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
1. 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
2. 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有古卷只作父阿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古卷无愿你的旨意云云
3.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4.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有古卷无末句
5. 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
6.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
7. 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
8. 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
9.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10.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11.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
12. 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
13.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14. 耶稣赶出一个叫人哑吧的鬼。鬼出去了,哑吧就说出话来众人都希奇。
15. 内中却有人说,他是靠着鬼王别西卜赶鬼。
16. 又有人试探耶稣,向他求从天上来的神迹。
17. 他晓得他们的意念,便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分争,就成为荒场。凡一家自相分争,就必败落。
18. 若撒但自相分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因为你们说我是靠着别西卜赶鬼。
19. 我若靠着别西卜赶鬼,你们的子弟赶鬼,又靠着谁呢?这样,他们就要断定你们的是非。
20. 我若靠着神的能力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
21. 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他所有的都平安无事。
22. 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就夺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赃。
23.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24. 污鬼离了人身,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既寻不着,便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
25. 到了,就看见里面打扫干净,修饰好了。
26. 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
27. 耶稣正说这话的时候,众人中间,有一个女人大声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
28. 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29. 当众人聚集的时候,耶稣开讲说,这世代是一个邪恶的世代。他们求看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
30. 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
31. 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32. 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
33. 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亮光。
34. 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35. 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
36. 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
37. 说话的时候,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同他吃饭。耶稣就进去坐席。
38. 这法利赛人看见耶稣饭前不洗手,便诧异。
39. 主对他说,如今你们法利赛人洗净杯盘的外面。你们里面却满了勒索和邪恶。
40. 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里面吗?
41. 只要把里面的施舍给人,凡物于你们就都洁净了。
42. 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芸香,并各样菜蔬,献上十分之一,那公义和爱神的事,反倒不行了。这原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43. 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喜爱会堂里的首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你们的安。
44. 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如同不显露的坟墓,走在上面的人并不知道。
45. 律法师中有一个回答耶稣说,夫子,你这样说,也把我们糟蹋了。
46. 耶稣说,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
47. 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修造先知的坟墓,那先知正是你们的祖宗所杀的。
48. 可见你们祖宗所作的事,你们又证明又喜欢。因为他们杀了先知,你们修造先知的坟墓。
49. 所以神用智慧曾说,用智慧或作的智者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们那里去。有的他们要杀害,有的他们要逼迫。
50. 使创世以来,所流众先知血的罪,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
51. 就是从亚伯的血起,直到被杀在坛和殿中间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
52. 你们律法师有祸了。因为你们把知识的钥匙夺了去。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阻挡他们。
53. 耶稣从那里出来,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极力地催逼他,引动他多说话。
54. 私下窥听,要拿他的话柄。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六站:在耶稣面前破碎自己(11:37-54) - 06/22/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耶稣对法利赛人和律法师的谴责,都是源于他们对耶稣的反应。耶稣对他们的谴责都包含了相似的结构。
首先是耶稣对法利赛人的责备,源于法利赛人认为耶稣饭前没有洗手是不洁净的(11:37-38)。耶稣接下来对法利赛人的谴责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他们在众人面前的表象:外表干净里面却肮脏污秽(11:39-41);第二,是他们与神的关系:神要求的公义和爱他们却不做(11:42);第三,是他们对别人带来的影响:让人看不到他们隐藏的问题(11:43-44)。
其次,是对律法师,源于律法师认为耶稣的话对他们不公平(11:45)。耶稣接下来对律法师的谴责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他们在众人面前的表象:把重担加在别人身上,自己却毫无干系(11:46);第二,是他们与神的关系:拒绝神的智慧、杀害神的先知(11:47-51);第三,是他们对别人带来的影响,让人无法真正认识神的真理(11:52)。
总的来看,耶稣对法利赛人的谴责,是侧重在他们表里不一、假冒为善,只求外表光鲜亮丽,不看内心的污秽、黑暗。而耶稣对律法师的谴责,是侧重在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曲解神的律法,高举自己抵挡神,结果就是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在别人身上、坚持自己的意思而消除神的意思(杀害神的先知)、因着自己的意思而让人无法看见神的意思。
法利赛人和律法师的这些生命特质在耶稣面前被一一反映了出来。如果没有耶稣,他们的自以为是、自以为义可能一直会这样持续下去。但问题是,随着耶稣的来到,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耶稣面前愿意破碎自己,重新建造吗?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在犹太人的历史中,法利赛人的光鲜亮丽和律法师对神的律法的解释权威逐渐成型。法利赛人以自己为道德的模范,律法师以自己为解释圣经的标准。然而,法利赛人的道德模范是表里不一,是虚假的,律法师对圣经的解释标准是从自己的人意出发,是错误的。
2. 进入场景:一位法利赛人邀请耶稣一起吃饭。在一起吃饭的人当中,有律法师也一同坐席。随着和耶稣的近距离接触,法利赛人的虚假道德与律法师的人意解经被显露了出来。
3. 默想祷告:默想这个场景。试问自己,看到法利赛人因着邀请耶稣一起吃饭,而律法师一同坐席就“无端”惹来耶稣这一顿教训,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将真实面目显露得一览无余,我们是想继续隐藏自己的黑暗,不敢再邀请耶稣来到身边吗?还是说我们渴望邀请耶稣来到身边,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破碎我们原有的生命,重新建造我们有合神心意的样式?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五站:不要作睁眼瞎(11:33-36) - 06/15/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眼睛就是人身上的灯。耶稣的这个比喻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因为灯是发光体,而眼睛是受光体。眼睛不可能好像灯一样发出光来。所以眼睛怎么会是灯呢?可是更多一层思考,我们也知道,即便是灯,它自己也不是本身就可以发光的,乃是要被别的东西点亮才行的。灯被点亮,于是也就发起光来,照耀周围的地方。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眼睛上。眼睛要被所看见的事物点亮,发起光来,就可以引领全身、照亮全身,正如灯被点亮可以照亮周围的事物一样。如果眼睛是瞎的,无法从周围接受信息,就相当于灯没有被点亮,这样也就无法照亮全身,全身也就陷入黑暗中了。实际上也是这样。当我们把眼睛闭起来,这个时候即便周边环境是光明的,我们也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
耶稣的这个比喻是针对那些求神迹的人来说的,他们的眼睛到处寻求,要看到更多神迹才会相信耶稣所说的。可是耶稣提醒他们,要学会看。如果会看的话,那么他们的眼睛就会被站在他们身边的耶稣所点亮,进而引领他们的全身都进入神的光明之中。如果不会看的话,那么即便耶稣就在眼前,他们就还是好像眼睛闭上一样,看不到任何光明,从而使得全身依然是在黑暗中。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耶稣就在他们身边,他们看得见吗?对于我们已经相信了耶稣的人来说,我们的眼睛是始终注目在耶稣身上,从祂那里被点亮,以至于我们的全身都始终是明亮了吗?我们的眼睛什么时候离开了耶稣,我们的灯也就因为离开了光源而黑暗了,我们整个人里面的生命也就黑暗了。
默想经文(20分钟):
1. 回顾历史:虽然耶稣已经行耶稣已经行神迹,医病赶鬼,传讲天国的福音有一段时间了。然而,人们依然在寻求更多的神迹,依然看不到眼前的这位耶稣。
2. 进入场景:耶稣告诉人们,要打开眼睛去认识就在他们眼前的这位道成肉身的神。
3. 默想祷告:默想这幅画面:我们的眼睛是身上的灯,被耶稣点亮,然后照亮全身。我们的心中有多少忧郁、黑暗呢?注目耶稣吧,惟有祂才可以点亮我们心中的眼睛,带来全身的明亮。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四站:注意力该放在哪里?(11:29-32) - 06/09/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耶稣当时所面对的挑战,是有人质疑祂是靠鬼王赶鬼,也有人想看祂能否做一些从天上来的神迹。随着人群的增多,耶稣所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都等着看耶稣行神迹,一举定夺。耶稣如果行了神迹,就当众赢得了这场大考,证实自己的能力,聚集人心;如果没有行神迹,就当众输了这场大考,被人看做无能或骗子,失去人心。
这紧张的气氛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可是,耶稣却没有行神迹,而是指出人们真正应该留意的问题。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耶稣是否行神迹的事上时,耶稣却让大家看到他们自己是处在一个邪恶的时代,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留意到他们自己邪恶的本性,赶快悔改。耶稣即便要行神迹,其目的也是和当初约拿的神迹一样,是要敦促人的悔改。
耶稣呼吁他们,一方面,在心志上要向南方的女王学习,不远万里来到所罗门面前,要听神的智慧话;另一方面,在行动上要向尼尼微的人学习,接受约拿的训诲,在神面前认罪悔改。神迹并非不重要,但是渴慕神的话(因为这才是我们生命唯一正确的指引),并遵行神的话(因为这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更新),悔改远离这个邪恶要受审判的世代,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耶稣所说的话不是为了成功地化解一场信任危机,乃是指出人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耶稣已经行神迹,医病赶鬼,传讲天国的福音有一段时间了。然而,这些原本可以显明祂身份的神迹奇事,反而成为一些心里刚硬的人质疑、抵挡、毁谤祂的借口。
2. 进入场景:随着人群的增加,紧张气氛逐渐达到了临界点。敌视耶稣的人在等着看笑话,跟随耶稣的人在替祂捏了一把汗;而更多本来持观望态度的人也在密切注视着时态的发展,来决定他们是否要听从耶稣。
3. 默想祷告:默想这个场景,思想耶稣所说的话,在心中反复播放约拿的故事、示巴女王的故事,感受内心的触动和变化。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三站:如何有基督住在我心?(11:27-28) - 06/02/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这位女人似乎听明白了耶稣之前所说的话,就是要接受耶稣进入心中,才可以不受到魔鬼更加的搅扰。于是,她自然想到那么和耶稣最近的人,也就是生养耶稣的人,应该就是耶稣所说的接受耶稣在心中的人,因为她们与耶稣的距离最近。然而,耶稣说到,真正接受祂住在心里的,不是这些看起来与祂距离最近的人,而是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
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才是接受耶稣住在心里的人。接受耶稣住在心里,不仅仅是指把“耶稣”这个概念放在心里,不仅仅是指把有关耶稣的教义放在心里,而是更加包含了听神之道而遵守的由内而外的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表明我们是在效法耶稣基督的生命,因为耶稣就是这样听见父神的话而遵守的;只有这样效法耶稣,才是真正接纳耶稣基督的生命住在自己心中,来破碎和更新我们原有的旧有生命。接受耶稣住进我心只是正确的开始;效法耶稣、成为耶稣的样式,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耶稣刚讲完“七个鬼”的故事,告诉人要接纳祂进入心中的重要性。
2. 进入场景:这位女人似乎明白了耶稣所说的,但同时又感叹到这么好的福分只有先天就与耶稣有亲近关系的人才能得到;她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3. 默想祷告:安静默想这个简单的场景,体会接受耶稣住在心中,以及我们和耶稣之间的距离。什么是与耶稣最近的距离呢?怀胎和乳养耶稣的人?跟随耶稣的人?听从神之道而遵行的人?我与耶稣的距离有多远呢?现在是什么在我的心中呢?概念?道理?感觉?还是听从神之道而遵行的心愿和行动?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二站:接受耶稣,空心变实心(11:24-26) - 05/25/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耶稣讲到赶出去的污鬼还会回来,而且还会把其余的污鬼都叫过来。原有的地方因为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而吸引了这些污鬼的到访和驻扎。很显然,耶稣所指的乃是说除了将污鬼赶出去之外,人们还需要跟进的一步,乃是接受祂进入他们的心里,不要让自己的心空空如也。要接受耶稣,使空心变成实心。
赶鬼是神的工作,可是接受耶稣则是人的回应。所以,注意力不要单单放在鬼是否被赶出去、被谁赶出去,而也要敞开心接受耶稣进入心中做主掌权。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这段话是接着上一段耶稣回答有人认为祂是靠鬼王赶鬼的质疑。
2. 进入场景:一个人可能正在为污鬼被从自己身上赶出去而高兴,但是因为没有接受耶稣进入心中,所以没过多久就遭到污鬼更加猛烈的侵袭。
3. 默想祷告:思想我们的内心现在装着的是什么?可能依然有很多疑惑,可能已经看轻世上的荣辱,可能已经明白了许多圣经道理……但只有接受耶稣进入心中,我们的心才真正变成实心。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一站:开启神国的窗户(11:14-23) - 05/20/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耶稣赶出一个叫人哑巴的鬼。虽然这已经不是耶稣第一次赶鬼了,但这一次却引来了一些人的质疑,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对祂有敌视,想要污蔑祂,或者至少可以降低耶稣赶鬼所带来的影响力。
耶稣回应了这些人的质疑,但似乎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人对祂的质疑。例如,虽然按道理来说撒旦是不会自相纷争的,可是撒旦也有可能施行“苦肉计”,用自家人打自家人,叫人以为得胜的就不是属撒旦的,实际上还是把人骗到到牠跟前。又例如,即便耶稣是真的是靠神的能力赶鬼,但也不见得显出祂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当时犹太人中也有人(应该也是靠着神的能力)赶鬼的。大家都靠神的能力赶鬼,为什么耶稣就那么特殊,要我们去信祂呢?
然而,尽管耶稣的回答看似不能立即消除这些人对祂的质疑,但是至少,耶稣提醒人们要留意两件事。一个就是神国的来临,另一个就是与祂的关系。虽然人们对一些事情还会有疑惑,对事情背后的真相还是会不清楚,可是耶稣已经通过祂自己向人开启了神国的窗户。神并非要求人通过一件事情、一次讲论就能够有能力和确据来认识祂。神知道人对祂的认识需要一定的积累、沉淀、整理、清晰、决定的过程。有疑惑很正常,对耶稣的认识需要一定的观察和接受的过程也很正常。如果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和敌意,开始留意耶稣所开启的那扇窗,继续关注、思想、寻求,总有一天就会明白一切,认出耶稣基督是主,使荣耀归给天上的父神了。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耶稣在地上已经行了许多的事迹,可是依然有人对祂有怀疑、有戒心,或者不服气。
2. 进入场景:耶稣又一次看似平常地赶出一个鬼。祂的能力从哪里来?祂到底是谁?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祂?“单纯”的人可能因此就对耶稣啧啧称奇,可是“有头脑”的人,或是心里原本就有敌意、戒心的人,却会提出许多的质疑。
3. 默想祷告:默想这段经文的场景。理解当时人们的质疑可能也会是我们的质疑。的确,就算放在今天,如果一个人在我们面前赶出一个鬼,然后就要我们相信祂是主,我们也不会轻易作决定的。不要紧,把疑惑放在心里,也把当时所看到的(耶稣赶鬼),所听到的记在心里(耶稣对神国和祂自己的讲论)。圣灵会籍着这些向我们讲话的。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路加福音》灵修系列第七十站:祷告是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纽带(11:1-13) - 05/11/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门徒之所以在跟随耶稣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要向耶稣学祷告,表明他们之前并没有认识到要向耶稣学习祷告的必要性。作为犹太人,门徒本身也应该是祷告的人,就好像即便是罪人税吏,也会向神祷告一样。只是他们的祷告似乎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所以当他们看到耶稣祷告的时候,很可能是被耶稣祷告的这虔诚、神圣、投入、安享、恬静的情景所吸引,渴望也可以好像耶稣那样进入到与神如此亲密的祷告中去。
门徒来向耶稣学祷告,算是找对人了。合神心意的祷告自然应该是摸着神心意的祷告,耶稣作为道成肉身的神的儿子,自然明白神的心意。所以耶稣是最有资格来告诉门徒如何才可以有合神心意的祷告(当然,圣灵也是另一位有资格的教师)。
耶稣在这一段教导门徒祷告,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明白神的“需要”,也就是神希望在地上所成就的事情,包括祂的名被称为圣、祂的国度降临、祂的旨意成全(11:2);其次是明白我们的需要,包括我们日用饮食的需要、我们被赦罪的需要、我们被保护的需要,并承认神是这些需要的供应者,我们愿意接受祂的安排(11:3-4),第三是在祷告中要有坚实、执着的信心,并因着这信心可以跨越今生所求的,最终得到灵魂的救恩(11:5-13)。
耶稣所教导的,不仅仅是一些祷告词而已,更是从神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对父神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与父神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且籍着这些认识而建立与神合宜的关系。
静默思想(20分钟):
1. 回顾历史:门徒已经跟随耶稣有一段的时间了,也因着跟随耶稣的带领,门徒逐渐对那位看不见的神产生越发浓厚的渴望,远超过他们以前籍着律法的教导而来的属灵满足感。
2. 进入场景:现在,当他们再一次被耶稣向神祷告的那迷人的情景所吸引和打动的时候,他们禁不住来询问如何祷告才能进入这种令人渴慕的与父神亲密无间的关系。
3. 默想祷告:能更加深刻认识这段经文的意义,并且因之修正、建立、坚固我们与父神之间关系的,莫过于在实践中的真实应用了。例如,尝试在我们忙于自己的计划、筹算的时候,祷告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尝试在我们定睛于建立自己的势力、王国、圈子的时候,祷告说:“愿你的国降临”,这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触动和改变呢?又例如,尝试在我们为着生活而忧虑、忙碌的时候,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尝试在我们为着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挑战而担忧的时候,祷告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这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安慰和平安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