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士师记》第二十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士师记》第二十章

经文 :
1. 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
2. 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神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
3. 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
4. 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
5. 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
6. 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
7. 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
8. 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
9. 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
10. 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
11. 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
12. 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作了这样的恶事呢?
13. 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
14. 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
15. 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
16. 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17. 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
18. 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19. 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
20. 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
21. 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22. 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
23. 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
24. 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
25. 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
26. 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27. 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28. 
29. 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30. 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
31. 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
32. 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
33. 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
34. 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
35. 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
36. 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
37. 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
38. 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
39. 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
40. 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
41. 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
42. 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
43. 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
44. 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
45. 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
46. 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47. 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48. 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主题 : 第39段。多行不义必自毙(20:36-48) - 06/13/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9段是具体记载以色列人击败便雅悯人的经过。他们引诱便雅悯人出来追赶,以至于城池空虚,被伏兵一举夺下,然后再从各处出击追杀已经六神无主的便雅悯人,大获全胜。这是一场战事的记载,也看到庇护基比亚暴行的便雅悯人,也就是两次大规模击杀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的便雅悯人,最终也是引火烧身,带来自己的悲惨结局,可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这虽然是一场战事的记载,但我们要学习的却不是当中胜败的用兵策略,而是从神的角度来思想。看到以色列人在神的带领下带来作恶的便雅悯人的下场时,对我们有什么警醒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8段。显出人的残暴来(20:18-35) - 06/12/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8段记载的是以色列人三次攻打便雅悯人的经过。虽然以色列人在人数上占有上风,但便雅悯人依仗易守难攻的山势,两次击溃了以色列人的进攻。直到第三次,以色列人设下伏兵,诱敌深入,最终杀败了便雅悯人。 在这三次的交锋中,虽然我们可以理解第三次以色列人苦苦哀求神、禁食和献祭,终于得到神的帮助而胜利,但是对于前两次的失败我们实在很难理解。是否是因为前两次是祈求不够迫切,心里不够敬虔吗?即便这些真是背后的原因,但是神却明明也有话回答他们,说他们可以上去攻打便雅悯。难道神是在欺骗他们,明知自己不会帮助他们,却让他们向前冲?相信信实的神不会这样的。 虽然很难明白神的用意,但是我们却有机会看到便雅悯人对待以色列人的凶残。他们对以色列人的杀戮可谓是毫不留情。第一次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第二次杀死以色列人一万八千。虽然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中,尽可能多地杀戮对方是难免的,然而毕竟大家都是以色列人的同胞啊!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要斩尽杀绝呢?神允许以色列人遭遇失败,显出的却是便雅悯人的冷酷无情。难怪他们所庇护的基比亚人也是如此的残暴。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回过头去尝试理解为什么神会允许以色列人遭遇前两次的失败。神虽然允许以色列人去进攻,但并不意味着以色列人就一定会胜利。然而,通过以色列人的失败,神要显明的乃是便雅悯人的凶残,好让人知道祂对便雅悯人的审判、便雅悯人随之而来遭遇的失败是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这就有点好像神允许我们去传福音,但不一定就意味着对方一定会接受。但是却因为对方的拒绝,显出人心的顽梗与悖逆。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进入场景去体会当时战事的惨烈,从中看出人性的凶残,明白神公义的审判。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37段。群情激奋征讨恶行(20:1-17) - 06/09/2024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7段讲的是以色列人联合起来准备讨伐在基比亚所发生的恶行。他们首先是被利未人将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四处发送的举动所震惊,认为这是恶事,要查出背后的缘由。当利未人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之后,他们发现原来背后还有如此令人作呕的恶行,于是马不停蹄地去要求便雅悯人交出在基比亚作恶的匪徒。然而,便雅悯人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也调集兵力准备和以色列人打仗。 有解经家敏锐地留意到,这些细节描写都显明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士师时期的早期,因为那个时候以色列人还没有太多受到外族的侵袭,所以各个支派还可以联合行动如同一人;直到了中后期,他们受到各地外族人的逼迫和搅扰逐渐增多才开始自顾不暇了。如果这样的观察和推论是正确的话,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方面,在士师时期的初期就已经有如此的恶行发生,人性败坏之快实在是令人悲哀;而另一方面,在士师时代的初期,以色列各支派都还有一定的公义之心,当他们看到有不义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便雅悯人,他们也是不留情面,联合在一起坚持要将恶行从以色列人当中除去。 虽然在今天的社会以战争的行为去征讨和刑罚恶行很多时候并不是可取的,但是这样一颗要将恶行除去的心志却是我们要留意学习的。有些时候,在我们当中虽然说不上是恶行,但违背神心意的事情总是时有发生,我们是如何去面对呢?是姑息养奸,是隔岸观火,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挺身而出揭露和制止恶行?恶行时常都会有,但公义之心更加不可少啊!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进入当时的场景去体会基比亚的恶行在以色列民众中所激起的忿怒;思想在今天,我们对一些恶行的回应是否太过迟钝了呢?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弟兄相争,两败俱伤 - 05/04/2017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士师记》第20章的内容不容易理解,难就难在当时的整个大环境是“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行。然而,以色列中没有王,难道就真的没有王了吗?难道神就被排斥在外,无所作为了吗?当然不是!人的心中虽然没有王,可是神依然作王掌权。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在人看来没有王的情形下,依然作王的神是如何介入,施行祂的和公平公义呢?在混乱中神的次序又是如何彰显的呢? 以色列众人听说了基比亚的恶行之后,群起激昂,联络如同一人,显示出他们中间依然保存的一些正义感和集体感。他们也没有上来就打,而是先要求便雅悯人将肇事的匪徒交出来,先礼后兵,合情合理。以色列人不但在人数上占优,在道义上出师有名,做法合情合理,而且也求问神。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取胜应不在话下。然而,以色列人却先输掉两阵,损失四万人;直到第三次攻击才取胜,杀敌二万五千人。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神不一开始就让以色列人就取得胜利呢?为什么这么一场伸张正义的战争,最后却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形式结束呢?显然,这不是神的能力问题,而是表现出问题的复杂性。在以色列人看来,这是一场惩恶扬善的正义之战,没有悬念,可是在神看来,却不完全如此。以色列人攻打便雅悯,尽管出师有名,但毕竟,他们攻打的是自己的弟兄;便雅悯人袒护恶名昭彰的基比亚人,尽管偏离正义,但毕竟,他们还是神的子民。所以,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注定了这场有神参与的战争不会是简单的一边倒结局,而是更为复杂。以色列人虽然有道义、人数上的优势,可是他们如此攻击自己的弟兄,也还是有可责备的地方,他们需要为此附上代价;便雅悯人虽然也不弱,占据有利地形,可是他们偏袒罪恶,最终也要为自己的恶行附上代价。我们看到,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以色列人输掉前两次战役后,在神面前禁食直到晚上,并向神献燔祭和平安祭,这样,他们在自洁之后得到神确凿的应许,便雅悯才受到惩治。 所以我们看到在整个过程中的一些属灵原则。首先,当然就是弟兄相争,必然是两败俱伤;其次,相争的一方必须自洁,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另一方学功课。教会里面会发生很多事情。自觉正确的总会想去指教被认为是错误的。在教会讲原则、讲真理是应该的。可是我们始终要牢记这两点原则。无论如何,要知道我们毕竟是弟兄姐妹,不能彼此相争。如果弟兄姐妹之间的问题变成攻击、论断的时候,必然是两败俱伤,没有人可以幸免。其次,如果有主动的一方,想要去和对方解决问题,他自己就必须首先自洁,在神面前迫切为事情祷告,也为自己祷告,检视自己是否出于正确的彼此相爱、彼此挽回的动机,检视自己是否有合适的行动和方式,检视自己是否是在合适的时机去做这件事。只有这些方方面面都到位的时候,对问题的解决才会产生果效,对方才会听取和接受,学到该学的功课。 默想经文:“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先燔祭和平安祭。”(20:26) 主啊,看到弟兄相争,是多么的不幸。虽然一方有理,一方理亏,可是他们毕竟是弟兄,如此相争,真是两败俱伤。主啊,求你帮助我们,在混乱之中教导我们属天的智慧,在教会弟兄姐妹之间的纷争中可以做得合宜,彼此建造,荣耀你的名。 一点操练:在对弟兄姐妹有质疑的时候,谨记这两条。弟兄姐妹之间不可相争,要和和气气解决问题;其次,要自洁,辨认自己要有纯正的动机、心态、情绪、方式时机,这样的交流才可以荣神益人,彼此造就。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