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西方社会兴起了不少运动——诸如新纪元运动、东方宗教和非理性哲学——它们对人的认识造成很大的危机。又最近有一种新的神秘主义流行,以高举荒谬作为宗教教理的标志,这种流行之说,我想可用一句禅宗佛教徒的格言来形容:“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在乍听之下好像包含很深的哲理,教人冥思苦想,仍无所得,因为这句话本身违反了正常的理性,因此看来莫测高深,引人入胜。其实经过精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句没有意义的话。 不合理性的思想是头脑混淆的表现,是因为与真理的主宰不和谐才导致的,而真理的主宰绝不是制造混淆的主宰。 建基于圣经的基督教,很容易被这些高举非理性的思想所困扰,因为基督教并不讳言,圣经中也包含了似非而是之说与各样的奥秘。由于似非而是、奥秘与矛盾三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因此把它们弄清楚,是十分重要的事。 但我们在探索神的深奥时,必会感到茫然,因为没有任何血肉之躯可以完全测透神。圣经所启示有关神的真理,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但却知道这些都是真的。举例来说,我们人类没有足够的参考点可借之用来了解神的三位一体,或基督的神人二性。这些真理虽然都是确切的,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高不可攀”,远超过我们理解的范围。 对自然界我们也会遇见类似的问题,我们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但并不理解万有引力,也不会试着运用非理想或矛盾对立的语句去解释它。我们都同意,运动是实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它的本质是什么,却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几千年。有太多关于实体的的奥秘,使我们难以理解的,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应跃进荒谬。无论对宗教或科学而言,非理性主义都会带来致命的伤害;事实上,它是真理的杀手。 已故的基督教哲学家克拉克(Gordon H.Clark)曾如此为似非而是(Paradox)一词下定义说,这是“伤脑经的痉挛(jìng luán)”。他借着这句诙谐之言指出,有时人们所称为似非而是的事,其实是因为思想没有条理的缘故。不过,克拉克也并不否认似非而是有其合法的地位和功能。这个名词的英文Paradox源自希腊文,含有“看来”,或“似乎”之意。似非而是对我们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乍看之下它“似乎”十分矛盾,但经过主耶稣说:“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10:39)既是一例。表面上看来,它有点像“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那句话一样自相矛盾,但耶稣真正的意思是,人若在某个层面上失去生命,就可在另一个层面上得着生命;由于这种得和失,是在不同层面上,因此并不矛盾。这就如我可以同时是某人的父亲,也是某人的儿子一样,所指的显然是不同层次的关系。 由于似非而是一词已久被人误当作矛盾一词的同义词,因此有些英文词典,甚至把这个字解作矛盾一词的第二个释义。其实,矛盾乃是指一种违背传统的非矛盾定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的看法。非矛盾定律指出,A不能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方面,既是A又是非A;也就是说,一件事物不能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方面,既是其本身又不是其本身。这是所有逻辑定律的基础。 没有人能理解矛盾,因为矛盾在本质上是不可理解的,连神也不理解矛盾。但神肯定能认出矛盾的本质——就是错谬。矛盾一词的英文(contradiction)源自拉丁文,意为“对立的言论”。神若说话矛盾,他就等于没有思考能力,而且一口两舌。认为真理的主宰说话矛盾,是对神莫大的羞辱,也是恣意的亵渎。说话矛盾是撒谎者——那藐视真理的说谎者之父——才会使用的伎俩。 了解奥秘与矛盾之间的关系,可帮助我们减少对二者的混淆。我们只是不明白奥秘,但我们是不可能明白矛盾。奥秘和矛盾的共通点,是二者都有不可理解的成分。我们现在还不明白奥秘,是因为我们缺欠认识奥秘所需要的资料和视野,但圣经应许,有一天在天上我们可得着认识现今奥秘的亮光;只要再多一点亮光,我们就可以明白现在所不明白的奥秘。至于矛盾,无论是天上或地下都没有足够的亮光能帮助我们明白它! 思考经文 太13:11;太16:25;罗16:25-27;林前2:7;林前14:33 总结 1. 似非而是表面上开俩是矛盾的,但仔细考察后便有答案。 2. 奥秘是我们现在尚不知道的事,但日后必有答案。 3. 矛盾是违反非矛盾定律的看法,它是神和人类,今生或来世都没有办法解释的。 (选自《神学入门》)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