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
1.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听见押尼珥死在希伯仑,手就发软。以色列众人也都惊惶。
2.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有两个军长,一名巴拿,一名利甲,是便雅悯支派,比录人临门的儿子。比录也属便雅悯。
3. 比录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在那里寄居,直到今日。
4. 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有一个儿子名叫米非波设,是瘸腿的。扫罗和约拿单死亡的消息从耶斯列传到的时候,他才五岁。他乳母抱着他逃跑。因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
5. 一日,比录人临门的两个儿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约在午热的时候到了伊施波设的家。伊施波设正睡午觉。
6. 他们进了房子,假作要取麦子,就刺透伊施波设的肚腹,逃跑了。
7. 他们进房子的时候,伊施波设正在卧房里躺在床上,他们将他杀死,割了他的首级,拿着首级在亚拉巴走了一夜,
8. 将伊施波设的首级拿到希伯仑见大卫王,说,王的仇敌扫罗曾寻索王的性命。看哪,这是他儿子伊施波设的首级。耶和华今日为我主我王在扫罗和他后裔的身上报了仇。
9. 大卫对比录人临门的儿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说,我指着救我性命脱离一切苦难,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10. 从前有人报告我说,扫罗死了,他自以为报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将他杀在洗革拉,这就作了他报消息的赏赐。
11. 何况恶人将义人杀在他的床上,我岂不向你们讨流他血的罪,从世上除灭你们呢?
12. 于是大卫吩咐少年人将他们杀了,砍断他们的手脚,挂在希伯仑的池旁,却将伊施波设的首级葬在希伯仑押尼珥的坟墓里。
主题 : 第10段。彼此不同,并非彼此为敌(4:1-12) - 10/20/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10段记载的是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的死。当押尼珥的死讯传到扫罗阵营的时候,伊施波设和众人都惊惶。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受到死亡的威胁迫在眉睫,认为大卫这里的人要将他们斩尽杀绝,就连投诚大卫的押尼珥也不放过(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押尼珥真正的死因)。出于这种恐惧,伊施波设的两个军长决定要采取行动来自保。他们以为大卫的目标是要除灭扫罗家族,所以将伊施波设杀了就可以向大卫邀功,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大卫对付他们的方法和之前对付那个报信杀死扫罗的人如出一辙。大卫将这两个军长杀了,却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恭敬下葬。
大卫的话让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大卫称神是救他性命脱离一切苦难、永生的耶和华神;而对伊施波设,则称之为义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卫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刻体会他处理这件事的背后原则。首先,他知道自己所信靠的神乃是救他脱离一切苦难、永生的神。大卫既然如此坚信,自然也就完全不需要任何别人的帮助来除灭他的“仇敌”;所以,无论是这两个军长,还是之前那个报信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大卫眼里都是多余的。其次,大卫看伊施波设为义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伊施波设就真的是绝对意义上的义人,但至少说明大卫对他,以及对整个扫罗家族的态度,完全没有将伊施波设当作敌人、恶人来看待。
这也是大卫难能可贵之处。他虽然知道自己与扫罗之间的张力是新旧王之间的张力,但他也很清楚地知道,即便有如此张力存在,但并不意味着他和扫罗家之间就是彼此为敌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扫罗一方是恶的,要被除灭;而自己一方是义的,要唯我独尊。彼此之间的不同乃是神所交付的使命不同。扫罗不合宜就被换下,大卫蒙神喜悦就被换上。这些都只是神给各人的职分上的区别,并非敌我的对峙。
大卫可以有如此的心胸来信靠神、来善待看似与他对立的一方,我们是否也可以有如此的心胸呢?有时候,我们并非如此。当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拉帮结派,拉拢与自己相似的,疏远与自己不同的,为的是削弱地方,壮大自己。彼此之间的不同,成为我们彼此之间的为敌。这实在很可惜。神出于祂美善的旨意而赐给我们都有不同的恩赐、不同的使命,担当不同的职分,这些原是很正常的,也都是出于神的安排。我们何必因此反而将彼此对立起来看呢?相反,那些施行阴谋诡计、破坏和睦的,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我们要远离这样的人。愿我们就好像大卫那样,既然坚信神是掌管完全、也是搭救和使用我们的神,那么我们就可以完全放心,不使用世界的方法,而是全心信靠神、仰望神、看到对方的优点,彼此和睦,荣耀神的名。
默想经文:“我指着救我性命脱离一切苦难、永生的耶和华起誓...”(4:9)
静默思想:结合大卫当时的处境来体会这句话。他是如此信的,也是如此行的。愿这带给我们有提醒、安慰和激励。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明辨神的心意 - 06/13/2017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撒母耳记下》第4章讲的是随着押尼珥的被杀,伊施波设阵营人心惶惶。看见大势已去,伊施波设手下的两个军长将他杀害,投靠大卫,以为可以被算作是“弃暗投明”,被大卫接纳。谁知,大卫将他们流人血的罪归到他们自己的头上。同为离开伊施波设来投奔大卫,为什么之前的押尼珥受到大卫的接纳,而这两个军长拿着伊施波设的首级作为见面礼反倒是被大卫拒绝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杀了不该杀的人。
当大卫被犹大人立王的时候,扫罗家的残余势力依旧占据半壁河山。很明显地,神的心意是要大卫家逐渐强盛,而扫罗家逐渐衰弱。在这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衰败的一方纷纷投靠强盛的一方。大势所趋,看起来这样做也是顺应了神的方向。然而问题就在于,怎么去行才真正符合神的心意?是以自己的想法作为神的心意呢,还是真正寻求神的心意。在利甲和巴拿的眼中,神要兴起大卫,消弱伊施波设是很清楚的趋势,所以他们就想当然地以为杀死伊施波设献给大卫必定是符合神的心意。然而,在大卫眼里,却恰恰相反,正因为神要兴起自己,消弱伊施波设,所以就更应该仰望神的带领,而不能流无辜人的血。双方都提到神。利甲和巴拿是用自己的想法作为神的心意(4:8),而大卫却是以神的心意来引导自己的想法(4:9)。
我们可能会说,既然神的心意是要兴起大卫家,消弱扫罗家,那么,无论是约押杀死押尼珥,还是利甲和巴拿杀死伊施波设,岂不都是迎合了这个趋势吗?我们也会说,正是因为约押杀了押尼珥,利甲和巴拿杀了伊施波设,大卫才可以除去后患,建立优势。大卫是靠着这些人的帮助才可以一步一步走向兴旺的。他们是在成全神的心意,帮助大卫,怎么可以反过来说这些人做得不对呢?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常常以为有因必有果,所以反过来,有果必有因。我们以为因为A原因造成了B结果,所以理所当然地,要达到B结果,就必须要有A原因。有时候似乎会是这样的关系,但在全能神的手中,却不尽然,因为神可以有无数的方法去达成B结果,而不一定非要通过A原因才行。神要兴起大卫家,消弱扫罗家,这个趋势没有错。但却不一定非要通过彼此杀戮的方法来达成。虽然约押杀死押尼珥,利甲和巴拿杀死伊施波设,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个进程,但却不是必须如此的。神要保护大卫不需要一定通过杀死押尼珥才可以达到;神要消弱扫罗家,不需要一定通过杀死伊施波设来达到。
所以,我们不但要明白神旨意的大趋势,也要明白神旨意中每一件事情的带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犯的就是这个毛病。我们知道神的心意是要教会成长,所以我们就开始用自己的方法来促成这样的成长;我们知道神的心意是让我们彼此相爱,所以我们甚至不惜用教别人撒谎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得益处;我们知道神的心意是让我们爱祂,所以我们有时会好像扫罗一样用神不喜悦的方式来敬拜祂.....实际上,神要我们与祂同工,不是因为祂凭着自己无法完成,乃是神要我们学习用祂的方法去做事情,藉此塑造我们属神的品格和生命。
默想经文:“我指着救我性命脱离一切苦难。永生的耶和华起誓...”(4:9)
主啊,你是救我脱离一切苦难的永生神。你用圣洁的手来扶持我,你用大能来成就对我的心意。你要我学你的样式,负你的轭。主啊,我愿口洁心清地来跟随你,侍奉你。愿一切的荣耀颂赞都归给你,直到永远!
一点操练:检视自己手上的工,有哪些虽是成就神的心意,但却是用自己属血气的方法去完成?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