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使徒行传》第十五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使徒行传》第十五章

经文 :
1. 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
2. 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分争辩论,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
3. 于是教会送他们起行,他们经过腓尼基,撒玛利亚,随处传说外邦人归主的事,叫众弟兄都甚欢喜。
4. 到了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并长老,都接待他们,他们就述说神同他们所行的一切事。
5. 惟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
6. 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
7. 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8. 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
9. 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
10. 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
11. 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
12. 众人都默默无声,听巴拿巴和保罗,述说神借他们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
13. 他们住了声,雅各就说,诸位弟兄,请听我的话。
14. 方才西门述说神当初怎样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的名下
15. 众先知的话,也与这意思相合。
16. 正如经上所写的,此后我要回来,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把那破坏的,重新修造建立起来。
17. 叫余剩的人,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寻求主。
18. 这话是从创世以来,显明这事的主说的。
19. 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
20. 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
21. 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
22. 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
23. 于是写信交付他们,内中说,使徒和作长老的弟兄们,问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的安。
24. 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惑乱你们的心。(有古卷在此有你们必须受割礼守摩西的律法)。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
25. 所以我们同心定意,拣选几个人,差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往你们那里去。
26. 这二人是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的。
27. 我们就差了犹大和西拉,他们也要亲口诉说这些事。
28. 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惟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
29. 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
30. 他们既奉了差遣,就下安提阿去,聚集众人,交付书信。
31. 众人念了,因为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
32. 犹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许多话劝勉弟兄,坚固他们。
33. 住了些日子,弟兄们打发他们平平安安地回到差遣他们的人那里去。(有古卷在此有
34. 惟有西拉定意仍住在那里。)
35. 但保罗和巴拿巴,仍住在安提阿,和许多别人一同教训人,传主的道。
36.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
37. 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38. 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
39.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
40. 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
41. 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

主题 : 在神旨意下的合一(15:1-21) - 03/22/2021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46段记载的是意义重大的一次耶路撒冷会议。事情的起因是有些犹太信徒强调外邦信徒必须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才能得救。巴拿巴和保罗当然反对这样的说法。结果大家一起去到耶路撒冷向当时的教会大本营申诉,由耶路撒冷教会定夺。 非常特别的是,经文在这里没有详细记载双方辩论的具体内容,而只是记载了保罗所列举的神为外邦人信主所作的见证。当然,我们无法由此就断定保罗在辩论中没有从神学上引经据典来证明他的观点,正如保罗在他的许多新约书信中关于律法和信心的论述。但从作者在这里所记载的重点我们可以看到,保罗所坚持的,也是让大家哑口无言的,也是后来雅各带领大家做出回应的基础,是神显而易见的,让大家看得见、听得着的作为。一些神学上的辩论虽然重要,但也很可能是大家各持自己的理据,谁也说服不了谁。可是在神的作为面前,人们就不能视而不见了;在神所显明的旨意面前,谁还能有别的想法去凌驾于神的主权之上呢?保罗所强调的,乃是“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藉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15:8-9)这也就是说,神知道外邦人信主的心是真实,所以赐圣灵给他们作为蒙神喜悦、蒙恩得救的凭据;同时,外邦人也因着对耶稣基督的信,他们的心也被洁净,生命被耶稣更新。这样,在信主的事上,外邦信徒和犹太信徒没有区别,都是神的子民了。既然这样,谁还能另外再加上什么条款要求外邦信徒接受才有资格成为一家人呢? 之后,耶路撒冷教会的重量级人物雅各引用旧约圣经的话来回应,确认保罗所说的这一切乃是应验了神藉着先知的应许,从而为整个事件下了定论。雅各指出对于信主的外邦人,对他们可以提出的要求仅仅是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就足够了,其余的不要再为难他们,因为自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15:20-21)。雅各这里所强调的乃是犹太人和外邦人在神的旨意下如何合一、彼此接纳的问题。一方面,他对外邦信徒提出了一些要求,但这些并不是作为他们得救的条件,而是要求他们尊重犹太人的一些礼仪、饮食、生活上的做法,不要在这些方面冒犯犹太人。因为在当时的在罗马社会中,市场上常常有拜过偶像的食物,以及被勒死的、血没有放干净的牲畜的肉出售。犹太人对这些非常禁忌,因为这牵涉到拜偶像和奸淫的问题(奸淫除了指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也包括在神以外别有所好)。所以外邦信徒在这些方面要尊重犹太人的感受和顾忌。而反过来,对于犹太人来讲,他们想要持守摩西的律法,就尽管自己继续在各会堂传讲就好了,不需要被禁止,也不需要强迫外邦信徒遵守。这样,外邦信徒尊重犹太信徒的感受,在日常生活的饮食、礼仪方面不冒犯他们;而犹太信徒也尊重外邦信徒的自由,只把摩西律法当做自己要传讲的内容而不强加在他们身上。双方大家彼此尊重、接纳。 雅各的提议得到双方的接受。这皆大欢喜的结果不是和稀泥,而是在神旨意下的合一,在神接纳外邦人因信领受救恩、成为神国子民的旨意之下,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彼此尊重、接纳。今天我们也可以在当中有所领受。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都因信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来到教会,成为一家人。弟兄姐妹之间仍然会有各自看为重要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外在的和生活上的习惯。我们都要学习去彼此接纳和尊重、包容。 默想经文:“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藉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15:8-9) 静默思想:根据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思想我们与教会弟兄姐妹之间的不同和相同,学习放下不同,追求在神旨意下的合一。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彼此怜恤、互得安慰(15:22-35) - 03/26/2021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47段记载的是雅各的提议得到双方的认可,于是耶路撒冷教会就差派犹大和西拉作为使者,连同巴拿巴和保罗,将教会所写的书信带往安提阿,把会议的决定告诉住安提阿、叙利亚和基利家的外邦信徒。在安提阿,众人念了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而犹大和西拉也在他们中间住了些日子,劝勉和坚固弟兄。一场风波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而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地建立了起来。当然,我们知道这并不是用人的方式来结束一场信徒之间关系上的张力而已,而是在救恩的真理上观看神的作为、跟随圣灵引导的结果,最终带来的是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藉着福音在主里面的合而为一。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彼此体恤、互得安慰的美好画面。大家并不是在福音真理上做出妥协或让步,而是在坚持福音真理上顾及对方感受的彼此相爱、彼此相顾。对于犹太信徒这一方,他们愿意体恤外邦信徒的难处,愿意不将摩西的律法和割礼等这些犹太人所看为宝贵的要求强加在外邦信徒身上,而仅仅是要求外邦信徒尊重犹太信徒在一些日用饮食上、礼仪上的做法。而对于外邦信徒这一方,他们也愿意体恤犹太信徒的难处,愿意按照犹太信徒所提出的要求去行,在一些可能会冒犯犹太信徒的地方对自己有所约束,虽然这些是对自己在救恩之外另加的不必要的“重担”,但也愿意承担。正是因为双方都愿意为对方着想,体恤对方,所以当大家都愿意按照信上所写的去做的时候,结果是双方互得安慰,彼此合一。 当然,我们也知道虽然这一次风波得以平息,可是类似的问题并不会因此就永远消失。从保罗的一些书信来看,律法、节期、割礼、吃拜过偶像的祭物,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是会出现,还需要保罗不断写信去论述这些问题,因为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靠一纸文件,而是信徒内心真实的改变,不再走回头,既抓得住福音真理不妥协,也愿意为对方着想来放下、约束自己。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而是在不但反复中逐渐更新和坚固。 回到今天的教会,我们首先可以应用的就是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无论他们信主与否,他们都会有很多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饮食和洁净上的禁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而不能以我们的自由去伤害他们。其次,就是教会的弟兄姐妹之间,虽然可能不会有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分,可是我们依然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为重要的东西,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等这些都会带来我们彼此之间的不同,例如思维习惯、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法,等等。我们需要在坚持福音真理的基础上,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处境、顾及他们的感受。当我们大家都愿意彼此体恤的时候,我们就都可以互得安慰,同心合意建造合神心意的教会。 默想经文:“众人念了,因为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15:31) 静默思想: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体会当时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这种互得安慰、一起欢喜的美好场景,也给我们的生命和教会生活带来触动。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时刻预备走上披荆斩棘之旅(15:36-41) - 03/27/2021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48段记载的是巴拿巴和保罗分开的经过。照理说,在耶路撒冷大会解决了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隔阂之后,两人应该在向外邦人宣教的事上越发得力、继续一起开拓才对,结果却因为在是否要带马可的事上出现如此的分歧而导致彼此分开。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不容易理解,因为我们通常会认为属灵领袖之间不应该有争执。可是仔细一想,这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因为毕竟我们都不是活在自己通常以为的理想状态,属灵领袖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是很自然的,而在事工上有不同的想法,更是常常会发生的事情。 这次围绕马可的争执,原因就是巴拿巴和保罗起意要回去探访他们之前宣教之旅的各城,看望弟兄姐妹的景况如何。巴拿巴希望带上马可,而保罗不同意,因为马可曾经在上一次的宣教之旅中途退出了(13:3)。双方争执不下,就分成两队,把旧地重游一分为二。巴拿巴带上马可从水路去塞浦路斯,这是马可上次宣教去过的地方;而保罗带上西拉从陆路去叙利亚和基利家,这是马可上次中途退出之后没有去过的地方。事情通过分开的方式得到解决。保罗和巴拿巴、马可并没有因此就反目成仇。相反,大家继续在神的事上尽忠,保罗也依然视巴拿巴和马可为他亲爱的同工。 我们可能会认为保罗是否太过固执和狭隘,就因为马可没有完成上一次的宣教之旅就不愿意在这一次回头探访的旅程中把他带上,似乎是有些报复的心态。的确,如果仅仅把这一次的旅程看作是回头探访的话,的确会觉得保罗的做法不太适宜,因为毕竟,回过头去看看过去建立的教会和弟兄姐妹,探访一下老朋友,给大家一些鼓励、安慰的话,相对于开拓新的教会而言,应该是一次比较轻松的旅程,带上可能在当时不能太吃苦、还在成长过程中的马可,一起经历、回顾、享受一下过去劳碌所得的,也不应该是什么大问题。可是从保罗后面的行程来看,他当时的想法可能并不只是“回头看”这么简单。 在接下来的经文我们看到,保罗的这次“回头看”之旅最终成为了他的第二次宣教之旅,在圣灵的带领之下越走越远,甚至去到了欧洲的雅典和哥林多。这实际上很符合保罗的性格和他从主那里所领受的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强烈使命感。在保罗的生命中所流淌的,并不是“安分”地完成既定任务、安逸享受劳碌所得就好了,而是始终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渴求,就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把福音传出去,而且传得更远。所以即便原来打算是“回头看”的旅程,结果却很自然地变成了“往前走”的旅程。 这样来看,我们也多少会理解保罗为什么不愿意带上马可了。因为在保罗的心里,虽然这一次是看似轻松的回头看,但实际上他也是为有可能走得更远留余地、做预备,所以不希望带上马可,以免万一机会来了可以走的更远的时候被拖后腿。这就好像我们出门买菜,虽然有既定的计划买什么菜,可是往往身上都会带多一些钱,以防万一遇到合适的就多买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保罗的身上的确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在他已经被福音所改变、被使命所驱使的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轻松”的旅程,而是每一次的出行都预备着成为披荆斩棘的宣教之旅。正是因为保罗有这样的冲劲和预备,结果当他听到马其顿的呼声时就可以一无挂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把福音带进了罗马帝国的心脏——欧洲。 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是教会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就是保罗的这种随时随地都预备走上披荆斩棘之旅的心志。我们可能会完成一些个人布道,可能会跟随教会参与传福音的活动。这些都很好,但也可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事情,然后就又回到正常的状态。盼望我们都可以有保罗的那份心志,把任何一次看似简单的出行都预备成可能会走得更远的披荆斩棘、不畏艰辛的传福音旅程。当有这样的心志时,我们就可以预备好了自己接受圣灵的随时的、进一步带领去扩展神的国度。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默想整个过程,体会保罗心中那股传福音的火,给自己带来触动。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