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路得记》第二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路得记》第二章

经文 :
1. 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
2. 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阿,你只管去。
3. 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
4. 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对收割的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他们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5. 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
6. 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
7. 她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常在这里。
8. 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阿,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
9. 我的仆人在那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
10. 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对他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
11. 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
12. 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
13. 路得说,我主阿,愿在你眼前蒙恩。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
14. 到了吃饭的时候,波阿斯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她吃饱了,还有余剩的。
15.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
16. 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
17. 这样,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
18. 她就把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看,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
19. 婆婆问她说,你今日在哪里拾取麦穗,在哪里做工呢?愿那顾恤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诉婆婆说,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做工。
20. 拿俄米对儿妇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说,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
21. 摩押女子路得说,他对我说,你要紧随我的仆人拾取麦穗,直等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
22. 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女儿阿,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这才为好。
23. 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路得仍与婆婆同住。

主题 : 第3段。言语甘甜,行为纯正(2:1-23) - 06/21/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段讲的是路得在波阿斯的田里拾麦穗。在一个收获的季节,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美丽、温馨的场景。神的赐福和人间的友爱,共同交织出这幅美丽的画面。 在整个过程中,充满着彼此祝福的言语。例如波阿斯和收割的人之间的问候。波阿斯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而他们则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波阿斯与路得的对话也是如此。波阿斯祝愿路得满得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的赏赐,而路得则感谢波阿斯用如此慈爱的话来安慰她这样一个外邦女子的心。当拿俄米知道这些事情以后也祝福波阿斯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 除了这些动听的语言之外,我们也看到说话之人在行动上的表现,就如他们嘴里所说出的话那样。波阿斯善待他的仆人使女,也恩待拾麦穗的路得;波阿斯的仆人听从主人的吩咐,也恩待跟着她们拾麦穗的路得;路得和拿俄米知恩图报,感谢波阿斯,并且委身在波阿斯的田里,心无旁骛。整个过程不单只是符合了神在律法中的要求,更是将神在律法中的心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各人都发自内心地以爱相连、真诚以待。 言语甘甜,行为纯正,这就是这幅画面的动人之处。也是给我们很好的提醒和触动。甘甜的言语必然发自真诚的内心,而行为上的跟进也同样重要。人们有时候会假冒伪善,表面上甜言蜜语、属灵敬虔,但实际上却是粉饰的坟墓、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的都是好听的话、属灵的话,但实际上的行动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然而,这段场景让我们看到,言语的甘甜和行为的纯正之间的交相辉映。这是我们都渴望的样式,也是我们都应该成为的样式。愿我们在当中都可以有所感受,有所省察。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进入场景去体会这幅动人的图画;听到的言语,看到的行动,感到的温馨;愿我们的心弦被触动,生命为之一振、清澈透亮起来。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成为神祝福的管道 - 05/07/2017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路得记》第2章讲的是路得在波阿斯的田间拾麦穗的事,这对拿俄米和路得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对于拿俄米来说,她终于回到了本地,可是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严峻的境况。当时恰好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可是拿俄米刚刚回来,都没有栽种,她从哪里来的收成呢?对于路得来说,她离开了本族摩押地,首次来到犹大地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作为一个失去丈夫的外族人,在这里会遇到什么样的对待呢?然而,在神的眷顾之下,所有的疑虑都是多余的。路得勤劳地出去拾麦穗,恰巧到了波阿斯的田间;波阿斯热情地接待路得,让她拾得一伊法大麦。在神的家中,果然是祝福满满,情意浓浓。 路得刚出去的时候,还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她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2:2)对于初来乍到的外邦女子,这可是一句真心话。路得想必已经知道,在以色列的律法中,穷人去到别人的田中拾取掉下来的麦穗是受到律法保护的(利19:9-10;申24:19-22)。所以路得原本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到任何一个田间拾麦穗。然而,路得也知道,律法的规定是一回事,可是人心却是另一回事。即便是田地的主人碍于律法的缘故不驱赶她,可是对拾麦穗的穷人冷眼相对、诸般刁难、冷嘲热讽,也是常有的。路得心里不但指望得到按照律法的公平对待,祂更期望可以得到人间的真爱。路得向往的,不单单是拾麦穗的权利,而更是得到友爱的接纳。 神恩待了路得,让她去到了波阿斯的田间。波阿斯的确有着从神而来的爱。波阿斯为路得所做的,已经超越律法的要求,表现出律法的精意,活出了爱人如己的生命。他让路得可以喝仆人打来的水,给了路得主人般的地位;他不让仆人欺负路得,显出对弱者的保护;他甚至嘱咐把麦穗故意抽出来留在地上给路得拾取,显示出他对贫穷人的怜悯。 经文三次提到路得是“摩押女子”(1:22,2:2,6,21),路得也自称是“外邦人”(2:10),波阿斯也清楚这一点(2:11)。作者如此强调路得的外邦人身份,用意并不是要敌视和羞辱,而是表明外邦人在神的民中,也是受到神的眷顾的,虽然是藉着波阿斯的手,但是这爱却是从神而来。良善的波阿斯成为了神向外邦人祝福的管道。 一个外邦女子在神的家中寻找可以蒙恩的地方,这对于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穆斯林难民问题,是否有一些的启发呢?在圣经中摩押人是受到神的咒诅的,因为他们是敌对神的民族;可是来到神家中的摩押女子却是受到了神的恩待,因为她渴慕得到爱。同样,在政治上,我们当然是反对国家一步步向穆斯林倾斜,反对这样一个使人远离基督的宗教进一步掳掠众人的心。可是,在另一个层面,对于那些来到我们身边的穆斯林难民,我们是恐惧、厌恶、敌视、排斥,还是以神的爱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真神之爱呢?虽然对穆斯林宣教是很难的,可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比宣教更重要,就是我们能否抛开宗教、政治等的因素,只是单单问问自己,我们爱他们吗?如果我们对他们没有爱的话,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爱,因为我们在以貌取人(雅2:1-13)。如果我们对穆斯林爱不起来的话,我们倒要问问自己,我们对其他人就真的有爱吗?爱心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改变,爱心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就如神爱我们,即便我们都还是罪人。求神帮助我们,克服恐惧和仇视,活出基督的爱,成为神祝福的管道。 默想经文:“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2:2) 主啊,路得的这个问题,是她心里对爱的渴望,也是对我们的挑战。路得关心的是她可以在谁那里蒙恩呢?而对我们的挑战则成为,我们是可以让别人蒙恩的人吗?主啊,愿你爱的生命充满我,让我成为你爱的见证。 一点操练:为来到教会,来到团契的每一个新朋友祷告,求神预备我们的心,去接待他们,奉神的名为他们祝福。也求神慢慢开启我们的眼界,看到更多人的需要。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