我们神所赐给我们的亚摩利人之山地。
21. 看哪,耶和华你的神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22. 你们都就近我来说,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
23. 这话我以为美,就从你们中间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
24. 于是他们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实各谷,窥探那地。
25. 他们手里拿着那地的果子下来,到我们那里,回报说,耶和华我们的神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
26. 你们却不肯上去,竟违背了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
27. 在帐棚内发怨言说,耶和华因为恨我们,所以将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要交在亚摩利人手中,除灭我们。
28. 我们上哪里去呢?我们的弟兄使我们的心消化,说那地的民比我们又大又高,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的人。
29. 我就对你们说,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
30. 在你们前面行的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为你们争战,正如他在埃及和旷野,在你们眼前所行的一样。
31. 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神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
32. 你们在这事上却不信耶和华你们的神。
33. 他在路上,在你们前面行,为你们找安营的地方。夜间在火柱里,日间在云柱里,指示你们所当行的路。
34. 耶和华听见你们这话,就发怒,起誓说,
35. 这恶世代的人,连一个也不得见我起誓应许赐给你们列祖的美地。
36. 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必得看见,并且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因为他专心跟从我。
37. 耶和华为你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38. 伺候你,嫩的儿子约书亚,他必得进入那地。你要勉励他,因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
39. 并且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必被掳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恶的儿女,必进入那地。我要将那地赐给他们,他们必得为业。
40. 至于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41. 那时,你们回答我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情愿照耶和华我们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争战。于是你们各人带着兵器,争先上山地去了。
42. 耶和华吩咐我说,你对他们说,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
43. 我就告诉了你们,你们却不听从,竟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
44. 住那山地的亚摩利人就出来攻击你们,追赶你们,如蜂拥一般,在西珥杀退你们,直到何珥玛。
45. 你们便回来,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却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
46. 于是你们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

主题 : 第4段。接受神的责罚,因为里面有爱(1:34-46) - 08/26/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4段记载的是神对发怨言的以色列人的审判和责罚,宣布这一世代的人都不能进入神的应许之地,而只有下一代才可以进去。以色列人听到神的审判似乎有悔悟的心,可是他们的行动却不是听从神的审判和责罚,而是想用进一步不听从神吩咐的行动去扭转整个局面。神要他们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而他们却执意要攻打迦南,结果大败而归。 摩西特别记录了神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句话。当以色列人要去攻打迦南的时候,神让摩西告诉他们:“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1:42)这句话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神对以色列人的爱。虽然当时他们已经落在神的审判之中,虽然他们要面临神的责罚,可是神对他们的爱却没有离开,神依然顾念自己的子民。神也已经发誓不让这些悖逆的子民进入迦南,要让他们死在旷野。同时,神也知道自己不会和这些悖逆、抗拒祂命令的人一起去攻打迦南,也不会帮助他们成功。然而,这并非意味着神抛弃他们如同撒出去的水一样。相反,神依然顾念他们,为他们的生命安全着想,不希望他们在贸然进攻迦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得到祂的保护而失去生命。这就是神对祂子民的爱,即便是在审判、责罚中,神依然爱他们。然而,当时的以色列人却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他们竟然违背神的命令,抗拒神的责罚,想要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免受神的责罚,结果却使得自己进一步与神远离、落入死亡的结局。 神在审判和责罚中依然有爱,这对我们既是莫大的安慰,也是必要的警醒;而我们的回应,就是接受神的审判与责罚,因为里面有爱。很多时候,当我们犯罪面临神的审判与责罚时,我们很自然地好像以色列人那样想要挣脱,想要抗拒,因为神的审判与责罚并不让人觉得好受。有时候,我们即便没有想着去挣脱或抗拒,但心里却也充满了愤恨和不满,抱怨神为什么如此责罚自己,觉得神为什么对自己掩面不顾。然而,今天的经文让我们看到神无尽的怜悯、在审判和责罚中的爱,这对于受到神的审判和责罚的人来说是何等大的安慰啊。原来,神虽然审判和责罚,但却依然爱我们,依然顾念我们,依然等着我们回头归向祂。这样,我们岂不应该甘心乐意接受神的审判和责罚,不但因为这是我们本当受的,更是因为里面有爱。如果我们不听从神的审判和责罚,那不仅仅是违背神的命令,也是拒绝神的爱。将自己隔绝在神的爱之外,这人的结局是何等的可怜和绝望啊。 至于什么是神的审判,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可以视为是受到神的责罚,这都是因人而异。我们可能宁愿避免这个话题,只谈神的奖赏与赐福。然而,神的责罚是可以在我们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为的是让我们知道自己走错了,提醒我们回转归向祂。惟愿我们都有谦卑受教的心,敏锐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聆听圣灵的提醒,接受神的责罚,因为里面有爱。 默想经文:“耶和华吩咐我说:‘你对他们说: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1:42) 静默思想:进入场景安静在神的话语面前,体会神责罚中的爱,也安慰和提醒自己,接受神的责罚,因为里面有爱。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段。回顾人生的转折点(1:19-33) - 08/26/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段记载的是在加低斯巴尼亚所发生的事件。以色列人从西乃山(何烈山)起行,经过大而可怕的旷野来到加低斯巴尼亚,也就是应许之地的南段入口。原本可以就此一举进入应许之地,可是民众却因为探子打听回来的消息而大发怨言。 这次事件当中可以吸取的教训有许多。神并非没有在这之前显出祂的作为来建立与坚固以色列人对祂的信心。神在埃及施行十灾、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法老的手,这是以色列人都亲身经历过的。在西乃山,神也与百姓立约,将祂的律法赐给以色列人,让他们知道该如何行;离开西乃山,神也带领以色列人经过大而可怕的旷野,让他们知道神一直与他们同在,可以战胜路上一切的困难。然而,在加低斯巴尼亚的困难面前,百姓将神的作为统统抛之脑后、忘记得干干净净。他们因为不相信神可以带领他们胜过那拦阻在面前的高大的敌人,从而怀疑、甚至否认那位与他们立约之神的美善,认为神对他们所怀的心意不是爱,而是恨;抱怨神不是要来救他们,而是要来杀他们。 这是摩西回顾的第二件大事,也是整个以色列民族历史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受到神的责罚,他们开始了四十年的旷野漂流。原本可以进入迦南应许之地,成为以色列民族中胜利的转折点,现在却因为他们的不信而转向旷野漂流,成为失败的转折点。四十年之后即将再次尝试进入迦南地的时候,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回顾四十年前的这一次失败的转折点,有着深刻的意义,提醒大家留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来说,这也是很好的提醒。在我们一生的年月,都会经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转折点。特别是在我们认识主、跟随神的道路上,也都会有许多的转折点,有些是胜利的转折点,有些是失败的转折点。在经历这些转折点的时候,我们自己可能并不太察觉,也无暇顾及,只是一晃而过。然而,当事后再来回顾的时候,却会提醒我们当时的经验教训,让我们从中学习宝贵的属灵功课,不单只是避免重蹈覆撤,更是为了让我们对神的信心更加坚固,成为合神心意的子民。当我们在回顾这些转折点,特别是失败的转折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回想神当时在我们生命中已经显明的清晰可见的作为,然后再思想在当时是哪些原因使得自己竟然不看神的这些作为而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了?愿神藉着这些回顾来向我们说话,引领我们回到祂的正道上继续前行。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安静在经文面前,也安静在神面前,回顾我们过去人生的一些重大转折点,聆听圣灵对我们的提醒。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2段。不忘初衷、秉行公义(1:9-18) - 08/24/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2段记载的是摩西在以色列各支派当中设立审判官的经过。虽然看起来整个过程很平淡,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可是却成为摩西对四十年旷野回忆中仅有的几件事情的一件(除了重申律法之外,所记录的其余几件大事是探子事件及其影响、在约旦河东击杀当地诸王、各支派分地,以及摩西自己不能进入应许之地),足见这件事情在摩西过往的经历和脑海中所占有的分量之重。 为什么这件事情在摩西看来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难道是因为这是摩西设立的,所以希望可以作为自己的政绩,或是属灵遗产存留下去,为自己扬名立万吗?当然不是。摩西看重的不是这套制度本身,而是其中的属灵原则。很有可能,因为当时的以色列人依然沿用了当年摩西所设立的这样的管理、审判体制,所以摩西认为有必要带领大家回顾一下当初设立这样制度的历史和缘由,以便在四十年之后,以及将来进入迦南地之后,以色列人依然可以按照当时设立这些体制的初衷,秉公执法,按照神公平公义的原则来处理他们当中的各样事务。这些体制,虽然距离当初的设立已经过了四十年,时过境迁,多多少少已经有些不同,但是摩西藉此提醒众人,当初设立这些体制的两个重要原则不能变,一个是选人的原则,即选举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人来担任;另一个就是执行的原则,即要按公义判断,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听讼不可分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神的。 对于知道自己不能和以色列人一起进入迦南的摩西来说,提醒以色列人知道这些审判体制的初衷和原则是十分的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当他不在他们中间的时候,以色列人依然是按照神的公平公义的原则去生活的。这实际上也是整卷《申命记》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即当摩西再一次将神的律法向以色列人重申的时候,审判、断案、执法的规章和体制也同等重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所重申的律法可能就沦为摆设了。 不忘初衷、秉公执法,这在摩西看来是如此的重要,但却不是当今社会所看重的。当今的社会所看重的是与时并进,看重的是以人为先,看重的不断调整、变化以便满足和迎合人的需要。在教会也是如此。每间教会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有其各自不同的管理体制,虽然这些传统和体制在设立之初都是依从圣经原则的,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会众的不同,多多少少已经不再和以前一样了;而其中很大的不同,就是选人的原则,以及执行的原则,已经受到世界风气的影响,在各样不同的职位上任人唯亲,看人的情面办事。虽然表面上还是按照圣经的原则,也是讲着圣经里面的话,但实际上做起事来却是另外一套。即便是我们现在新设立的一些管理体制,或是事工计划,虽然都是从圣经找根据,可是实际的执行又如何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会慢慢变了味道,看起来属神,实际上属世呢?盼望这段经文可以在教会的各个层面给我们带来提醒,无论是迎新接待,还是领诗敬拜,无论是音响总务,还是讲道教导,无论是嘴上所说的,还是实际所行的,我们究竟是听从人,还是听从神?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体会这些管理体制的属灵原则在摩西眼中的重要位置,也提醒我们现在的教会生活以神为重。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1段。叙述往事,激励前行(1:1-9) - 08/23/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申命记》这卷书的书名来历很特别。在犹太人的希伯来语圣经中,这卷书有几个名字。其中,最普及的名字是全书开头的两个字,即“这是〔摩西的〕说话”;或简称“说话”。另外一个常用的名字,是“律法的誊本”(申17:18),或简称“誊本”。第三个书名,是“训诫书”,反映出犹太人对这卷书的理解,即认为其有训诫的意义。除了上述犹太圣经的名字以外,这本书的英文名字 Deuteronomy以及中文名字“申命记”,都是从希腊文对17章18节的翻译而来的。在原文里,这节圣经劝诫治理以色列的王,要将“这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但是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把它误译为“这第二个/或‘重复的’律法”。后来拉丁文的武加大译本,也沿用了这个名称,把希腊文的名词,译成拉丁文的Deuteronomium。从此,这本书就被当作第二个律法。神在西乃山(又称为“何烈山”)所颁布的是第一个律法;这次在摩押的平原,摩西又重申神的诫命(中文简称为“申命记”,即重申律法的意思)。 虽然按照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将这卷书的书名称为Deuteronomion,或是中文的“申命记”,似乎在对原文的那一句话(17:18)的翻译上有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但整体来看,也还是有其可取的地方。虽然《申命记》主要是解明摩西的律法,但就某方面来说,这本书确然重申了神在西乃山的命令。细细体会和研读《申命记》,我们便会发现这卷书其实完全不是法律上的声明,而是信仰的表彰。本书的写作目的,显然不是为君王、祭司、士师,这些以色列的执法者提供实用的律法、行政手册。虽然书中有不少法律的段落,但这些段落始终是混杂在解释说明和训诲的章节之中。《申命记》里面的律法,是神旨意的表彰,人有服从的责任。从捆锁之中得蒙救赎,又立约归神的子民,就是需要这些准则,使他们彼此有联系,和神有交通,得以过蒙福的日子。 在第1段中,从摩西简单的开场白就呈现出一幅很特别的、充满张力的画面,原本只需11天即可到达应许之地的路程,以色列人结果却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来走。这四十年,不是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以外的大千世界游山玩水的四十年,也不是他们流连于应许之地以外的美好土地而迟迟不愿意进入应许之地,而是他们在神的律法已经在西乃山颁布之后依然时常悖逆而被神管教、磨练心志的四十年。所以,当我们读《申命记》的时候,就不是带着读之前的摩西五经那样领受神第一次颁布律法的心态,而是在四十年旷野历练之后对神的律法的更新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这就好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听父母教导他要“好好读书”,与他经历了抗拒读书、被学校开除、找不到工作、生活苦不堪言、悔恨交加的时候再回想起父母当初的要“好好读书”的教导,心情是很不一样的。愿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次阅读这卷书的时候可以得着新的亮光,带给我们生命更深的触动和更新。 默想经文:“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藉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1:2-3) 静默思想:默想这十一天与四十年的差距,让我们也仿佛当年的以色列人一样经过了四十年的旷野漂流;预备自己的心来再一次思想和聆听神宝贵的、历久常新的律法。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人数众多,也要向神专一 - 10/24/2019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申命记》第1章讲的是摩西开始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讲律法(1:5)。可是很奇特的是,紧接下来的并不是我们所习惯应该听到的律例、典章、命令,而是神带领以色列人走旷野的历史。很显然,在圣经作者的眼里,神的律法并不仅仅是一些律例、典章而已,而是也包括了神在以色列人历史中的作为,以及在其中所显明的心意。以色列人对神律法的回应,也不仅仅局限于听从神的命令而已,而是也要包括对神作为的积极、正确的回应。这就好像父子关系一样。孩子对父亲的回应,不只是父亲说一句,孩子就听一句,而是也包括了孩子对这位疼爱他、保护他的父亲的信任、亲近和爱。 整段经文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以色列人数众多,以至于摩西需要设立官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才能更好地管理他们。但同时,如此多的会众,他们在悖逆神的事上却出奇地步调一致。摩西回忆了以色列人在加低斯巴尼亚预备进迦南的时候的两次悖逆。第一次是当神吩咐他们进去得应许之地的时候,他们“竟违背了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1:26),不肯上去。第二次是当神命令他们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的时候,他们又再一次“竟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1:43),擅自上山地去了。这两次的悖逆,几十万以色列会众竟如此同心,如出一人,虽然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实际上也显明了世人普遍具有的一个的特点,就是在悖逆神的事上,大家总是一致的。人数众多原本是好事,谁不希望神的子民多而有多呢?可是,以色列人的人数众多,所带来的却是争讼和麻烦也多起来,使得摩西自感独自一人无法承担重任。人数众多,而且大家同心合意原本也是好事,谁不希望神的子民好像铁板一块,共同进退呢?可是,以色列人的同心合意,所带来的却是一起往同一个方向悖逆神:神说打,他们就退;神说退,他们就打。 摩西所回忆的以色列人悖逆的历史片段,也是对我们今天基督徒的适时提醒。当然,我们与当年的以色列人是不一样的群体。他们是靠着肉体的割礼而被称作神的子民,而我们是凭着因信称义而被称为神的子民。然而,虽然有如此的本质意义上的不同,我们还是需要谦卑自己,从以色列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警戒自己。以色列人因着人数众多来带来的麻烦和争讼,在教会也是时有发生。以色列人因着同心合意而一起悖逆神,在教会也是时有发生。虽然大家不一定是在同一件事上都犯同样的罪,可是在“不听神的话”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教会人数众多,弟兄姐妹同心合意,乃是大家真诚地与主合一,向神专一。真正要解决的,乃是众人的心要切实归向那位创造我们、救赎我们的主。我们承认祂是那位造天创地的神,我们承认祂是那位供应我们日用所需的神,我们也承认祂是那位带领我们进入美好之事的神。因着这些认信,我们可以一同地赞美神的作为,一同地信靠神的供应,一同地仰望神的带领。人数众多,这是神的心意,人心向神专一,这也是神的心意。盼望我们可以藉此彼此劝勉,同走天路。 默想经文:“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藉着祂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1:2-3) 静默思想:原本十一天后就可以进迦南,结果却变成了四十年的旷野之旅。可惜的不是时间上的耗费,而是人心竟然如此抗拒神近在咫尺的恩典,而且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来磨练。思想我们自己现今的光景,愿圣灵来触动我们的心。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