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
1. 约瑟伏在他父亲的面上哀哭,与他亲嘴。
2. 约瑟吩咐伺候他的医生用香料薰他父亲,医生就用香料薰了以色列。
3. 薰尸的常例是四十天。那四十天满了,埃及人为他哀哭了七十天。
4. 为他哀哭的日子过了,约瑟对法老家中的人说,我若在你们眼前蒙恩,请你们报告法老说,
5. 我父亲要死的时候叫我起誓说,你要将我葬在迦南地,在我为自己所掘的坟墓里。现在求你让我上去葬我父亲,以后我必回来。
6. 法老说,你可以上去,照着你父亲叫你起的誓,将他葬埋。
7. 于是约瑟上去葬他父亲。与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的臣仆和法老家中的长老,并埃及国的长老,
8. 还有约瑟的全家和他的弟兄们,并他父亲的眷属。只有他们的妇人孩子,和羊群牛群,都留在歌珊地。
9. 又有车辆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帮人甚多。
10. 他们到了约但河外,亚达的禾场,就在那里大大地号啕痛哭。约瑟为他父亲哀哭了七天。
11. 迦南的居民见亚达禾场上的哀哭,就说,这是埃及人一场大的哀哭。因此那地方名叫亚伯麦西,是在约但河东。
12. 雅各的儿子们就遵着他父亲所吩咐的办了,
13. 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里。那洞和田是亚伯拉罕向赫人以弗仑买来为业,作坟地的。
14. 约瑟葬了他父亲以后,就和众弟兄,并一切同他上去葬他父亲的人,都回埃及去了。
15. 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死了,就说,或者约瑟怀恨我们,照着我们从前待他一切的恶足足地报复我们。
16. 他们就打发人去见约瑟,说,你父亲未死以先吩咐说,
17. 你们要对约瑟这样说,从前你哥哥们恶待你,求你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如今求你饶恕你父亲神之仆人的过犯。他们对约瑟说这话,约瑟就哭了。
18. 他的哥哥们又来俯伏在他面前,说,我们是你的仆人。
19. 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
20.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21. 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于是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
22. 约瑟和他父亲的眷属都住在埃及。约瑟活了一百一十岁。
23. 约瑟得见以法莲第三代的子孙。玛拿西的孙子,玛吉的儿子也养在约瑟的膝上。
24. 约瑟对他弟兄们说,我要死了,但神必定看顾你们,领你们从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25. 约瑟叫以色列的子孙起誓说,神必定看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搬上去。
26. 约瑟死了,正一百一十岁。人用香料将他薰了,把他收殓在棺材里,停在埃及。
主题 : 第97段。以信心结束,并延续伟大的篇章(50:22-26) - 06/22/2022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97段记载的是约瑟的死。经文特别提到约瑟的两个儿子,而且顺序已经按照雅各的意愿被调转过来,次子以法莲被排在前面,而长子玛拿西被排在后面。约瑟叫以色列的子孙起誓说:“神必定看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搬上去。”(50:23)约瑟虽然在埃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和极高的地位,但是他依然心系迦南,心系自己列祖的神。约瑟一生经历许多的坎坷,也经历神信实的保守和看顾,他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正是他对神信心的体现。
对比雅各的埋葬与约瑟的埋葬,我们会发现雅各死后骸骨很快就被约瑟带到迦南地埋葬,雅各的遗愿很快得到实现;而约瑟却没有那么快。他被葬在埃及,直到神藉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才被埋葬在迦南,期间经历了约400年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有可能,雅各的骸骨可以很快直接被安葬在迦南乃是因为约瑟当时在埃及的地位所致;而约瑟的骸骨要等到四百年才被安葬在迦南,是因为约瑟死后以色列的子孙在埃及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可以说服法老允许将约瑟带出埃及安葬。当然,也可能还有其它的因素。通过雅各与约瑟骸骨安葬时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同样都是对神的信心,但却有不同的回应,雅各早,约瑟迟。这一方面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同时也与神的主权有关。神并非不能马上将约瑟的骸骨带出埃及安葬,但神宁愿等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才实现。虽然看起来神的回应很迟缓,而且不是一般的迟缓,但神按照祂主权定下的旨意和时间必然会实现,神的应许从不落空。
这一段是《创世记》的最后一段,也是整本新、旧约圣经正典第一卷书的最后一段。照理来说,如果经文的记载是以约瑟的骸骨马上按照他的所愿被埋葬在迦南列祖的坟墓里,那么这无疑会是一个伟大人物、伟大家族心想事成的完美的大结局。然而,经文没有这样记载,因为事情并不是这样发生。经文留下了悬念,而这个悬念也是信心的延伸,是要凭着坚定的信心来等候、盼望、实现。经文虽然停在“埃及”,但却凭信带领我们展望进入“迦南”这块神的应许之地。以信心来结束《创世记》这一伟大的篇章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思想我们自己的人生,有时候也就好像约瑟一样,经历许多的高山与低谷;虽然自己在生前可以掌管许多的事情,可是却不得不承认在死后只能交由别人来掌管,就好像约瑟一样,生前可以使用自己的权柄为雅各安葬,而自己死后却只能将自己交在后代们的誓言中。但是,我们也凭信深知无论我的有生之年遭遇过什么,或是离世之后会遭遇什么,我们都始终是在神的手中。信心不单只是围绕着我们的今生,信心更是带领我们聚焦在那看不见的未来,因为我们凭信知道未来也是在神的手中。虽然约瑟一生的精彩故事落下了帷幕,可是信心之旅却带领世人继续往前观看,等待并谱写神信实作为的新篇章。
默想经文:“神必定看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搬上去。”(50:23)
静默思想:约瑟虽然是在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但却是凭信延续自己的生命进入神所赐的安息。结合约瑟的一生来默想他的临终托付,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激励,一起走这条以信心结束人生,以信心延续生命的道路。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96段。不代替神,就要跟随神(50:15-21) - 06/18/2022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96段记载的是约瑟饶恕哥哥们的经过。当老父亲雅各还在世的时候,兄弟们可以和睦同居,这当然很好;可是当雅各去世之后呢?没有了老父亲的关照,权倾一时的约瑟是否就会翻脸不认人,和哥哥们秋后算账呢?我们可能会质疑哥哥们所讲的雅各生前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但约瑟对此似乎并不在意,没有刻意去考究。约瑟的哭可能是回应父亲生前的话,体恤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也可能是回应哥哥们的惊慌,觉得他们大可不必如此担心;也有可能是因为哥哥们的话旧事重提,让他想到过去的伤心事而难过。
约瑟接下来的话让我们对他当时的心情可以有更清楚的了解。约瑟安慰哥哥们的心,说到:“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50:19-21)在约瑟的话中两次提到“不要害怕”,足见约瑟对哥哥们心中所担忧的事情非常了解,并且尽力安慰他们惊惶不安的心。在约瑟的话中也有一个相似的词(旧约的希伯来文圣经是相似的词,而旧约的希腊文圣经则为完全一样的词)重复出现了两次,就是“供应、养活”。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表达神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实际上就是神要“供应、养活”许多人的意思;第二次的出现则是约瑟要“养活”哥哥们的妇人孩子,意思更加明显。这两次的重复出现显明约瑟的心意与神的心意呼应。
这里,约瑟以类似“三段论”的形式提出了他的回应。首先,他不能代替神。其次,神的心意乃是好的,要保全(养活)多人的性命。所以结论就是,他必养活哥哥们的家室。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约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是他知道自己不能代替神,这不单只是说他的身份不是神,更表明他不能代替神去做决定,不能以自己的心意去代替神的心意。然而,约瑟毕竟是要做决定的,因为他面对哥哥们的诉求必须要有所回应。那么,神的心意究竟是什么呢?约瑟要如何做才算作不是在代替神做决定呢?接下来约瑟指出,神的心意是好的,是要藉着哥哥们害他的手来保全许多人的性命。这里约瑟一方面强调哥哥们所行的的确是恶行,是要害他,但是另一方面也强调在这些事情之上,神的心意却是藉着这样的过程来达到祂要保全许多人性命的目的。这样,既然约瑟不能代替神来作决定,既然神的心意是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那么约瑟该如何回应哥哥们的诉求呢?结论只有一个,就是按照神的心意,即保全许多人的性命的美善心意去行,去养活哥哥们的全家。如果约瑟不是这样去行,那么他就是做在神的心意以外,以做自己的心意去代替神的心意了。
当约瑟提出他不能代替神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跟随神而行。这也是给我们很必要的提醒。不能代替神,这是我们都知道的。然而,不能代替神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却是我们常常会迷失的。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我们不能代替神”,只是“我们不是神”的意思而已。所以很常见的情形是,我们一面承认自己不是神(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会否认),同时又在做许多代替神的事,以自己的心意去代替神的心意行事。例如,我们承认自己不是神,但却可以一口咬定我们所思所想的就是神的心意;我们承认自己不是神,但却坚持认为自己所追求的一定就是神所喜悦的。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就认定神也一定喜欢我们去做这件事情;我们不喜欢一件事情,就认定神没有感动我去做这件事情。然而,约瑟知道自己不能代替神,所以他就知道自己一定跟随神来作决定。他一方面指出哥哥们的恶行,因为这在神的眼中的确是恶的,约瑟不能隐瞒,不能睁眼说瞎话,不能因为自己想要怜悯哥哥们就否认他们所行的是恶;另一方面,约瑟也指出神是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所以他也要跟随神的心意,不是去报复哥哥们,而是去供养他们的需要(更不用说供应了许许多多饥荒中的人的需要)。
那么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不是代替神,而是跟随神来作决定、待人接物呢?首先当然就是要对付自己的老我,不顺从自己的情欲、不按照自己的血气而行;其次当然就是要藉着读经、祷告、安静、聆听来明白神的心意,跟随圣灵的带领。甚愿我们在当中都能有所领受。
默想经文:“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50:19-21)
静默思想:结合整个约瑟的故事来体会他的这个“三段论”,也带给我们启迪。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融合在神心意之中的信心高峰 - 04/02/2019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创世纪》第50章是全卷书的最后一章。与通常所期望的美好的大结局不同,“死”成了贯穿这最后一章的线索。雅各死了,被埋葬在希伯伦;最终,约瑟也死了,收殓在棺材里,停在埃及。虽然“死”笼罩着这最后一章的经文,可是从“死”里所彰显出来的信心,却从这整本圣经第一卷书的最后一章往后流淌出去,成为贯穿整本新、旧约圣经的滚滚信心之河,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写到的,“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神。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来11:21-22)。
在雅各之死与约瑟之死之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们深刻地体会这鲜活的信心。雅各死后,约瑟的哥哥们担心约瑟会因为以前他们所行的恶来报复他们。他们以为约瑟之所以没有嫉恨他们,全都是看在老父亲雅各的面上。现在父亲走了,他们感到自己失去了靠山,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了。然而约瑟却让他们放下心来,让他们知道虽然父亲死了,但家中的主人依然不是他,而是神。约瑟说到:“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50:19-20)约瑟作为从头至尾的当事人,他心里看的很清楚,虽然整个过程有人的恶意在当中,可是神的意念却高过人的意念,神藉着这些事情所成就的乃是祂更大的计划。所以约瑟说到,我怎能代替神呢?意思是说,既然神的意思如此,我怎能自作主张来更改、来取缔呢?既然神的美意如此,我怎能另外有自己的想法呢?既然神的意思是要保全性命,我怎能反倒是去施行报复,伤害(哥哥们的)性命呢?可以说,约瑟已经完全将自己融合在神的心意当中了。他不再有自己的意思,乃是完全与神的心意合拍,与神的心意共鸣,与神的心意起舞。
我们可能会问,既然雅各也好,约瑟也罢,都口口声声要将自己的骸骨安葬在迦南地,为什么他们不在有生之年搬回去迦南地呢?特别是约瑟,明明已经带领全家人来到了希伯伦安葬雅各,为什么还要回去埃及呢?就地住下不就好了吗?的确,在人看来约瑟似乎多此一举,似乎说一套、做一套;然而,这却是他将自己融入神的心意之中的再一次体现。他知道神应许亚伯拉罕的话,知道亚伯拉罕的子孙要在埃及地寄居,直到日期满足才能回到迦南地。所以约瑟严格按照神的吩咐,他虽然向往神的应许之地,可是他还是带领全家回到埃及,等候神的时机,作顺命的儿女。
融入神的心意,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往往知道神的心意,但却在做代替神的事情。我们知道神是爱,可是我们却在恨;我们知道神爱惜生命,我们却在伤害生命;我们知道神要成就今日的光景,我们却在为今日的光景愤愤不平。很多时候,我们的难处不在于知道神的心意,而是融入神的心意,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把神的心意当做客体来处理,而是将其作为主体,我们自己却融合在其中,也消失于其中。这不仅仅是顺服,更是舍己。神的心意不再是我们认知的对象,而是我们生命的全部,这就是信心的高峰!
默想经文:“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50:19-20)
静默思想:多留意神的美善。从经文中,从圣灵的光照中,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出一、两个神的美意,然后花些时间细细体会,沉浸其中,也融合在其中。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