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
1. 大卫刚过山顶,见米非波设的仆人洗巴拉着备好了的两匹驴,驴上驮着二百面饼,一百葡萄饼,一百个夏天的果饼,一皮袋酒来迎接他。
2. 王问洗巴说,你带这些来是什么意思呢?洗巴说,驴是给王的家眷骑的。面饼和夏天的果饼是给少年人吃的。酒是给在旷野疲乏人喝的。
3. 王问说,你主人的儿子在哪里呢?洗巴回答王说,他仍在耶路撒冷,因他说,以色列人今日必将我父的国归还我。
4. 王对洗巴说,凡属米非波设的都归你了。洗巴说,我叩拜我主我王,愿我在你眼前蒙恩。
5. 大卫王到了巴户琳,见有一个人出来,是扫罗族基拉的儿子,名叫示每。他一面走一面咒骂,
6. 又拿石头砍大卫王和王的臣仆。众民和勇士都在王的左右。
7. 示每咒骂说,你这流人血的坏人哪,去吧去吧。
8. 你流扫罗全家的血,接续他作王。耶和华把这罪归在你身上,将这国交给你儿子押沙龙。现在你自取其祸,因为你是流人血的人。
9. 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对王说,这死狗岂可咒骂我主我王呢?求你容我过去,割下他的头来。
10. 王说,洗鲁雅的儿子,我与你们有何关涉呢?他咒骂是因耶和华吩咐他说,你要咒骂大卫。如此,谁敢说你为什么这样行呢?
11. 大卫又对亚比筛和众臣仆说,我亲生的儿子尚且寻索我的性命,何况这便雅悯人呢?由他咒骂吧。因为这是耶和华吩咐他的。
12. 或者耶和华见我遭难,为我今日被这人咒骂,就施恩与我。
13. 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往前行走。示每在大卫对面山坡,一面行走一面咒骂,又拿石头砍他,拿土扬他。
14. 王和跟随他的众人疲疲乏乏地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歇息歇息。
15. 押沙龙和以色列众人来到耶路撒冷。亚希多弗也与他同来。
16. 大卫的朋友亚基人户筛去见押沙龙,对他说,愿王万岁。愿王万岁。
17. 押沙龙问户筛说,这是你恩待朋友吗?为什么不与你的朋友同去呢?
18. 户筛对押沙龙说,不然,耶和华和这民,并以色列众人所拣选的,我必归顺他,与他同住。
19. 再者,我当服事谁呢?岂不是前王的儿子吗?我怎样服事你父亲,也必照样服事你。
20. 押沙龙对亚希多弗说,你们出个主意,我们怎样行才好。
21. 亚希多弗对押沙龙说,你父所留下看守宫殿的妃嫔,你可以与她们亲近。以色列众人听见你父亲憎恶你,凡归顺你人的手就更坚强。
22. 于是人为押沙龙在宫殿的平顶上支搭帐棚。押沙龙在以色列众人眼前,与他父的妃嫔亲近。
23. 那时亚希多弗所出的主意好像人问神的话一样。他昔日给大卫,今日给押沙龙所出的主意,都是这样。
主题 : 第32段。得人心者得天下吗?(16:15-23) - 11/24/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2段记载的是押沙龙进入耶路撒冷的情景。当时,大卫已经带着跟随他的人离开了,所以押沙龙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就顺利进入耶路撒冷。
经文记载了两个情景。一个是户筛来见押沙龙。户筛原本是服事大卫的仆人,现在却向押沙龙表忠心。押沙龙经过简单的盘查之后也就不再怀疑了。接下来的场景是亚希多弗向押沙龙献计。亚希多弗原本是大卫的谋士,现在不但已经归向了押沙龙,而且还给押沙龙出主意,藉着当众和大卫的妃嫔亲近来羞辱大卫、获取人心。这两个场景让我们看到,押沙龙不但进入了耶路撒冷,而且也已经得到大卫昔日两位重臣的倒戈,可谓是人心所向。我们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在,看起来大卫是大势已去了。
然而,果真如此吗?难道真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吗?押沙龙可以不费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难道神给大卫的应许也不攻自破了吗?耶路撒冷作为京城,已经易主了;但耶路撒冷作为圣城,神还在吗?我们且拭目以待。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设身处境去体会当时那“一边倒”的情景。在心中为大卫捏把汗的同时,是否也对神的应许产生了怀疑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1段。承受人的羞辱,祈求神的怜悯(16:5-14) - 11/24/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1段记载的是大卫遭遇示每的经过。示每是扫罗家族的人,现在看到大卫因为押沙龙的缘故而逃离耶路撒冷,就在路上咒骂大卫,并且认为是神责罚大卫,因为大卫流了扫罗全家的血。对于这些不合事实的指控(大卫根本没有杀害扫罗,大卫也善待扫罗的后裔,例如米非波设)以及咒骂,大卫的仆人亚比筛已经按捺不住要击杀示每。然而大卫却沉得住气,认为这是神吩咐示每这样说的,并且盼望着神因为看到他如今可怜的光景而施恩与他。就这样,面对手无寸铁的示每的当众羞辱和中伤,人多势众的大卫却退让了,带着一路的疲乏到达一个地方歇息下来。
看到这个情景,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面对如此的造谣、中伤、咒诅、羞辱,大卫完全有理由、有实力去加以制止,让对方受到惩戒、让对方闭嘴、让对方承担后果。可是大卫的回应却是“让他去吧!”。大卫自有他自己的理由,就是认为这是出于神,所以他也就祈求神的施恩怜悯。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示每的咒诅是出于他自己的话,那么就是没有任何果效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理会;但如果示每的咒诅是出于神的话,那么击杀示每、或者封住他的口,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谁可以拦阻神的旨意呢?况且,如果示每的咒诅真的是出于神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去到神那里,去到背后的源头那里,去祈求神的施恩怜悯与饶恕。这就好像一个人来传递领导对我们不利的话,我们不是去阻止这个传话的人,而应该去到领导那里解决问题,因为那里才是源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回想我们的处境,是否有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呢?别人对我们有误解、有伤害、甚至是恶意的中伤、论断、咒诅,会让我们心里很难过,很想纠正,很想反驳,很想封住对方的口,甚至也很想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方法去回击对方。然而,仔细思想,有这个必要吗?如果不是出于神,我们何必在意呢?如果是出于神,我们岂不应该去到神那里寻求安慰、怜悯、饶恕、释放吗?虽然双方彼此之间的沟通、解释、澄清是需要的,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好像大卫那样,承受人的羞辱,祈求神的怜悯。实际上,这也不是解决这类情形的应对之道,这乃是我们与神关系的建立所带来的面对这类情形的应有回应。当我们知道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一切都是出于神,也坚定信靠神的时候,我们自然就应该去到事情背后的源头,去到神那里,而不需要出于血气去解决面前的拦阻。
默想经文:“或者耶和华见我遇难,为我今日被这人咒骂,就施恩与我。”(16:12)
静默思想:默想大卫当时的处境,体会他与神的关系所带来的面对问题的方式,也提醒我们去与神建立坚固的亲密关系。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0段。仓促的判断和决定(16:1-4) - 11/24/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0段讲的是洗巴来见大卫的故事。在大卫逃离耶路撒冷的过程中,洗巴预备了许多的物品来见大卫,说是要供给大卫及其跟随的人在路上的饮食需要。言语之贴心,实在让大卫心里感觉很温暖,无法不为之感动。而洗巴的主人,米非波设,却留在耶路撒冷,对大卫的处境冷嘲热讽,盼望着大卫被赶下台。听到洗巴这样的话,大卫毅然决定将米非波设的财产都赐给了洗巴。
在逃离的艰难处境中遇到如此忠心耿耿的洗巴,以及冷漠的米非波设,大卫的决定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这却是在仓促中的判断和决定。大卫并没有调查清楚就草率地下了结论。但我们也看到,草率的决定还是有其一定的根据,就是洗巴口中的言语。洗巴巴结的话让大卫非常舒心,而洗巴转述米非波设的诋毁话,让大卫感到气愤。这样一来,大卫根据自己的血气做出了冲动的判断和决定。
很多时候,我们也很容易落到如此的光景。因着别人的言语和行动对自己是否有利,对自己是否友善,来下判断。对自己有利、友善的,马上可以获取我们的心;反之则容易激起我们的愤慨、排斥,甚至是敌对的情绪。在大卫的逃离路上,他有时候可以很冷静地对大局做出判断,但有时候又的确很容易在某些场合凭着血气而做出一些判断和决定。愿我们在当中都可以有所提醒,吸取教训。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默想大卫在当时的危难情况下听了洗巴的言语而做出决定的情景,似乎很合理,但背后的事实却不得而知。求神赐给我们有智慧,至少不需要匆忙下决定。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在羞辱中有安歇 - 06/25/2017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撒母耳记下》第16章讲到大卫在逃离耶路撒冷的途中所受到的三次羞辱。第一次是来自于他曾经恩待过的米非波设。虽然洗巴是在欺骗大卫,捏造事实,但对当时不明就里的大卫来说,这样绝情的话让他伤痛欲绝。第二次是来自于示每,他面对面咒骂大卫,虽然他讲的话与事实不符,可是对大卫造成的伤害也是可想而知的。第三次是来自于押沙龙,他与大卫的妃嫔亲近,以此来瓦解大卫的士气,提高自己的声望。虽然这件事不是直接做在大卫的身上,可是对大卫的羞辱也算是达到极致。
这几次的羞辱都是针对大卫的王位。米非波设认为大卫离开,王位终于要回到他这位前王扫罗正宗的后裔身上;示每认为大卫遭难是报应,因为他流人血,用暴力从扫罗的手上夺取了王位;押沙龙亲近大卫的妃嫔则是公开挑战大卫的王权,不但宣告王位已经易手,而且大卫对此已经毫无还手之力。面对这些与事实不符的羞辱,大卫如何面对呢?唯有第二次的羞辱就在他的面前发生,是完全在他的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可是大卫却拦阻了亚比筛要击杀示每的意图。大卫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羞辱。首先,大卫认为这是神吩咐示每来羞辱他的,是有神的意思在当中;其次,大卫认为示每的羞辱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就连自己的儿子都背叛自己,那么别族的人羞辱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第三,大卫寄希望于神怜悯自己的软弱和无助,施恩与自己。既然这事是出于神的许可,既然这件事在人看来也是属正常,既然神那里会有恩典,那么大卫也就可以坦然面对羞辱了。
虽然在当今的社会,我们不大会常常遇到严重的羞辱,可是被人误解、被人议论、别人诋毁、被人排斥、被人藐视却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教会里面,弟兄姐妹的关系是如此的接近,所以产生摩擦、分歧和误解的几率也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本能的回应就是采取一切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解释、争辩,甚至采取攻击的态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与对方一争长短。可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回应只会是将问题越弄越糟。我们可以从大卫的身上学些功课。其实遇到羞辱,这对于认识神的基督徒来说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既然一切都是在神的手中,那么别人的误解和羞辱也是出于神的许可,我们何必大动干戈呢?既然我们知道人心的有限和无知,有时甚至是败坏的,那么别人对自己有误解、争执和诋毁,也属正常,我们何必大惊小怪呢?既然神是公义、慈爱的,必照个人的行为报应个人,那么我们祈求神的恩典,不以恶报恶,反倒是以善报恶,难道不是唯一正确的回应吗?这不是说我们对凡事都忍隐不发,默不作声。我们要在主里面彼此坦诚沟通,彼此说诚实话。可是当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实在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时候,那么忍住羞辱,仰望神,就是最好的方法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经过疲乏终于来到可安歇的地方。盼望我们也能在羞辱中享受安歇。
默想经文:“王和跟随他的众人,疲疲乏乏地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歇息歇息。”(16:14)
主啊,看到大卫面对羞辱,面对逼迫,以至于身心疲惫,真是苦不堪言。可是感谢神,他们可以来到一个地方歇息歇息,是因为神的恩典一直伴随着他们。主啊,我也是身心疲惫,只有你是我可安息的地方,只有你是我的藏身之处。主啊,我愿来就你。
一点操练:面对羞辱、敌视、误会,让我们可以用属神的智慧来回应:在神为许可,在人为正常,在神有指望。我们一同来到神的面前,虽然疲乏,但可以歇息。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