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利未记》第六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利未记》第六章

经文 :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 若有人犯罪,干犯耶和华,在邻舍交付他的物上,或是在交易上行了诡诈,或是抢夺人的财物,或是欺压邻舍,
3. 或是在捡了遗失的物上行了诡诈,说谎起誓,在这一切的事上犯了什么罪。
4. 他既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归还他所抢夺的,或是因欺压所得的,或是人交付他的,或是人遗失他所捡的物,
5. 或是他因什么物起了假誓,就要如数归还,另外加上五分之一,在查出他有罪的日子要交还本主。
6. 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把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给祭司为赎愆祭。
7. 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无论行了什么事,使他有了罪,都必蒙赦免。
8.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9. 你要吩咐亚伦和他的子孙说,燔祭的条例乃是这样,燔祭要放在坛的柴上,从晚上到天亮,坛上的火要常常烧着。
10. 祭司要穿上细麻布衣服,又要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把坛上所烧的燔祭灰收起来,倒在坛的旁边。
11. 随后要脱去这衣服,穿上别的衣服,把灰拿到营外洁净之处。
12. 坛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烧着,不可熄灭。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烧柴,并要把燔祭摆在坛上,在其上烧平安祭牲的脂油。
13. 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不可熄灭。
14. 素祭的条例乃是这样,亚伦的子孙要在坛前把这祭献在耶和华面前。
15. 祭司要从其中就是从素祭的细面中取出自己的一把,又要取些油和素祭上所有的乳香,烧在坛上,奉给耶和华为馨香素祭的纪念。
16. 所剩下的,亚伦和他子孙要吃,必在圣处不带酵而吃,要在会幕的院子里吃。
17. 烤的时候不可搀酵。这是从所献给我的火祭中赐给他们的分,是至圣的,和赎罪祭并赎愆祭一样。
18. 凡献给耶和华的火祭,亚伦子孙中的男丁都要吃这一分,直到万代,作他们永得的分。摸这些祭物的,都要成为圣。
19.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0. 当亚伦受膏的日子,他和他子孙所要献给耶和华的供物,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常献的素祭,早晨一半,晚上一半。
21. 要在铁鏊上用油调和作成,调匀了,你就拿进来,烤好了分成块子,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素祭。
22. 亚伦的子孙中,接续他为受膏的祭司,要把这素祭献上,要全烧给耶和华。这是永远的定例。
23. 祭司的素祭都要烧了,却不可吃。
2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5. 你对亚伦和他的子孙说,赎罪祭的条例乃是这样,要在耶和华面前,宰燔祭牲的地方宰赎罪祭牲,这是至圣的。
26. 为赎罪献这祭的祭司要吃,要在圣处,就是在会幕的院子里吃。
27. 凡摸这祭肉的要成为圣,这祭牲的血若弹在什么衣服上,所弹的那一件要在圣处洗净。
28. 惟有煮祭物的瓦器要打碎,若是煮在铜器里,这铜器要擦磨,在水中涮净。
29. 凡祭司中的男丁都可以吃,这是至圣的。
30. 凡赎罪祭,若将血带进会幕在圣所赎罪,那肉都不可吃,必用火焚烧。

主题 : 第8段。以敬畏的心操练圣洁(6:24-30) - 01/13/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8段讲的是有关献赎罪祭的条例。条例指出,赎罪祭当中除了脂油是要被焚烧以外,祭牲的肉有两种处理方式。如果赎罪祭的血没有被带进会幕赎罪的会,那么祭肉是可以吃的,负责献祭的祭司要在会幕的院子里吃。但是如果赎罪祭的血被带进了会幕在圣所赎罪的话,那么祭肉就不可吃,必用火焚烧。回顾之前有关赎罪祭的条例,我们可以看到赎罪祭的血被带入会幕赎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以色列人误犯了罪或是受膏的祭司犯罪使百姓陷入罪里(4:1-3),一种是以色列全会众误犯了罪(4:13)。 除了规定赎罪祭的祭肉如何处理之外,条例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让我们看到赎罪祭的圣洁性。在处理这祭物的时候,有几个地方需要祭司特别留意。首先,就是凡摸了祭肉的,要成为圣(6:27上)。这不是说一个有罪污的人可以仅仅因为摸了一下祭肉就在神面前从变成圣洁的人了。这里的重点乃是说祭肉的圣洁,提醒每一个有意无意摸到祭肉的人都要有敬畏的心去追求圣洁,就好像一个人去到庄严肃穆的演奏厅,他的言行举止都要检点才行。其次,就是如果祭牲的血被不小心弹到什么衣服上的时候,那衣服要在圣处洗净。这不是说祭牲的血很污秽,所以沾染到的衣服要洗干净才避免污秽,就好像我们平时衣服上有脏东西的时候要洗干净一样。这乃是说因为祭牲的血是圣洁的,有除罪的功效,所以不能被随意看待,被其弹到的衣服要妥善、谨慎处理。第三,就是煮祭物的器具,如果是瓦器的话要被打碎,而如果是铜器的话则要擦磨、在水中涮净。这也不是说因为祭物是污秽的,所以煮了祭物的器具都要好像被污秽的东西一样消毒、打碎,甚至弃用,就好像一个碰到了很脏的东西的器具我们就不敢再用、宁愿扔掉一样。这乃是说因为祭物的圣洁,所以与其触碰过的器具都要小心处理,不要当做平常煮吃的那么简单、随意。 这些都让我们看到赎罪祭的圣洁性,是要祭司怀着无比敬畏、谨慎的心来对待。如果放在我们今天的教会,这就有点好像我们守主的圣餐的时候,剩下的饼或杯,我们都不敢随意倒入垃圾桶,而是带着敬畏的心妥善来对待这圣洁之物,生怕神的圣洁被滥用与误用了。条例的规定让祭司可以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他所面对、所处理、所献上的这赎罪祭是何等的重要和神圣,因为凡是和祭物发生关联的物件都要有特别的处理才行。如果我们是祭司,当我们按照条例去一步一步处理每一样物件的时候,我们是觉得繁琐、无意义、没必要、浪费呢?还是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圣洁、严肃,以至于我们是带着敬畏的心来回应呢?很显然,当我们是带着敬畏的心的时候,实际上也会因着这些献祭的举动来操练我们自己有圣洁的心,因为我们看重神的圣洁,也渴望与神的圣洁有份。在我们今天的服侍中也是一样。当我们带着敬畏的心来服侍神的时候,看起来我们是在作一些眼见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的心是与神的圣洁有份,是在操练和塑造我们有圣洁的生命。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留意条例中的细节,设身处境去体会如果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感受,提醒自己以敬畏的与神的圣洁相近。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7段。毫无保留的献上(6:14-23) - 01/13/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7段记载的是有关祭司献素祭的条例,其中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如何献上百姓给神的素祭(6:14-18),一个是如何献上自己给神的素祭(6:19-23)。条例中特别讲到祭司所吃的这些素祭中剩下的,乃是神赐给他们的份,是至圣的,凡摸这些祭物的,都要成为圣(6:17-18)。这不是说无论有意无意,只要触碰到这些祭物的都自动成为圣洁,被神喜悦。这乃是说因为这是至圣之物,所以凡是触碰到这些至圣之物的,都要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与圣洁相称。这就好像我们说某一座教堂是神圣的地方,所以来到这里的人都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例如不要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不要做出不文雅的动作,等等,好与教堂的神圣庄重相称。 在献素祭的条例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祭司要抓一把细面烧在坛上献给神,然后剩下的可以由亚伦和子孙吃(6:15-16)。条例没有说明这一把,即一手掌抓取的量,究竟是多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当我们要用一只手去抓取一些诸如细面的细微颗粒状,或是粉状物品时,量多量少是很难固定的,可以是很小心地尽量多抓一些,不要从手指缝中漏掉,也可以是随意抓一些,而且手指缝如果不收紧严实的话还会漏一些下来。当祭司的这一把抓得很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留下给他和他的子孙吃用的就少了;反过来,当他抓得少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留下来给他们吃用的就多了。 如果我们是负责献祭的祭司,当想到剩下的就是归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吃用的时候,我们会如何抓这一把要烧给神的细面呢?是宁愿自己少吃一点也要尽量给神多一些,还是为了给自己留多一些而给神少抓一些?如果平日都是丰衣足食、饮食无忧的时候,那么这不会是什么太大问题;但如果在某些情况下缺少食用的时候,这就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抓少一些,手指缝漏下一些,没有违反条例,别人似乎也无法说什么,但心内究竟如何,神都是知道的。关键在于,当我们想到首先想到的是剩下的归自己,专注在留下多少的时候,我们给神的奉献就会打折扣、受影响。而如果我们专注在奉献给神的方面,想到的是这一把归给神的是多么的宝贵,是多么的蒙神悦纳的时候,我们就会尽量抓得多一些、尽量少漏一些,尽量将最多的奉献给那位爱我们的神,愿祂的心意满足。实际上,神并非只顾要求我们献上而不理会我们生活上的需要。实际上,恩慈良善的神所要求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一把而已。关键在于我们献上这一把的心究竟如何,是愿意为主全然摆上,还是为自己留下一些。 这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有毫不保留的献上。很多时候,弟兄姐妹不是不愿意奉献,而是在奉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需要,关心所剩下的是否够自己用,等等。所以当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奉献的前提条件不是如何让神的心意满足,而是如何先将自己的家安顿好、先让自己家饮食无忧、先让自己家子女成才,或是先让自己家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保障之后,才把一些额外的、剩余的时间、精力、金钱给神,才去关顾、关心别人的需要。然而,条例提醒我们,先要把归给神的归给神,剩下的才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先满足自己的需要,剩下的才轮到神。正如耶稣提醒门徒的,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我们自己所需用的,神会给我们的(太6:33)。 默想经文:“祭司要从其中取出自己的一把烧在坛上、奉给耶和华为馨香素祭的纪念。所剩下的,亚伦和他子孙要吃。”(6:15-16) 静默思想:先献给神,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而不是先留给自己,剩下的才是给神的。默想这个过程和关系,给自己带来触动,愿意向神毫无保留的献上。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第6段。加倍的辛劳为要把人带到神面前(6:8-13) - 01/12/2023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6段是一个新段落的开始。之前的段落讲的是以色列百姓献祭的条例,而现在开始讲的是祭司在献祭中的职责,也就是说,祭司如何来处理百姓所献上的各样祭物,使之可以真正去到神面前。如果没有神所设立的祭司履行他们的职分的话,那么百姓所献上的各样祭物就只能摆放在地上或仓库里,达不到向神献祭的目的了。 祭司在献燔祭上的职责,最重要的,也是不断重复的,就是要使坛上的火一直烧着,从早上到晚上,从晚上到早上,不能间断。祭坛上的火之所以不能息灭,有可能是因为百姓所献上的燔祭很多,需要一直烧着;或是因为燔祭是一天当中最后献上的祭,所以需要晚上来将其烧尽。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藉此向百姓表明他们向神献上燔祭,即全然献上他们自己的机会一直不停,神随时随地等候、悦纳百姓甘心乐意的奉献。 除了要使祭坛上的火一直烧着之外,祭司还有另一个职分,就是将祭坛上祭物烧完之后的灰拿到营外洁净之处倒掉。在收拾灰烬的时候祭司要穿上细麻布的衣服和裤子,而在倒灰的时候又要脱去这衣服,穿上别的衣服。如果说这个“营外之地”指的是以色列各支派在会幕周围所支搭帐篷的驻地以外的话,我们就可以体会祭司把这些灰烬拿到营外洁净之处倒掉的过程也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来回一趟并不容易。 如果我们是当值的祭司,会如何看自己手中的这些职分呢?可能会觉得很辛苦,在白天、晚上都要服侍,虽然可能会有轮班、倒班,但依然不容易。当所要焚烧的燔祭很多时,我们可能会心里抱怨百姓怎么拿那么多东西来献燔祭,弄得自己忙忙碌碌的,“上班”也不轻松;当所要焚烧的燔祭不多时,我们可能又会抱怨说都没什么东西烧,还要花时间和工夫来维持炭火,是不是有点多余、没必要?而且到了清晨还要换两次换衣服、收拾灰烬、来回以色列营地去倒灰,这些卑贱的体力活还要自己来做,等等。的确,看到手中的这些职分,可能一开始很兴奋,可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心里就可能很疲倦,有怨言了。甚至有可能也会想,作个别的支派的普通百姓该多好,献完祭就可以轻轻松松回家睡觉了,哪像我们这些利未人祭司,还要从早忙到晚,又脏又累、收拾残局。 然而,当我们知道自己手上所做的,虽然是加倍的辛劳,但却是将百姓献给神的燔祭带到神面前,让百姓的献祭蒙神悦纳,不单只是成全百姓奉献给神的心志,也是让神悦纳百姓所献上的时候,如果我们是爱神、爱百姓的时候,我们岂不应该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吗?这就有点好像一个媒人将一对新人撮合到一起,看到他们甜甜蜜蜜、彼此恩爱的样子,媒人的辛劳、心酸都不是什么了。 这是祭司的职分和应有的心态,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服侍神的弟兄姐妹的职分和应有的心态。我们都希望服事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不要有那么多繁琐。但实际上,有一些时候服侍却会很繁重,有各种各样的情形、各种各样的意见、各种各样的事工、各种各样的变数。这些都会让我们加倍的辛劳,在心力和体力上都是极大的付出。然而,当我们想到这些都是弟兄姐妹积极参与、出谋划策、为神家尽忠的时候,我们的辛劳是将大家对神的热心带到神面前,成全弟兄姐妹对神的热心,这些劳苦都是值得的。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了。愿我们都可以在当中有所领受。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默想祭司在祭坛旁的辛劳。看到百姓所献的燔祭经由他们的辛劳去到神面前的满足与喜乐,沉浸其中,也给我们自己的服事带来激情和力量。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回应神的恩典与召唤 - 07/03/2019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利未记》第6章开始讲到祭司在各样献祭中所扮演的职责。经文让我们看到,除了燔祭以外,其余的祭,例如素祭、赎罪祭、赎愆祭和平安祭,其中都有一部分是可以留下来给祭司食用的。这些条例显明了神对祂仆人的眷顾。亚伦的子孙作祭司的,因为是被分别出来在会幕服侍神,所以他们没有自己的产业,唯独以神为自己的产业。那么,他们的饮食从何而来呢?神有祂的安排,就是从百姓所献的这些祭物中为他们留出一部分食物来,素食、面食从素祭而来,肉食则从平安祭和赎罪祭、赎愆祭而来。 神有恩典看顾祭司们的生活,同时神也对祭司们有要求。他们不能从百姓所献上的燔祭中为自己留下任何食物,都必须全部焚烧。这对祭司们是一个挑战。要知道,燔祭才是百姓常献的祭,而其余的平安祭和赎罪祭、赎愆祭都是百姓因为某一些具体事情,或是为神在他们生活中特别的恩惠献上感恩,或是为自己所犯的某些罪行赎罪所献上的,是不定期进行的,是时有时无的。按照常理来说,祭司要从百姓常献的燔祭中获取自己的所需用的肉食才更加有保障。然而,神的规定却相反,仅仅允许祭司从时有时无的其它的祭中得到供应。问题是,如果百姓不常常献上平安祭来向神感恩,或是不常常献上赎罪祭、赎愆祭来向神认罪,祭司们岂不会就在肉类的供应上出现短缺了呢? 这对于祭司来说是一个信心的功课,而对于神来说,祂自有祂的道理。神并不希望看到百姓不断犯罪以至于他们所献的赎罪祭和赎愆祭不会短缺,从而满足祭司们对肉食的需要。可是神却知道,祂向百姓的恩惠是永不断绝的,所以百姓所献的平安祭也不会短缺,从而可以满足祭司们对肉食的需要。这样,即便百姓真的都不犯罪了,不再献上赎罪街和赎愆祭了,可是祭司依然可以从百姓的平安祭中获得足够肉类的供应,因为神的恩惠从不会断绝。神如此显明祂的心意,祭司也必须以信心来回应,顺服神的安排,不去从常常有的燔祭中贪恋肉食,而是相信神对祂百姓的恩惠是丰丰富富的,以至于自己也可以从神那里领受丰盛的祝福。 另外,从神给祭司在燔祭中的职责也可以看到神美善的心意。经文三次重复祭司要保持坛上的火常常烧着,不可熄灭(6:9,12,13)。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是焚烧燔祭的火。前面已经说到,燔祭是以色列百姓甘心乐意向神献上的供物,表达他们对神的奉献、渴慕、亲近和祈求怜悯之情,是百姓常献的祭。虽然百姓献燔祭是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来进行,可是神让献燔祭的火常常烧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乃是说神时刻等待着祂的百姓来向祂献上燔祭,时刻预备好了来接受百姓愿意奉献、与祂亲近的心。这是神的心意,祂愿意敞开自己,随时接受百姓来到祂面前。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回应呢?我们能让这燔祭坛的火就这样空空如也地烧着,而自己却一直无动于衷吗?神在用祂的热火召唤我们,我们愿意让自己被火焚烧,全然奉献给神吗? 默想经文:“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不可熄灭。”(6:13) 静默思想:当百姓远远在院子外,白天看到坛上的火所冒出的烟,晚上看到坛上的火所发出的火光,他们就知道神一直在预备好了等待他们去与祂相会。默想这幅画面,感受恩慈的神对我们的召唤。让燔祭坛的火来温暖自己的心,也点燃自己心中渴慕的火,去与神亲近。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