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
1. 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因我们的神,和(有古卷无和字)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
2. 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
3. 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4. 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
5.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
6. 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7.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
8. 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9. 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只看见近处的,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
10. 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
11. 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12. 你们虽然晓得这些事,并且在你们已有的真道上坚固,我却要将这些事常常提醒你们。
13. 我以为应当趁我还在这帐棚的时候提醒你们,激发你们。
14. 因为知道我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正如我们主耶稣基督所指示我的。
15. 并且我要尽心竭力,使你们在我去世以后,时常记念这些事。
16. 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
17. 他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18. 我们同他在圣山的时候,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
19. 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
20.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21.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主题 : 持守耶稣基督的真实性(1:16-21) - 09/15/2021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3段,彼得介绍耶稣基督的真实性。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彼得知道他在前面所写的关于信徒要殷勤、要在认识耶稣基督 上结果子的劝勉,都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真实性上;如果耶稣基督是虚构的,那么他基于耶稣基督的劝勉就不过是无中生有,而信徒也就没有必要去在这些方面持守了。
关于耶稣基督的真实性,彼得从两个方面来阐明。首先,这是他自己亲眼所见的。彼得所举的例子是登山变像的真实经历。在那里,他亲耳听到父神从天上的声音来为耶稣作见证:“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实际上,彼得当年是亲身跟随耶稣的门徒之一,彼得对耶稣基督的见证可以有许多。然而,彼得单独挑选这一次的经历,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次是有天上父神的声音来启示,让彼得知道他在地上一直跟随的这位奇特的夫子,原来就是神所喜悦的爱子,而不是其他任何特别的人物而已。这样,彼得就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实耶稣基督的真实身份。
接下来,彼得也以众先知的预言来证实耶稣的身份,印证他自己的见证(因为两、三个人的见证才有效)。彼得没有具体引用哪些先知的指证,因为他知道对于他的读者来说,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即便有先知的预言来为耶稣作见证,彼得也知道这其中依然会存有一些不定因素,那就是对先知预言的解释会出问题。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彼得知道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耶稣基督真实性的证实是可以很清楚明了的,因为是他很直白的见证,而且他还活着可以随时提供解释和证明,所以基本上不会被扭曲。然而,对于过去许许多多先知的预言来说,则不一样了,因为那些先知都已经都不在世上,而且年代已久,所以对于那些先知的预言就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解释,从而造成对先知所预言的耶稣有错误认识了。这些错误的理解,有可能是出于无意,想要正确理解但却因为各样的缺乏而没有办法做到,就好像小学生努力想要明白大学数学的公式,但因自身能力的不足而不得要领。然而更可怕的是,有些错误的理解是出于有意的,是人有意随从自己的私意去刻意扭曲先知所讲的话,以此来回避先知所预言的,是真正的,但是自己却不想承认的事实,以扭曲先知的预言来为自己服务、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例如,不想接受耶稣是基督,因为不想听从耶稣那扎心的教导,从而就强解圣经,辩解说先知所预言的不是耶稣,而是另有其人。彼得指出,先知的话都是从神而来,所以人不能用私意去随意解说,否则的话,就是下文提到的假先知和假师傅了。
当然,我们也可能会说,怎么才叫做不是用私意解释先知的话呢?如何做到呢?的确,要准确地得到从神而来的感动来准确地解释先知的话,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彼得给出的一条建议就是,“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这也就是说,在先知的话语中留意、等待,而不要急于去解释和判断,因为急于解释和判断会容易导致自己的意思被掺杂到当中。而留意、等待的时候,耶稣基督的启示会随着圣灵的工作而慢慢让我们从心里有所领受和感悟。这的确也是对我们读经的提醒。有时候,我们的确忙于、急于解释一些经文的意思而太轻易、快速地将自己的意思加上去就算是完成任务。这样,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释圣经(因为把自己的意思加上去要比揣摩、理解、体会经文本身的意思要容易、快捷得多),可是却容易出现问题,要么是对经文的意思一知半解,要么根本就是遮掩、更改了经文的意思。
默想经文:“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1:20-21)
静默思想:默想这句话,让我们对圣经的话有敬畏之心。也藉着思想经上的话,对耶稣有更深的敬畏和渴慕,以及更加正确的认识和全然顺服。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由信心到爱心,由认识到结果子(1:3-15) - 09/11/2021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2段,彼得讲到他对信徒的殷切提醒。虽然知道信徒们已经晓得这些事情,但彼得深知要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常常提醒他们,因为这关乎到信徒能否永不失脚,关乎到信徒能否丰丰富富进入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那么,彼得如此殷勤要提醒信徒的事情是什么呢?原来就是信徒如何可以承受神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得以与神的性情有份。彼得说到:“神的神能已经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因此,祂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份。”(1:3-4)这里彼得指出,神藉着让我们认识主耶稣基督,就将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了;这也就是说,通过认识主耶稣,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虔敬的事了。这样,我们只要照着去行,就可以脱离老我的败坏,与神的性情有份,成为新造的人,进入耶稣基督的国。这就是神给我们的美好应许了。而神的这个应许并不是空头支票,而且也赐下了通往这个应许的途径。这就好像答应一个人要让他变得更健康,但却不告诉他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这就对那人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
神所赐下的这个达到他应许的途径,就是让我们藉着认识主耶稣而知道什么是神的性情,以至于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蓝图去成长,最终可以建造自己有从神而来的生命,与神的性情相合。彼得指出,神已经做成祂的工作,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回应了。这正如告诉了人如何变得健康的方法,接下来这人就要实际操练才可以真正实现。彼得说到:“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1:5-8)这里,彼得让我们看到,我们仅仅认识主耶稣基督还不够;如果要在认识主耶稣基督上结出果子来,就必须殷勤地努力,以信心为起点,不断再加上各样美善的性情,最终达到爱心(也就是爱众人的心)的完美。这不是说信心不足够,而是说要在信心的基础上继续成长。有了信心,还要有德行,意思就是说不单只是头脑中的信,而且还要活出美好的品行。那么活出美好的品行是否足够了?不是的,还要有知识,也就是说要与分辨的能力,而不只是做一个老好人而已;有了知识,接下来就是要有节制,也就是要按照知识的分辨来约束自己,善的要持守,恶的禁戒不作;这节制需要忍耐来扶持,没有忍耐的心,节制也不会长久下去。就好像减肥禁食,有节制的饮食会让人很不舒服,要成功就必须忍耐。在忍耐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将焦点对准神,培养的是对神的虔敬,建立的乃是与神的关系,而不只是个人修行的操练而已。有了对神的关系,最后就是与人的关系也要跟上(因为爱神与爱人就是两大诫命)。而要做到爱人,首先要从爱身边的弟兄姐妹开始,因为如果连这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爱其他的人了。当然,也不是停留在爱身边的弟兄姐妹,而是要藉着这样的操练,最终发展出爱的生命本质,对任何人都有爱心。
彼得的这番论述,让我们了解到从信心到爱心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从认识到结果子的过程。这也很好的呼应了彼得在一开始的问候中的两个中心点,即信心与认识(1:1-2)。这也是给我们很好的提醒。很多时候,我们停留于信心,因为我们相信因信得救。既然已经得救,那么还操什么其它的心呢?有时候我们也停留于认识耶稣,可以积累许多关于耶稣基督的知识,以为头脑中知道了很多,精神世界丰富了,就是已经达到更高的层次了。然而,彼得指出,真正要看的是我们有没有结出生命的果子来,真正要看的是我们的信心有没有生发出爱心来。惟愿我们在当中都有所领受。
默想经文:“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1:5-8)
静默思想: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段话。慢慢体会;提醒自己实际操练,从信心到爱心,从认识到结果子。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信心的起点,蒙福的源头(1:1-2) - 09/10/2021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关于《彼得后书》的作者是谁的讨论,算得上是新约圣经书卷中最大的争议之一。虽然书卷一开始就说明了作者是西门彼得,可是这并不能阻止反对意见的提出,因为的确会有冒名的书信出现,我们需要谨慎。反对彼得是作者的主要有三方面的论点。首先,就是《彼得后书》的文风与《彼得前书》截然不同,很难相信两卷书是出于同一位作者;其次,就是《彼得后书》讨论了在第二世纪才开始盛行的诺斯底主义,所以显然不是彼得在世的时候所写的;第三,就是《彼得后书》与《犹大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推论出这不应该是彼得本人的作品。
虽然这三方面的反对意见都有成立的理由,但也并不意味着《彼得后书》的作者就因此一定不是彼得。首先,虽然《彼得后书》和《彼得前书》的文风不同,但也有可能是由不同的文书执笔,而真正的作者,也就是授意者依然还是彼得;其次,虽然《彼得后书》看似在讨论第二世纪才流行的诺斯底主义,但这也可能是因为类似诺斯底主义的思想其实早已在彼得的时期已经存在了。我们总不能因为书信论及的事情在后面的年代出现,就断定书信是后面的年代写成的吧;第三,虽然《彼得后书》与《犹大书》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彼得后书》引用了《犹大书》的内容,但作为彼得来说,这又何妨呢?新约书卷的作者引用别处的资料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并不罕见。这样,反对彼得是作者的论点并不足以成立;相反,相信作者是彼得,却与书信的内容和观点并不矛盾。因此,我们还是认定,《彼得后书》的作者就是西门彼得。
彼得在书信的开场白中精炼地写到,书信的收信人是“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这也就是说,大家作为信徒是基于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同样的来自于神和耶稣基督的信心。这对于我们理解后面的经文有很重要的帮助。在当时的教会中,流行着许多不一样的信息,不一样的说法,不一样的理念,假先知和假师傅层出不穷。如果真要去面对这些一一驳斥,也可能疲于奔命,防得了这个防不了那个。然而,彼得首先指出一个大家都必须要持守的基准点,就是来自于神和耶稣基督的信,这是信徒可以成为弟兄姐妹、组成教会的根本。除此以外,就不能算作是属于教会的相同的信仰群体。这就好像除了真钞,其余的都是假钞,无论有多少种形式的变化。
再接下来,彼得指出,“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这也就是说,信徒所领受的各样祝福,都来自于对神和主耶稣的正确认识。如果没有对神和耶稣的正确认识,那么即便我们以为得到了各样的祝福,但都不会是从上头来的真正祝福。这在当时也是很大的问题。信徒们容易被一些异端邪说误导,去追求一些令他们新奇、满足的好处和经历;也因着追求这些,误以为这些就是从神而来的祝福,使得信徒被异端邪说掳了去。然而,彼得指出,真正的祝福,包括恩惠和平安,只有来自于对神和耶稣有正确的认识;离开了这一点,任何的好处都不是从神而来的祝福。
从这短短的两节经文,彼得让我们看到信心的根本和蒙福的源头,都来自于神和耶稣基督。我们只有对神和耶稣基督有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信心,才会有真正的蒙福。这正正切中了我们当今基督徒的要害。在这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自由化的时代,我们不单只是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资讯,而且在教会中也可以接受到很多这些资讯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人们自由地发表各样的信息,而我们也自由地回应这些信息。这些资讯有些是与信仰无关,但让我们感到舒适;有些是被扭曲了的信仰,但让我们感到还不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保持了“神”和“耶稣基督”的概念,但却注入了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想法,将属世的邪情私欲和属人的思想意志都夹杂在“神”和“耶稣基督”的概念中使之合理化、属灵化。如何在这世界的洪流中持守纯正的信仰,并且成为真正蒙神祝福的人呢?就让我们接下来进入《彼得后书》里面去好好地思考与辨明吧。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细细体会这两节经文,聆听圣灵给我们的提醒。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