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士师记》第十七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士师记》第十七章

经文 :
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2. 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阿,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3. 米迦就把这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
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7.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8. 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主题 : 第33段。信仰上的混乱(17:1-13) - 06/01/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3段开始记载的是在以法莲山地米迦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开场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混乱。米迦的母亲不见了钱,于是发出咒诅;米迦为了避免被咒诅就承认是自己拿的钱;米迦的母亲马上将咒诅变为祝福,拿出钱来铸了一个神像放在米迦的屋内;米迦也就以此建立了神堂,并分派自己的一个儿子作祭司。米迦的母亲,包括米迦本人,看似对神很敬虔,敬畏神、愿意花钱给神、愿意将神请到家中、愿意让儿子来侍奉神,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违背摩西律法的教导,例如不能为自己雕刻偶像、不能为神雕刻什么像、只有利未人才是被神拣选作祭司的,等等。到了这里,经文不失时机地献上了评语:“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17:6) 随后,一位真正的利未人来到,米迦就分派这位利未人为祭司。可以看出,米迦对神的心意并非完全不知。因为当他看到有利未人来到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神赐福与他,让他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这些都显明米迦知道神的心意是利未人作祭司。米迦对神的心意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更显明他之前设立自己的儿子为祭司是多么的荒谬和任性。 明知神的心意却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当看到有机会是神的心意的时候,就又将这看作是神的赐福。总之,自己的心意、神的心意,两边的好处都占着。这是不是也是我们常有的心态呢?比方说,我们明知报假税不对,因为神不喜悦我们去欺骗,但还是去行;结果发现欺骗成功,没有受到惩处反而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时候,我们就又认为这是神的保守。看起来是在感谢神,但实际上却是离神甚远了。愿我们都有警醒的心。 默想经文:“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17:6) 静默思想: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在当时的场景中更加生动地理解,也在我们自己的场景中更加深刻地反省。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清晰对神的真认识 - 05/01/2017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士师记》第17章开始,作者带领我们进入《士师记》的下半部分,贯穿经文的钥句和相关主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面16章重复出现的字句是“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相关的主题表现为以色列人与外族之间的战争;而从17章开始一直到21章结束,重复出现的字句是“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17:6, 18:1, 19:1, 21:25),相关的主题表现为以色列人之间内部事务的混乱。当民中没有王,没有神的时候,不但他们与外族的关系出现紧张,他们内部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经文中我们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以色列中没有王,可是他们心中却都有神,他们自始至终都是把神放在嘴上。米迦的母亲心中有神,不但奉神的名给米迦祝福,而且还把银子拿出来帮儿子为神造一个像;米迦心中有神,他不但拿了母亲为他做的神像,而且自己又制造以弗得和其余的神像,并立自己的儿子作祭司。当一个利未人来到时,米迦热情地他作为自己家中的祭司。现在,米迦家中不但有了神像,而且还有如假包换的利未人担任祭司,他的家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神堂了。米迦将这一切看做是神的祝福。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畅顺、美好。有人悔改,有人感恩,有人奉献,在需要的时机发生合适的事情,似乎都是行走在神的心意中。可是,对于了解旧约律法的人来讲,这一切又显得是那么的不对劲。为神造像显然是错误的,私设神堂也是不对的,立自己的儿子为祭司违背了律法的要求,利未人留下作祭司显然也是被金钱收买的结果。这些事情虽然都是在神的名义下进行,可是却都是与神的心意相反。以色列中没有王,可是他们心中却有神。但是很可悲的是,以色列人虽然心中有神,可是对神的认识却模糊不清。他们模模糊糊地知道神要人来敬拜祂,所以他们设立神堂,制造神像,结果却变成了拜偶像;他们模模糊糊知道只有祭司才能事奉神,所以他们就设立自己的儿子作祭司,而且当有利未人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兴高采烈,以为是神顾念他们的缺乏,赐给他们一个真祭司,认为这是神的时间到了,是神祝福他们的明证。事实上,他们全错了! 心中有神,但却模糊不清,这不单单是旧约士师时代的问题,也依然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惑。基督徒,理所当然就是信神的人。我们常常也把神放在嘴边,可是我们真的认识神吗?我们真的明白神的心意吗?我们虽然多多少少心中都有神的概念,似乎知道神的要求大概是什么。可是却对神缺乏真正、清晰的认识和顺服。我们都认为是在为主做工,可是却引来很多问题。对神心意的理解,不是凭着自己的想当然来拼凑的,更不能轻易以一些巧合事件来作为印证。当我们心中虽然有神,可是对神的认识却只是停留在模糊不清的境地,行事为人又始终是以自己所想象的作为出发点的时候,所带来的结果是多么的荒谬可笑,甚至是危险之极。以前是凭着自己的血气行事,现在,仍然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去行,但却挂上了神的名义,危害更大! 默想经文:“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17:5) 主啊,感谢你,让我在米迦的身上看到我自己可怜的光景。我以你的名义在做事,可是对你的认识却是那么的肤浅,对你旨意的领悟又是那么的模糊。主啊,求你怜悯我,让我真知道你。 一点操练:在认识神的事上,单靠主日的听道和网上的查询是不够的,还要有规律地参加主日学查经和团契分享;而且,个人的读经、祷告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读经、祷告,可以让我们明白在神里面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我们如果每天可以安安静静将一个小时分别出来,40分钟读经,20分钟祷告。滴水成渠,慢慢地,我们就会更加摸着神的心意,成为有着属神生命,肩负起属神使命的门徒。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