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
1. 参孙下到亭拿,在那里看见一个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儿。
2. 参孙上来禀告他父母说,我在亭拿看见一个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儿,愿你们给我娶来为妻。
3. 他父母说,在你弟兄的女儿中,或在本国的民中,岂没有一个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参孙对他父亲说,愿你给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悦她。
4. 他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事是出于耶和华,因为他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那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
5. 参孙跟他父母下亭拿去,到了亭拿的葡萄园,见有一只少壮狮子向他吼叫。
6. 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虽然手无器械,却将狮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样。他行这事并没有告诉父母。
7. 参孙下去与女子说话,就喜悦她。
8. 过了些日子,再下去要娶那女子,转向道旁要看死狮,见有一群蜂子和蜜在死狮之内,
9. 就用手取蜜,且吃且走。到了父母那里,给他父母,他们也吃了。只是没有告诉这蜜是从死狮之内取来的。
10. 他父亲下去见女子。参孙在那里设摆筵宴,因为向来少年人都有这个规矩。
11. 众人看见参孙,就请了三十个人陪伴他。
12. 参孙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们在七日筵宴之内,若能猜出意思告诉我,我就给你们三十件里衣,三十套衣裳。
13. 你们若不能猜出意思告诉我,你们就给我三十件里衣,三十套衣裳。他们说,请将谜语说给我们听。
14. 参孙对他们说,吃的从吃者出来。甜的从强者出来。他们三日不能猜出谜语的意思。
15. 到第七天,他们对参孙的妻说,你诓哄你丈夫,探出谜语的意思告诉我们,免得我们用火烧你和你父家。你们请了我们来,是要夺我们所有的吗?
16. 参孙的妻在丈夫面前啼哭说,你是恨我,不是爱我,你给我本国的人出谜语,却没有将意思告诉我。参孙回答说,连我父母我都没有告诉,岂可告诉你呢?
17. 七日筵宴之内,她在丈夫面前啼哭,到第七天逼着他,他才将谜语的意思告诉他妻,他妻就告诉本国的人。
18. 到第七天,日头未落以前,那城里的人对参孙说,有什么比蜜还甜呢?有什么比狮子还强呢?参孙对他们说,你们若非用我的母牛犊耕地,就猜不出我谜语的意思来。
19. 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就下到亚实基伦,击杀了三十个人,夺了他们的衣裳,将衣裳给了猜出谜语的人。参孙发怒,就上父家去了。
20. 参孙的妻便归了参孙的陪伴,就是作过他朋友的。
主题 : 第28段。神的意念何等奇妙(14:1-15:8) - 05/24/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28段讲的是参孙和亭拿女子的故事。这位亭拿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儿。参孙看上了她,执意要娶她为妻,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的事件,杀了许多非利士人。
参孙的父母原本是拒绝这桩婚事的,因为他们还坚持律法的要求,即以色列人不能与外族通婚。然而参孙却执意要这样作。作者写到:“他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事是出于耶和华,因为祂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那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14:4)可以说,这句话是理解参孙整个士师生平的关键。参孙虽然作了许多我们很难理解,甚至认为是不对的事情,但原来却是出于神,是神所使用的士师;神也是通过这些事情来打击辖制以色列人的非利士人。我们对此会有许多的疑问,例如是否神就是要,或者允许参孙做一些在律法上不应该作的事情去施行拯救呢?神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吗?等等。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就还是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神学家昆达在他的释经书中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洞见。他说到:“…非利士人之入侵比以前的欺压更危险,因为有许多侵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他们不像摩押人、迦南人、米甸人或亚扪人等直接而残酷地进攻,反而借着通婚及贸易,和平渗透入以色列的社会。他们对以色列人统治的初期似乎并不可怕,以致他们的入侵虽然影响到犹大人(及但人),但犹大人却憎恨参孙的功绩,反倒乐意接受非利士人的轭(十五11)。非利士人有可能继续以这种蚕食鲸吞的方式,直到最后管辖整个迦南地。”(丁道尔圣经注释系列-士师记)
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非常复杂。非利士人虽然是辖制以色列人,但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乃是一种类似于和平演变的方式,而不是完全的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这一点从经文当中也可以得到作证。例如参孙可以很轻易地见到非利士人的女子,并且爱上他;例如参孙可以和这位非利士人的女子有盛大的婚宴,非利士人也都在场一起庆贺,等等。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神使用参孙的方式与其他的士师不同。其他的士师,大多数都是可以带领以色列人各个支派去与强敌争战,因为他们与强敌之间是出于对峙的状态,以色列人比较容易一呼百应、共同抗敌。然而参孙的时代不同,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是通婚、通商的状态,大家并不是完全彼此对立,反而甚至是有彼此通融、利益的交往。所以这个时候很难使用参孙来号召大家组织军队同心合意去攻打仇敌。因此,神也就用特别的方式,也是当时看起来很正常的方式,即让参孙以个人的方式,通过娶非利士人的女子的方式来进入到非利士人的内部寻找机会进行攻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参孙的故事有更多的理解,也不禁感慨神的意念实在是奇妙。祂知道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特定的方式去成就祂特定的旨意。虽然可能并不是我们可以认同,可以理解的方式,但却是达到拯救祂的子民、攻击祂的仇敌的目的。
默想经文:“他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事是出于耶和华,因为祂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那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14:4)
静默思想:结合当时的背景来体会这句话,理解参孙的故事,也让我们对神的心意有更多的了解,更加全然的信靠那位奇妙的神。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留意那位“找机会”的神 - 04/28/2017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士师记》第14章开始介绍参孙长大之后的一些事迹。我们看到神使用参孙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不是两军对垒中率领以色列人冲锋陷阵的领袖,而是在普通的市井生活中与非利士人单打独斗的勇士。参孙的事迹,虽然也夹杂着民族仇恨,但更多地却表现在私人的恩怨情仇。
与其说经文记载的是参孙的事迹,倒不如说是记载了神藉着参孙之手所彰显的工作。当参孙向他的父母表示要娶一个非利士人的女子为妻时,遭到父母的反对。经文如此评价这件事:“他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事是出于耶和华,因为祂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那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14:4)在人的层面,这件事不过是谈婚论嫁的家庭事务,可是在神那里,这却成为祂用来帮助以色列人攻击仇敌的机会。人手所做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神暗中施行拯救计划的一部分。参孙手无寸铁遇到一只狮子,原本危在旦夕,结果在神的灵的感动下将狮子撕为两半;而紧接着这只被打死的狮子又成为参孙为了难为非利士人而设下难解之谜的灵感来源;眼看非利士人就要因为解不出谜语而要破财了,可是参孙却很不争气地抵挡不住妻子的执拗,把谜底说了出来;谜底被泄露,参孙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让非利士人难堪,自己反倒要赔上三十件里衣和外衣;然而神的灵再一次适时出手,感动参孙,结果在别处杀死了三十个非利士人,把他们的衣服拿来抵债。就这样兜兜转转,一波三折,最终还是在非利士人的身上报应了他们的恶行。
在这些过程中,神一直都是在“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这里的“找机会”,让我们看到神做事的另一个侧面。神不单是在主动地制造机会,也是在积极地寻找机会,同时也是在耐心地等待机会。神有时是在暗中观看、等待,有时又是来到前台,施行主动、明显的引导和带领。参孙虽然并不是常常主动把自己交给神使用,而是神常常在不经意间主动来使用他。
神一直在“找机会”拯救祂的子民。我们属灵的眼睛要打开,即便是在难处中,我们也要相信神一直是在暗中察验、工作、调配,而且神的帮助随时会来到。不单如此,我们还要承认,神不但一直在“找机会”帮助我们,神也会一直“找机会”管教悖逆的人,包括我们在内。我们所遇到的难处,所遇到的击打,会不会是神给我们发出的信号,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思考,反省自己与神、与罪、与人之间的关系呢?神有可能使用我们成为器皿去影响别人,但神也有可能使用别人作为器皿来影响我们。我们如果可以在这方面多一点留意的话,就可以更好地被神预备和使用成为别人的祝福,也可以更好地被神管教和引导,成为我们自己生命成长的祝福。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我们留意神的作为,并不是要把神的作为置于我们的监控之下。毕竟,多一些敏锐神在我们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参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在神的光中。如果说参孙迷迷糊糊被神使用,那么我们清清楚楚地被神使用岂不更加可以荣神益人吗?
默想经文:“他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事是出于耶和华,因为祂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那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14:4)
主啊,感谢你。你做事直到如今,你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你一直在找机会来帮助我走出困境,来帮助我继续成长。主啊,感谢你一路的带领,我愿被你使用,我愿被你更新。
一点操练:回忆一下过去,自己手中有哪些事情是被神使用来成就祂的工作,对家人、邻居、同事产生影响的?自己又是在哪些事情上面被神指引和管教的?为着我们可以想到的每一件事情向神感恩。多一些知道神如何使用自己,也就多一些知道自己该如何被神使用了。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