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以弗所书》第四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以弗所书》第四章

经文 :
1.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2.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3.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
5. 一主,一信,一洗,
6. 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7. 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8. 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9. (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
10. 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11.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12. 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14.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15.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16.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17. 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
18. 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
19. 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
20.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
21.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
22.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23.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24.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25. 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
26.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27. 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28. 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
29.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30. 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
31.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32.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主题 : 生命的成长之路(4:17-24) - 08/19/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9段,保罗接续前面的话题,既然信徒统一的目标就是“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4:13),现在保罗就继续论述这个话题,即信徒是如何达到这个成长目标的。 保罗首先讲到信徒过去的光景。的确,认识自己的过去是学习成长的重要一环。如果不知道自己过去错在哪里,那就谈不上如何正确成长了。保罗指出信徒以前和外邦人一样,就是“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4:18-19)这让我们看到,造成人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的原因,乃是因为两点,一个是无知,一个是刚硬。无知指的是对神的真理毫不知情,刚硬指的是对神的真理拒不接受。这也是普世的写照。大家一方面不知道神的真理;另一方面,即便听到了神的真理也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话,当然就与神的真理远离了,而其结果,就是变得麻木,任由自己内心的种种邪情私欲来起作用。这就好像人们缺少了是非标准与监督机制,就很自然地按照自己个人的喜好去行了。 接下来,保罗指出信徒应该有的生命成长之路。与过去的光景相对应,保罗指出,信徒不再是对神的真理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已经听了基督的道,领受了祂的真理教导。既是这样,信徒就应该在这神的真理上做出回应和改变。保罗列出信徒生命改变的三部曲。首先,就是“脱去从前行为上的旧人”(4:22)。这指的是在行为上的改变。因为既然知道了神的真理,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么调整自己的行为,不再做神眼里看为恶的事,乃是理所当然的第一反应。其次,就是“将心志改换一新”(4:23)。这指的是不光是在行为上做出改变,而且在内心也要因着体贴神的心意而发生改变。如果没有这一点,而只是外在行为上的改变,那么不单只是无法长久下去,而且也很容易变成假冒为善、表里不一的法利赛人。最后,就是“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4:24)。这指的是当信徒可以不但是做到在外在行为上的改变,而且也做到内在心志的改变,那么就是整个人从内到外的改变,是彻彻底底的活出神的真理、照着神的形像所造的新人了。 保罗所给出的这生命改变的三部曲,以纷争、贪婪为例,这些既是外在行为的败坏,同时也是内在心思意念的昏昧。当知道了神的真理,明白了这些是不对的时候,当然第一时间就要除去纷争和贪婪的行为,这样才是在回应神的真理,否则,与不知道神的真理,或是不愿意接受神的真理没有区别。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如果只是在行为上约束自己不要纷争和贪婪,而没有内心的改变来支撑,是很难坚持下去,也很难完全做到的。所以,我们必须也要在内心的心志上来跟进,学习顺服神与依靠神,以至于可以因着顺服神的安排而不再纷争,因着依靠神而不再贪婪。这样,我们里外更新成为新造的人了。 当然,有时候我们会一时做不到外在行为上的改变,而需要等到内在心志的更新之后才会带动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当我们越来越发自内心地顺服神、依靠神的时候,我们也就更加主动地,而且能够做到不再纷争和贪婪了。但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个误区,即认为自己的内心还没有改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理所当然地继续过去行为上的错误。实际上,当我们即便是内心还没有太大改变,但我们却因知道了神的真理而约束自己在行为上不再做神不喜悦的事,这番努力本身已经就是生命的改变和成长了。 默想经文:“如果你们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4:21-24) 静默思想:慢慢读出这几节经文,体会生命改变的过程,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在关系中学习成长和改变(4:25-32) - 08/20/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10段,保罗接续前面的话题,开始具体论述信徒在哪些方面需要做出改变、为什么要改变,以及如何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保罗所论述的这些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与信徒之间的关系有关。其实,这也是保罗整卷书信一贯思路的体现,就是信徒加入的是一个属神子民的大家庭,所以很自然的,在群体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的确,关系是彼此塑造信徒个人生命的重要场所。很多时候,关系上面的问题,反映出来的是生命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待人处事的技巧而已。所以,籍着关系可以看到生命的问题。同时,籍着关系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可以来提醒和塑造信徒的生命。 保罗首先提到的是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诚实话,因为大家互为肢体。在这里,保罗指出彼此之间说诚实话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家互为肢体。保罗之所以这样强调,不是因为他不看重说诚实话在信徒个人品格方面的重要性(似乎大家不是互为肢体就不需要说诚实话了),而是从群体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既然大家都是属神群体中的一个肢体,就应该彼此说诚实话,因为哪有肢体之间不说诚实话的呢?如果肢体之间不说诚实话、互相欺骗,那么受伤的就是整个身体,而最终也会回过头来让肢体受到伤害。这就好像一个人缺水而口渴的时候,但喉咙却不告诉大脑有这个需要,于是大脑也就不会指挥手脚去找水来喝。这样下去,渐渐地整个身体就会因缺水而脱水,逐渐失去身体的整体功能、运作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而这样的结果,最终也反过头来导致了喉咙这个器官本身受到影响,与整个身体一起逐渐败坏了。同样,在教会里也是这样。当弟兄姐妹之间不说真话,彼此有意见却不直接提出来,甚至还在表面上装作没事一样,实际上整个教会的氛围是不健康的,大家心照不宣、暗中不合、缺乏动力。如果这样的情况逐渐增多而且得不到解决,最终教会就会成为死水一潭、停滞不前。这样的教会,即便可以勉强维持下去不至于解散,但实际上弟兄姐妹在当中得不到合适的喂养,他们自身的成长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接下来,保罗讲到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因为不可给魔鬼留地步。这里保罗并不是鼓励信徒去生气,只要不犯罪就行。保罗的意思乃是说要切实、及时地解决生气的问题,不要容让由原本情绪上的生气慢慢导致犯罪的事情发生。在当时的犹太社会,存在一个观念,就是魔鬼会在日落之后出来活动。所以保罗借用这个观念指出,不要任凭生气、含怒的事情持续到日落以后,以至于给出来活动的魔鬼有机可趁。这也是给我们很好的提醒。很多时候,教会的弟兄姐妹之间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带来彼此之间的怨气。一开始这可能只是一种因一些小事、误会而带来的情绪上的反应。如果这个情绪得不到及时清理和疏导,就会在当事人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而且会逐步因着其它一些事情的发生而被错误地扩大,使得伤痕变成裂痕,严重的可能还会带来整个教会的分裂,最终给魔鬼以撕裂教会的机会。所以面对生气的事情,尽量及早解决;无论是通过当事人双方彼此之间的交流、解释,还是各人自己学习在主里的彼此接纳、饶恕、宽容,总而言之,要去面对。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慢慢将经文读出,心里细细体会,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回应。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合一的成长之路(4:1-16) - 08/18/2020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8段,保罗开始论述信徒在蒙恩之后所要走的成长之路,而且主要是从信仰群体合一的角度来看。的确,信徒因信蒙恩得救,带来了身份上的变化,但这并不是事情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生命成长的开始。新的身份要配以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不是一挥而就的,是要经历成长的过程;同时,信徒的蒙召是进入一个共同的信仰群体,所以信徒新生命的成长也是在信仰群体里的成长。 在这段经文里面,保罗让我们看到信徒蒙恩之后在信仰群里里的成长之路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信徒各人的性情方面,要凡事谦虚、温柔、忍耐(4:2)。我们可以觉察到,保罗之所以特别提到这几个关乎信徒个人的品质,乃是因为它们多是侧重在群体生活中彼此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信徒在群体中彼此之间关系的具体实践,要做到“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4:2-6)这也就是说,在群体中,除了前面刚刚提到的个人品质的要求以外,还要对合一采取主动的行动,或是刻意的维护。第三,就是信徒在群体里面的成长(4:7-16)。保罗从恩赐的角度来论述这个话题,即信徒是被放在一个有着神所赐的各样恩赐配搭的信仰群体里面;而神这样做的目的乃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这也告诉我们,信徒在信仰群体里面,除了要培育美好的性情来彼此相处,除了要采取一些爱心行动来追求和睦,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朝着一个统一的方向去发展生命,就是在群体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教导,以至于在对真理的认识上趋于一致,更多认识耶稣基督,并且更像耶稣基督。 总的来看,保罗是从合一的角度来看信徒蒙恩之后的成长之路,指出信徒要有可以促成合一的个人性情、要有追求合一的具体行动、要有朝向合一的成长目标。保罗之所以如此看重合一,这与他之前的论述思路是一致的。保罗不断指出信徒蒙恩是进入神的家,是与圣徒同国,是进入了属神子民的群体。这就好像往一杯水中注入了新的水一样。神的家有新的成员加入,这本是好的。可是挑战就在于,新加入的可以和旧有的融为一体吗?通常来讲,往一个群体注入新的成员,因为习惯、传统、背景、生命阶段、期望值,等等的不同,有时候会发生新旧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保罗非常看重信徒在信仰群体里的合一。这个合一,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面文章,而是从信徒的性情到行动的由里往外的真实合一。而且,这种合一也不只是在维持一个和睦关系上,而是大家的生命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发展,就是通过接受教导而更像基督。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通常来说,在教会的实际生活里面,教导往往会带来“不合一”的结果,因为被教导的人容易对教导的人产生不满、抗拒,造成彼此之间关系的紧张。所以,教会中为了维持合一,很多时候就以牺牲教导为代价。虽然教会还会保持惯常的教导,但是却少了许多扎心的彼此劝勉,为的是保持“合一”。然而,从保罗的教导我们看到,教会对合一的追求,除了彼此和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向度,就是籍着教导培育信徒生命有定向的成长。虽然在通往这一条共同生命目标的路上会因着彼此的教导和劝勉而有可能带来暂时的“不合一”,但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达至神所看为圆满的合一,即大家是以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这一共同的生命目标而合一。这对我们的教会生活是很有启发的。教会不单只是一个相亲相爱的群体,更是一个生命共同成长的群体。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慢慢把经文读出,静下心来体会神的心意,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来理解合一;对自己,对教会,带来新的认识和提醒。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