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中国古谚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你我都仍在我们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所载种的树下乘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仍在他们的道德标准和属灵委身里得着荫庇。 如今铲子就在我们手中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栽种什么样的树,使下一代在敌基督掌控的世界的灼热之下得着荫庇呢?”我们是否让我们的儿女完全没有受到掩护呢?明显的,我们文化的道德、价值和伦理正在瓦解中。我们生活所依据的体系被卷绕、歪曲,并与神所定规的完全脱节。请看我们的社会变得多背谬:我们的国家给予谋杀数以百万计未出生的孩童许多的方便,却会判一个杀害一只蜂鸟的人入狱半年!《读者文摘》有一篇关乎动物保护主义的文章,引述一位有权柄者颂扬所有受造之物为全然平等,认为一只老鼠相等于一只猪,相等于一只狗,相等于一个男孩。那文章也记述一些人宣称宰杀六百万只鸡来作烧鸡的行为,相等于以往希特勒的大屠杀。 今天在美国,念法律系的人超过所有念其他学科的人数的总和。在没有任何道德标准以衡量什么才是真正的对或错的情况下,一个将彼此打官司到死的地步的社会,其前途如何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到底在朝哪个方向前进?我们在栽种什么样的道德和价值以荫庇下一代?无疑地,圣经提到我们对儿女的责任时,是非常明确清楚的。 创世记4:1记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孩子的诞生。亚当“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请注意这个孩子是源自于神。之后夏娃生塞特时,她说“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创4:25)。夏娃明白她的孩子们都是神所赐的礼物。 神因利亚失宠不为雅各所爱,便使她生育众多,她识到这是主恩惠的祝福。当她生了吕便时,她说“耶和华看见我的苦情”(创29:32)。当她生西缅时,她说“耶和华因为听见我失宠,所以又赐给我这个儿子”(创29:33)。当利亚没有得着丈夫的爱时,神赐给她孩子,以便享受从孩子而来的爱。 箴言23:24说到“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既然神的计划是要借着孩子给父母带来欢喜、快乐、满意、满足和爱,那么为什么他们时常反而使父母心肠破碎呢? 原本应该充满平安、喜乐和满意的婚姻与家庭,却经常充满了冲突、恐吓与隔膜。家不再是个避风港,而是像个战场。我们正在养育暴露于邪恶腐败中的下一代,没有得着任何适当的、神所命定的生活标准的庇护。 人之初,性本恶? 我们能做什么,以便给我们的孩子适当的荫庇呢?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6:4中给了我们答案。但是他把作父母的责任托付我们以先,也给了孩子们几条命令:“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命。)”(弗6:1-3) 神要所有的孩子顺服并尊重父母。顺服是行为,孝敬是态度,但两者都不是自然生发的。明尼苏达州的犯罪调查局,在1926年受总督委托发表的报告证实了这一点:“每个婴儿从出生时便是个小小的野蛮人。他是个完全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哪怕是奶瓶、妈妈的注意力、同伴的玩具,还是叔叔的手表等等。若不给他,他就生气恼怒;倘若他不是那么的无助的话,或许他的怒气就足以促使他杀人。他是污秽的,毫无道德,一无所知,一无所能。这也就是说,所有的孩子,而不是某些孩子,一呱呱坠地就是个罪犯。如果容许他们继续过着襁褓(qiǎng bǎo)时期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任意妄为以满足他们的每一个需求,那么他们将个个长大成为罪犯、小偷、杀人犯、强奸犯。” 圣经教导我们孩子是朝着四方面成长的。路加福音2:52告诉我们耶稣的智慧(精神上),身量(体格上),并神(属灵上)和人(社交上)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当孩子来到这世界时,他们是未启蒙的,需要被教导顺服的功课,因为这才是正确的。 神给顺服父母的孩子增添一个应许-长寿,如果他们对父母有正确的态度的话,那就是孝敬,一种顺服的精神。但在你的孩子会顺服孝敬你之前,你必须训练他们。当然,关键乃是在于他们爱主耶稣基督,并在圣灵的引导和影响之下。因此,教导孩子如何把生命主权交托给神便是你的责任。你不教导他们孝敬并顺服你,他们将使你心碎。 箴言给这课题无法估价的指导。它说:“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1-12)。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就会管教他们的孩子。管教的方式就是:“无知人背上受刑杖”(箴10:13)。在这情况下,不是孩子没有正确的知识,而是他(或她)拒绝行出来。趁着孩子年幼时,温和地但坚决地鞭打他(或她)的屁股,以致你能把那悖逆的心态,在萌芽时期就给予除去。长远来说,这样子做会使你和你孩子更加快乐。 箴言19:18发出这个警告:“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将来有一天这就会太迟了:你的儿子或女儿已经太大了,鞭打对他们起不了什么作用。你是否意识到,你若不管教孩子,事实上你乃是愿意他们死亡?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若孩子被放纵、任意妄为,那什么事都有可能会发生。你的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瘾君子,最后因吸毒过量而死亡。或者你的女儿长大后酗酒,醉酒驾驶撞向大树而丧亡。你的儿子可能长大后成为一名同性恋者,最后死于艾滋病。或者他们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一名罪犯,最终在小巷里被警察开枪击毙。趁着还有指望时管教你的孩子,要不然死亡就是另一个选择。 箴言23:13-14提供这个劝勉:“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当你用杖管教孩子时,你不单救了他们的生命,更是救了他们的灵魂。 箴言29:17说:“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你若管教你的孩子,引导他们过顺服的生活,他们必使你的心灵欢欣喜乐。这并不是这么复杂的一件事。定下准则,自己按着这些准则生活,又要求你的孩子也按着这些准则生活。这样一来,在你年老的时候,他们也会爱你,扶助你,祝福你。 拾起铲子 你要怎样确保你年幼的孩子——尽管他现在也许是这么可爱逗人——最终将成为你的喜乐呢?你会为他栽种什么样的“供给树荫”的树,以护庇他的贵重生命,免被一切寻求利用其弱点的有机可乘?以弗所书6:4这么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这就只是这么简单,一点也不复杂。你不必是个儿童心理学专家,参加千百个研讨会,或购买市场上所有的育儿书籍才能做到。 或许你以为在保罗那个时代比较容易养育儿女——当时的生活不像现今的那么复杂或困难。绝不是这样!在古时的罗马社会,当一个孩子出生时,他会被放在他父亲的脚前。如果父亲蹲下来把孩子抱起来,就表示他承认那孩子并要收留他。倘若他转身离去,那孩子就会被丢弃。被遗弃的孩子通常会被丢在垃圾堆中,或被遗弃在广场里任人领养成为奴隶或妓女。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现今我们有医学技能把孩子在未出生前就除掉罢了。 这种虐待虽是不可思议的,但容许我提出我的意见:最厉害的虐待之一,还是对一个孩子置之不理,以致他在身体、心灵、社交和理智方面都不能发展,像神所要的那样。如果你不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不按主的管教与训导抚养他的话,你真的是和那个抛弃自己孩子的罗马人父亲有很大的不同吗? 今天的普遍现象,乃是把孩子交给保姆、日间托儿所或者学校,以便父母能做他们的事情,不致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约束。新闻周刊(Newsweek))的一篇文章引述一个报道:“家长们的生活忙碌到学校在遇到问题时都找不到他们;有一个母亲则通知芝加哥的一间学校,说她不曾把保密的电话号码给任何人。那么多家庭的双亲都在外工作,以致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放学后都是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去……。有好些幼稚园的孩子从未有人念书给他们听甚或与他们交谈,他们只能以打架来和别的小孩子沟通。[“家长在哪里?(WhereAre The Parents?)”1990年九月,第55页] 同一篇文章也引述劳工与统计局令人不安的调查结果:73%有上学年龄的孩子的母亲是在外面工作。近乎四分之一的18岁以下的孩子与单亲同住。只有7%上学年龄的孩子是与双亲一家同住,而其中只有一个是靠工资为生者”(第56页)。养育儿女是个全时间的职责。这就是以往的母亲们如何栽植荫庇我们的树。 你或许注意到保罗似乎只是针对父亲(原文:patera)发出他的命令。这词语通常只用在家中的男主人,但在圣经里有时是用来指父母亲的(希伯来书11:23)。它把父亲的领导权与母亲的伙伴关系两者配合在一起。母亲与父亲两者都必须参与他们的孩子在理智、身体、社交和心灵方面的成长。 哈佛大学社会学家 Sheldon 与 Eleanor Glueck 在他们的研究著作“揭开少年犯罪(UnravelingJuvenile Delinquency)”中,确认了四个重要因素以防止年轻的孩子将来成为罪犯: 1. 父亲坚定,公正并一致的管教。 2. 母亲在日间的督促与陪伴。 3. 父母亲所彰显的彼此间的相爱和对儿女的爱。 4. 家庭的凝聚力-全家人花时间在一起共同参与活动。 圣经的教导也是如此。 不要惹儿女的气 保罗所说的 “不要惹儿女的气” 是指一种激怒或使孩子泄气的行为,导致他们沮丧。 父母如何惹孩子们的气呢?以下是一些例子: 1.过度的保护 若你真的要使你的孩子沮丧,只要把他们封围起来,不信任他们,并且不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自己发展独立。当你拦阻你的孩子承担任何风险时,你将在他们心中制造气愤的情绪,尤其是当他们想到他们的朋友被允准所做的事。不要忘记你的孩子也是人,须要学习独自面对生活。给他们一些空间,他们就会学到一般小孩子的最好学习方法:时不时碰钉子。但是如果你过度的保护他们,你就会使他们气恼。 2.偏爱 不要把你的孩子们拿来彼此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从神而来的礼物。当你拿他们来作对比时,比较缺乏才华的或是比较不那么受欢迎的孩子,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他或她就会变得气馁,气愤,不与人交往,怀恨。 3.过份看重成就 若你一直不断地催逼他们有优越杰出的表现,他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成就了些什么。没有一样似乎是够好的:如果他们考到C等级, 你就要求B等级。如果他们考到B等级, 你就要求A等级。而当他们考到A等级时,你仍然不满足。这样的父母总会找些东西来埋怨。 4.过度的溺爱 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若有一次你不依从,他们就会大大的发作。这种态度将随着孩子进入成人阶段,那时他们将在工作。倘若他们拿不到他们认为应得的升职或加薪的话,将会发生什么事? 5. 贬抑孩子 一直数落孩子,说他们一无是处,碍手碍脚。不给他们任何奖赏、认可或尊荣。最终你不是抹煞他们的自发性,就是促使他们到别处去寻找赞许。 6.不愿做出个人的牺牲 让他们时时刻刻独处。要他们照料自己。要他们自己预备三餐,买自己的食物、衣着,安排自己的交通。不带他们到任何地方去,因为你自己不想费神照顾他们。把他们当成家中为你做家务的小奴隶。当你不愿为他们做出任何牺牲时,他们将会怨恨你。 7.不允许幼稚的局限 你曾否目睹过:当一个孩子在餐桌上弄翻了牛奶时,他的父母好像经历一场浩劫的情况?或是孩子提出怪诞的见解时,父母告诉他那是很笨的想法?让你的孩子与你分享他的一些荒谬的想法,不要一味地批评他们。不要期望完美,而是进步。 8.忽略 一位带领青年人的牧师无意中听到他的小儿子在后院和隔壁的朋友在聊天。那个朋友说:“我得走了,我要和我的爸爸到公园去。”牧师的儿子回答:“哦,我爸爸没时间陪我去公园,他太忙于照顾别人的孩子。”这句话使这位牧师感到心碎,但也改变了他的注意力。不要忽略你的孩子,务要参与他们的生活。 9.身体或言语上的虐待 言语的凌辱也许不像身体的虐待那样明显是个问题,但是认清这一点:你的舌头比起你孩子的舌头来得锐利。你优越的词汇让你有能力把你可怜的孩子撕裂成粉碎,正如你因力气比他大可以重重地打他一顿一样的。两者的后果都是一样的:激怒你的孩子,使他生发怨恨。 按照圣经养育儿女 我们已经谈论了以弗所书6:4“不要惹儿女的气”的消极方面。这是积极的方面:“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教训”意味着训练,包括以奖励和惩罚来执行的规则与条例。你定下标准,遵行;然后要你的孩子负起遵行这标准的责任。如果他们遵行,奖励他们。如果他们违反,惩罚他们。这样一来,你就是在帮助他们看到他们行为的后果。 “警戒”(原文为 nouthesia)的字面意义就是“放入心中”,并且含有改正的意思。这词语所指的是箴言书中的那种教训,其重点(正如我们已经看过的)是在训练与教导孩童。这种训练与教导是着重于正确的态度与行为原则,它和灌输实际的知识没有多大的关系。 正确的管教与教训的关键乃是“照着主”的。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应该是“照着主”而行——遵照主话语的教训、靠圣灵的引导和能力、为着祂的荣耀和尊荣。丈夫要深切的爱妻子,妻子要尊重丈夫,两者都要警觉地在主里养育孩子。如果你这样行,你的孩子们将会如神所意愿的成为你的祝福,喜乐,安逸与慰藉。 一个有智慧的父亲曾说:“我的家人都长大了,孩子们都离开了。但如果我能从新来过,我会这样做:我会在孩子面前更加疼爱我的妻子。我会更多的和孩子们在一起欢笑——不论是我们的过错还是喜乐的事。我会更多的聆听,即使是最小的孩子的话。我会对我的弱点更加诚实,不再假装自己是个完全人。我会为家人作不同的祷告;不是专注在他们身上,反而是在我自己身上。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我会更多的鼓励他们,赞扬他们。我会更加注意细节,比如一些贴心的话或体贴的行为。最后,若我能从新再来,我会更加亲密地和家人分享神;每天所遇到的每样平凡的事,我都会利用它们,引导它们朝向神。” 神要我们的家庭充分地发挥其潜能,而不是被这世界所同化。神的心愿乃是完整的基督徒家庭。如果我们有开心的孩子,以基督为中心的家庭,凡是都按神所设计的进行,那将是何其快乐的事!这是可能的,因为神这么应许。当这一切开始发生时,世界将会注意到我们和我们的基督耶稣。 转自微信公众教会微刊 基督的真仆 “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林前4:1-5) 有许多基督徒经常玩着评论牧师、教会领袖或传道人的把戏。他们用各种标准来决定谁是最成功、最有感力、最有恩赐、工作最有效果的牧师或传道人。有些教会的刊物也经常从事调查并提出广泛的报告,精心地以教会会友的数目,参加主日崇拜的人数、教会同工的数目、主日学的大小、牧师有否荣誉学位、著书多寡、主领过多少次培灵会等等一些外在的事情来衡量牧师。这些事不论实际上有多流行,都是非常不讨神喜悦的事。 哥林多前书四章一至五节说到神使者的真性格与标记。本段经文说明了牧师或传道人当如何工作并加以评价的基本指标。它论到会众对于牧师应具何种态度,牧师对其自身应抱何种应有的态度。这段经文就是将神的使者置于神的眼光之下。保罗说得很清楚,声望、人格、学位,以及会友人数的多寡,在主的眼光中都无丝毫地位——照样,我们也不应当将这些东西看得太重。 本段经文的重点,还关涉到牧师间的甄别,也就是说我们不应当对神仆人作分别,神仆人本身也不应当作自我分别。凡在讲道,生活上忠于圣经的传道人,都应一视同仁。哪里有纯正的信仰与个人的敬虔,那里就不应该将神仆人划分等级(罗16:17;提前5:20)。然而哪里若没有纯正的信仰与个人的敬虔这两项要素,那么那里就必有评估与冲突。 保罗为了帮助我们明了神在他仆人身上的目的,特别提出了神真正仆人的三个特性:基督真仆是什么样的人、他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及对他的评估。 一、基督真仆是什么样的人 “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 其中“我们”是指三章22节中的保罗、亚波罗、矶法,以及其他“同工”(参3:9)说的。“人”则是一般的指称,首先是用于基督徒身上,那就是,“所有的基督徒应当以我们……”。但在广义方面来说,这也是指着非基督徒说的,不单是指世人如何看待神的仆人,同时也指教会在世人面前如何描绘神的仆人。一个非基督徒不明白属神的事,因为他们不领会神圣灵的事(林前2:14)。但是基督徒却不应当在未信之人面前以属世的标准来夸耀、衡量牧师及传道人的工作;照样,在他们自己教会中间也不应当用这些属世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没有权利用属世的标准,即如声望、人格、学位,以及人数,来使福音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应当叫世人来看神谦卑的使者像这、像那,乃应叫世人看见他们乃是神所按立为“基督的仆人,神奥秘事的管家”。 1.基督的仆人 仆人(huperetes)一词,直译的意思是“底层的划浆者”,原指最低层的奴仆,也就是一艘船最底层划浆的入。他们是作工最苦、最不受人羡慕、最受藐视的奴仆。意思也就是说,凡是有权柄的,他都要服从。基督的使者就是基督的仆人,在凡事上都要顺从基督。他们蒙召,奉基督的名去服事人;但他们若不正确地服事他们的主,那么他们也就不会正确地服事人。他们若不正确地看清自己是作基督的奴仆,那么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服事他。 首先注意到人的需要,不但对不起人,同时也对不起神。若一个牧师或传道人只忙碌于辅导并帮助他的会众与社区百姓,却因而忽视对神话语的研究,那么他就不可能满足他们最深的需要,因为他忽略了正确了解那些需要并满足那些需要的最大力源。这些常使牧师和传道人为了达到会众的欲望,而将神的真理打了折扣。最重要的是,牧师必须清楚明白他乃是基督的仆人,当“在凡事上谦卑”(徒廿19)。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服事会众到家。 保罗虽然是位使徒,尚且认为自己是主的仆人,因此他也盼望别人这样看他,并且盼望所有主的使者都被看作是主的仆人。在船舱底的奴仆,无一例外,都具有共同最低的阶级、工作最苦、刑罚最残酷,根本谈不上工作受人欣赏这件事,在一切奴仆中是最没有指望的一群。正如保罗曾经写过:“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仆人),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林前3:5)一个基督的使者是毫无用处的,除非主赐给他机会与能力:“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林前3:7) 路加说到“话语的执事(仆人)”,他们乃是将亲眼见到之耶稣的教训与工作(路1:2)的记录传递下来。服事基督就是服事他的话语,那也就是他旨意的启示。基督的仆人必定是圣经的仆人(即底层的奴仆),他们的职能就是顺服神在圣经中所启示的命令。保罗后来在书信中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9:16)他传福音并没有可夸口的理由;他只是尽他的本分,正如他的主所吩咐的一般(路17:10)。就是保罗成为基督徒都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更何况传福音呢?在大马色路上与主相遇之前,他更没有服事基督的可能性(徒9:1-6)。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详细地描述了神仆人生活的光景是什么。他期待着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勤劳、儆醒、不食、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林后6:4-7)。有时神的仆人好像一个谜,又好像一个似非而是论: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知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6:8-10)。 神的仆人不能倚靠他在人面前的显露,因人的意见各有不同,且变化多端,是靠不住的。一个仆人应当唯独顺服他的主人,而他的心则是唯独讨他主人的欢心。保罗唯独想要作主召他作的事,他的呼召就是传扬神的道(西1:25),在支取并传扬神的道上,他是赤胆忠心的。 神的仆人被召,并不是为了创新,乃是要顺服,不是发明新方法,乃是要有忠心。 2.神奥秘事的管家 福音的使者也是“神奥秘事的管家”。管家一词,希腊文是Oikonomos,直译出来就是“管家”,即有全权处理整个家务。这管家监管家中的财产、田地、葡萄园、经济、食物,并代替主人管理其他的仆人。 彼得说到,所有基督徒都是“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10)。但是神的仆人却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管家。牧师(就是神的管家)必须“无可指摘”(多1:7),因为他是受托去传扬神的奥秘。 新约中所使用的“奥秘”一词,意思就是隐藏的事,唯独藉着神的启示才能使人明了。作为神奥秘事的管家,神的仆人必须支取神启示的道,并分配给神家中的人。他要分解神的道,并不隐瞒。保罗对以弗所长老说:“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又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向你们传扬神全备的旨意。”(徒廿20-21,27)圣经对于我们都是有益的(提后3:16)。许多基督徒所以在灵性上营养不足的原因,就是许多传道人在圣经真理的喂养上不平衡。他们所传的或许是合乎圣经,但他们却没有传神全备的旨意。 几年前我读到一本杂志,里面访问到某位知名的牧师。以下就是这位牧师所说的概要: 我决定今后的讲台不再是教坛,乃是属灵理疗的工具,我不再讲道,乃要创造经历。我没有时间去写系统神学来作为我直觉上所知的坚固神学的基础。我直觉上所信的就是对的,每篇讲道都应当从内心发出。若你听了一篇我所讲抵挡奸淫的道,你就知道我的难题是什么。如果你听到我所讲耶稣再来的道,那么你就会知道我的心是向着什么。……我不能笔之于书的公开否认耶稣为童贞女生、肉身复活和再来,但是当我对某事不能理解时,我就拒而不谈。 以上就是腐败、扭曲了的传道工作的写照。凡听从这话的人,就是没有听从神的话。这人不是将人领到神面前,乃是站在神与人中间。神对于奸淫、耶稣的童贞生与再来的教导都是清楚明白的。神的使者并不一定需要完全明了那些真理,但却要忠实的传扬那些真理,否则他们就像“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林后2:17),兜售一个廉价的福音、一本廉价的圣经,藉着废除基要真理而迎合人的口味。接受这种叫卖小贩信息的人,是注定要灭亡的。 保罗说:“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林后4:1、2)传道人忽略了某处经文或曲解某处经文来支持自己的意思,那就是谬讲神的道。有些旁门经常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并用明明与他处经文相冲突的解释来支持他们的假道理。但是圣经却不是为了人的观念来作证的储藏库,乃是要证明神自己的真理的储藏库——神的仆人就是神奥秘事的管家。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如何去讨听者的喜悦,或传扬他自己的见解,乃是要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 一个不研究圣经的传道人,是无法将道传得适切、传得好的,因为他没有彻底明了,他就无法按着正意去分解神的道,那么在他看顾之下的饥饿羊群,也就得不到喂养。 二、作牧师或传道人所须具备的条件 “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 一位好管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忠心可靠。主人将他的家和财产都交他管理;他若不忠心,就会毁了这一切。此外,神要求他的使者,仆人、管家是要有忠心。神要他的使者坚决地顺服他的道,对所交托给他们的事忠心到底。他并不需要聪明、能干、有创作性或声誉的仆人,虽然他也用这样的仆人,但忠心却是绝对必要的唯一条件。 保罗打发提摩太去服事哥林多教会,因为他是一位保罗所亲爱又忠心的年轻人(林前4:l了)。保罗知道他在传讲神道上是完全可靠的,毫不担心他会为利混乱神的道或中途退却。而提摩太本人则是完全忠心神的呼召,正像保罗一样,“蒙主的怜悯,作忠心的人”(林前7:25),保罗在歌罗西书中又提及两位同工,他们也都是非常忠心的人。一个是保罗所亲爱一同作仆人、作基督忠心执事的以巴弗(西1:7)。一个也是保罗所亲爱的忠心执事,与保罗一同作主仆人的推基古(西4:7)。作仆人与作管家离不开忠心。不忠心的仆人或靠不住的管家是自相矛盾的。耶稣问道:“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太24:45、46)当主回来的时候,他审判他仆人唯一绝对的条件就是忠心:他们是忠于主的吩咐吗? 神将他的道、灵、恩赐以及能力赐给他的仆人。而神的仆人所能作的就是忠心地运用以上所说的力源。工作虽然非常急需,但基本上却也非常单纯:支取神的道并忠心地去喂养神的百姓——分解神的奥秘,宣扬神所启示之隐秘的真理。这里谈不上什么荣耀、高人一等的阶级。传道人所能作尽善尽美之处就是忠心,那也就达成了传道人所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传道人的评价 “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林前4:3、4) 保罗并没有高抬自己过于其他同工或任何一位基督徒,而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众人皆知的。不论我们的工作或属灵生活受到谁的批评或赞美,都是极小的事。我们从满有智慧、属灵朋友的辅导,有时甚至从不信之人的批评上得到莫大的益处,但是却没有人有资格来决定、评断我们对主工作的合理性、性质或忠心程度如何。属于外部的罪,当用提摩太前书五章19-2l节那里所说的来判断,但除了犯罪者受到的惩戒之外,其他我们实在不能作什么正确的判断,就如任何神仆人内心对神忠心的这件事。 “论断”一词,希腊文是anakrina,意思为“调查、质询、评价”,并没有决定那人是犯罪或无辜的意思,有如英雅各译本所译的judged、judge。“或被别人论断”的希腊文是anthropines,hemeras,直译为“人的日子”(humanday),意思也就是“在人间法庭中的一天”。没有一个人或世上的团体有资格来审察或评价神的仆人,也没有一个基督徒应该关心这一类的评价,特别是针对神仆人发出的,因为只有神知道实情。 1.别人的评价 当人们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当生气,夸赞我们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我们应当与保罗一同说:“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林后3:18)我们的中心点是集中在主耶稣身上,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变成主的形状,因为主说我们已经改变了,而不是我们所看见或他人所看见的那样。 一个时时留意基督的仆人,绝不会对他会众的情感、需要与看法无动于衷,也是不应当如此。讲道后信徒真诚赞赏的话,对牧师和传道人是一种鼓励,并在信徒心中反映出属灵的关切与增长。一句建设性批评的话,则可能是一项急需的更正或祝福。假如一位牧师让他的会众或任何人来决定他的动机是如何真诚,或他是否是在主的旨意内辛劳,那么这样的牧师就是不忠于他的呼召。因为这些人对事实的理解并不完全,所以他们的批评与奉承也是不完全。除非出于谦卑与爱心,不然神仆人绝不被允许去关心别人对他工作的评价。 2.他自己的评价 他自己也不关切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我们都很容易在自己的心意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也都容易孤芳自赏。甚至当我们在人前自谦时,也常渴望人的承认与恭维。一位成熟的牧者在这些事情上是不依赖自己,也不依赖他人的判断。他同意保罗所说,自我的评价和他人一样都是靠不住的。 属灵的反省是危险的。不错,已经知道的罪必须面对并加以承认,已经知道的软弱就要祷告,并设法求长进,但即使一位信仰成熟、非常长进的基督徒,也无法适切地评估自己属灵的生活。在我们未明白真相之前,我们就将自己分了等级,可是我们后来却发觉自己想不到别的,只想到自己。我们对自己所喜好的偏见,与肉体自义的倾向,乃是危险的。 保罗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不知自己有什么严重的罪和缺点,“我不觉得自己有错”(参林前4:4)。但是他却知道那种评估可能有错,以一个使徒来说,他的心也可能有错。他也需要记得,自以为站立得稳的,需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所以他不断向哥林多人解释,“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这也并未能使他重此轻彼。他并未因自己没有错而骄傲,也没有因将来可能会有错而忧虑。不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有利或不利的,这都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是主的评价。“判断我的乃是主”。只有他的判断才算数。保罗遵循他给提摩太的辅导为时已久:“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提后2:15)。他并不关心自己是否讨人的喜悦,或讨自己的喜悦,乃唯独讨神的喜悦。 唯有那作基督忠心的仆人、神奥秘事管家的牧师或领袖,才能在属灵的事上服事他的会众。只有神才能判断那服事的真正属灵价值。 3.神的评价 “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林前4:5) 神安排了一个日子“要照出人心中的隐情,并显明人心中的意念”。这两个子句是指人内心的态度,只有神能鉴察。最终的判断(其中包括神仆人工作的评价在内),将按照主的时候由主自己来执行。神的子民,包括牧师与领袖在内,在主安排的日子未到以前,不可妄加论断。我们所见的只是外部、有形的,无法知道人内心的隐情。因为保罗在这里说到各人的称赞,所以我不以为暗中的隐情是指着罪与邪恶说的,乃是指着我们现在不明白的事。 这节经文着重每位信徒将来所得的称赞,不论他的工作或动机如何,因为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被)定罪了(罗8:1)。所有的基督徒将来都要得着赏赐和称赞,至于谁领受的多,谁领受的少,则只有神知道,一旦草木禾桔被焚毁,所剩下的金银宝石就要作为永远的赏赐。 然而我们知道,所得的那些赏赐,并不是根据我们所拥有的学位、讲了多少次道、指挥了多少计划、写了多少的书、领了多少人归向基督,乃仅仅是根据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心中的意念(boule,即“隐密的思想”)。 在那一日,我们将有一令人非常惊奇的经验,那就是有许多世人不认识的圣徒,将屡次从主的手中得着奖赏——因为他们的工作是金银宝石的工作。他们的心是清洁的,他们的工作是宝贵的,他们的赏赐是大的。 因为神是按照人内心的动机来施行奖赏,所以我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应当是“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那个动机将决定我们所想、所作的一切事。 当同道诚恳地称赞我们的时候,那是好的,当我们的良心不责备我们的时候,那也是好的。但是到那日,若我们能听见主对我们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时,那更是好得无比的。 保罗在这里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所有的牧师都是仆人与管家,谁都无法适当地评论他们工作的价值,只有神能够在末日给予适当的评价。由于以上诸点,我们知道,在教会中辩驳谁才是最有荣誉的人,不但是分门别党毫无建树,而且也贻笑大方。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