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靠主应许养育儿女》5. 带孩子归向基督

下载经典阅读《靠主应许养育儿女》5. 带孩子归向基督

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 (可10:13-16 )

我们相信神在救赎上有他的主权,但我们也相信神会藉着其他人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藉着我们在我们孩子的生命中工作。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可能在许多方面帮到孩子,但也可能在孩子与基督的关系、他们永远的福祸等紧要方面妨碍到他们。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能给予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我们不可能给他们新心或在基督里真实的信心。这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我们无法担当这样的责任:“谁能使洁净之物出于污秽之中呢?无论谁也不能。”(伯14:4)一方面这个事实应当鼓励我们;我不知道有任何本着良心的父母会认为他们已经为孩子做了当做的一切。如果我们有能力给孩子新心和真实的信仰而我们却没能做成这是多么可怕。但知道我们并不能给孩子他们最需要的反而应当让我们谦卑。我们是不洁的父母,只能带出不洁的孩子(参诗51:5)。

因此,我们的孩子迫切需要主耶稣基督洁净罪恶、使人重生和拯救的大能。唯有基督能给我们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而我们的帮助在于带领他们来到基督面前。意识到自己无力救赎孩子,我们才会不断渴望把他们带到基督面前。

 我们妨碍孩子了吗?

主耶稣看到门徒责备那些把孩子带到他跟前来的人,他就“恼怒”,非常严厉指出门徒的不对,用的是祈使语气,双重命令,仿佛在门徒脑袋上猛抽一鞭:“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换句话说,父母有责任带领孩子到耶稣那里去,门徒也有责任奉主耶稣的名接待他们。绝不可禁止孩子到耶稣跟前来。

在我们思考如何把孩子带到耶稣这里来之前,我们应该自问我们有没有妨碍他们来到耶稣面前。作为基督徒父母的我们完全有可能妨碍孩子来到耶稣面前,就像门徒不让孩子就近耶稣一样。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可能性。我们有可能在下面这些情形中妨碍孩子:

我们自己不去寻求基督。我们如果自己不寻求基督,怎能期待孩子们寻求基督?

我们在家里没有进行以基督为中心的谈话。我们只是谈谈教会的事或分享讲道还不够,我们必须要谈论基督,他至尊的荣耀、他对罪人的大爱、他拯救的权能和他愿意接待所有到他面前来之人的恩慈。

我们没有活出合一的生命。孩子们虽然听见我们嘴上说,却没有在我们行动中看到对神和邻舍的爱。我们没有爱基督、爱教会。我们没有信靠神,也没有持定他的应许。

我们对属灵的事情不感兴趣,故而,我们的圣经从上一周日到下一周日原封不动地躺在那儿,我们的信仰不过是空洞的形式和礼仪,没有真正敬虔的大能。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妨碍了孩子,我们应当求神使我们成为积极带领孩子来到耶稣面前的帮助者而不是妨碍者。

带领孩子归向基督的责任 

作为父母,神赋予我们责任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参弗6:4)。据《马可福音》10:13-16,无论孩子多大多小,我们都应当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哪怕遇到阻力,甚至是来自其他信徒的阻力。下面我会大致谈谈这一声明的每一部分。

我们必须要问,“今天我们如何才能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甚至在他们出生以前,我们都应在每天的祷告中把他们带到神面前;出生以后,我们应当让他们接受洗礼并把他们带到有形教会的团契交往中;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我们应当每天带领孩子家庭礼拜,每周日把他们带到教会,训练他们参与教会敬拜。这期间一定会有让父母挫败沮丧的地方,但我们不能放弃,尤其要为着孩子的得救恒切向神祷告。

我们必须要在他们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引领他们归向基督。以前,我认为《马可福音》第10章只针对婴儿,我还画出妈妈们把宝宝交给耶稣抱的情形。这幅画里有两处错误。首先,在希腊文里带着这些小孩子来的人用的是阳性名词,不是阴性;教养圣约孩子的责任既是妈妈的也是爸爸的。第二,《马可福音》里用的“小孩子”,希腊原文(paidia)包括所有“未成年的孩子”(参加4:1-2),从婴幼儿到青少年。16因此,耶稣那个时代的父母带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到耶稣面前,同样,我们今天也应该这么做。

我们应当不断地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不管遇到什么阻力。遗憾的是《马可福音》10:13-16节的反对居然来自门徒。他们的反应在当时的时代很正常。那时人们认为一个拉比若把他宝贵的时间或精力花在孩子身上被认为是不值得或不高贵的事。门徒责备那些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的人,仿佛说:“不要打扰我们的主人!作为拉比,他的服侍水平如此高只有成人才能听得懂。”

门徒是为了主才出面干涉。他们责备带孩子到耶稣面前来的爸爸妈妈们因为他们想给耶稣最多的机会去帮助那些似乎更需要他的人,比如那么多需要耶稣医治的病人。这些父母为什么还要带健康的孩子来求耶稣的赐福呢?

门徒们错了,那个时代的观点也错了。感恩的是父母们面对门徒的责备并没有退却,直到耶稣亲自出面阻止了门徒的责备。

我们必须不断地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尽管会遇到阻力,即便是来自其他信徒。不信主的人没有把孩子从耶稣身边推走,反倒是耶稣的门徒做了这样的事。不幸的是即便在今天,一些有好意却被误导的教会成员,也常阻挡我们把孩子带到主面前,他们认为孩子太不成熟了,不能从基督的服侍中受益,或他们太小了不能回应基督的爱和恩典。有些人过分夸大福音的知识性,认为孩子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受教育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悔改相信主耶稣基督。我们应当像那些带孩子到耶稣面前来的人。

《马可福音》第10章有一些要探讨的基本问题。但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我想谈谈带领我们孩子归向基督的10个实际方法。

当我们老看这些实际方法时,请记得我们可以操练这所有的方法,但是圣灵若不赐福这些努力,我们的孩子还是不会来到耶稣面前。我们所做的并非一定就能结出果子。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靠信心而行并依靠圣灵大能。我们必须要持续地祷告,恳求圣灵把我们的孩子带入主的救恩之中。那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我们当做什么才能带孩子归向基督呢?

1.我们必须要完全认识到我们的孩子需要耶稣和他的救赎。这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实际可操作的方法,但作为起点却是最实际的。我们永远都不会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除非我们看到他们的需要。作为亚当的后代,我们的孩子在母腹中就有了罪并在罪中出生,因此他们是“可怒之子”(参弗2:3)。除非他们重生了,否则就不能进入神的国(参约3:5)。没有基督,他们必然灭亡;实际上,他们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参约3:36)。只有非常强烈地知道他们有需要,我们才会时刻想到尽一切所能并坚持不懈地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

我们可以让孩子上基督教学校接受好教育,带他们到教会,甚至教导他们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义。但如果所有这些努力的核心不是“孩子,你们需要基督”,我们并不是真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没有耶稣,我们的孩子不能重生,不能相信福音,不能认罪悔改,不能得救,不能进神的国,以后也不能被接纳进入天父的家。他们需要耶稣。我们必须要热切祷告有一天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

2.我们必须意识到孩子属于主。我们必须明白信徒的孩子不是属于父母而是属于神的。他们在三个方面属于神:神是他们的创造者。神是他们在天上的赐福者。神是与他们立约的神。不仅如此,神在许多方面看顾我们的孩子。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参徒17:28)。只能靠着神的帮助,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所有的艰险、软弱和危难中存活。他的圣约表明他愿意成为我们孩子的神。

因为我们的孩子属于神,他们就是神给我们的礼物(参诗127:3;来2:13)。哈拿非常清楚这一点,给她的儿子起名叫撒母耳,意为“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参撒上1:20)。

因为他们属于神,我们的孩子就是神国和圣约的后代(参创17:7;徒2:39)。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受洗并作为约民、神家中的一份子归入有形教会(参来3:6)。17我们如果不明白圣约养育的重大意义,那我们给孩子施洗不过是家庭传统,甚至更糟,只是一种迷信,认为受洗可以有“好运气”。

在神的真理中并靠着神的真理养育圣约孩子的魅力不在于我们可以假定他们重生。就像前文所讨论的一样,我们的孩子出生时就有优势:从出生就可以听到基督的事;生活在一个敬虔的家中;在有圣道传扬的教会团契中成长等。因此,我们用圣约的蒙恩途径把孩子带到基督面前,相信神会在他们心里动工以至于他们可以成为恩约所有丰盛恩惠的真正参与者。

3.我们必须要把孩子交给神。我们不只在孩子受洗那天把他们展示给神看一下;而是根据受洗的真意,我们必须每天都要把孩子交给神,意识到我们完全依靠神把所有基督受死所买赎的恩惠传递给他们。因为哈拿意识到撒母耳是来自神的礼物,所以一断奶之后她就把儿子归还给神(参撒上1:24-28)。而且,因为我们知道神喜悦在圣约家庭的谱系中动工(参玛2:14-16;徒2:39;林前7:14),我们每天都把全家人交托给神。

把我们自己和孩子交给神是信心带来的仰望天上灵魂的行为。我们这么做,就如《耶利米书》13:11所说,可以属主为子民,使主得名声,得颂赞,得荣耀。我们这么做,好让我们的孩子能一辈子荣耀神和服侍神。

我们每天藉着祷告把孩子交托给神。每天早上起床时,我们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把他们交在神手中。在这一天中,我们提名为他们向神祷告,求神使他们远离罪恶,在学校中保守他们,并吸引他们来到神面前。当孩子晚上回家时,我们向神献上感恩。当我们上床睡觉时,我们把孩子白天所有行为带到神面前。我们为孩子的罪、为我们拙劣的家庭礼拜、为一天中所有的污秽向神交托,求基督饶恕我们一切的不完全并洗净我们的罪。最后,我们还要求神保护孩子,知道唯有神能存留他们的性命、救他们脱离那恶者(参诗66:8-9;121:7)。

4.我们和孩子说话、生活的样式都必须以基督为中心。“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34)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妈妈、爸爸“心里所充满的”是对基督的信靠、对基督的爱并为主而活的愿望,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看到基督活在我们里面。“我们的爸爸妈妈会犯错,但有一件事我们知道:他们真爱主耶稣基督!”你的孩子会这样说吗?

愿神帮助我们从我们口中出来的谈话都是直接指向主耶稣。愿我们的话语表明我们热爱谈论耶稣、称颂耶稣。愿我们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谈论耶稣。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上千件事情都成功了,但是唯独在这件事上失败了,我们其实就全部都失败了。孩子需要看到我们活出那种我们鼓励他们活出的生活。否则,我们只是法利赛人、伪君子,是“能说不能行的”瞎眼向导(参太23:3)。

恳求神帮助你更多思想基督。我们只有跟随基督思想神的意念时,在信心中养育孩子才开始(参诗40:5;139:17)。因为不断默想神的意念,我们就会开始感受其中的真理和大能、活出神的心意、见证神的心意并谈论神的心意。

我们需要作出榜样给孩子看:我们在不断地寻求基督。当患难临到时,我们的孩子会看到我们到神面前求他“随时的帮助”(参来4:16);当人生顺利时,孩子们看到我们感谢神的怜悯。日复一日,我们的孩子会看到我们靠着信心而活(参林后5:7),在一切的事上都依靠基督(参诗23)。

5.我们当尽力用我们的生命给孩子们敬虔的榜样。清教徒过去强调孩子就像是热的蜡,他们会一辈子带着烙在身上的印记。清教徒指的是过去传统印制的方法,在软化的蜡块上摁上印子,这个蜡块就会被“铸上”印记。孩子们一般会喜欢父母喜欢的事。使父母难过的事通常也会让他们的孩子难过。靠着神的恩典,我们的孩子会吸收我们的性情、气质、悲欢、喜好;这些东西都印在他们身上,经常我们还没意识到。

汤姆•华森(Thomas Watson)说:“爱就要求尊重。做父母的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呢?这个孩子就是父母的再版而且还是父母的一部分。孩子就是父亲的第二版本。”18我们的孩子很容易像我们,要么更好要么更糟。但愿我们的生命在他们身上烙下的是基督的形象。

6.我们要让孩子看到我们对神的敬畏、在神里面的喜乐。有一些教会在神的同在中很擅长显出对神的敬畏。到教会来访并和他们一起敬拜的人会说:“和你们一起敬拜时我们感到何等的敬畏啊!而在我们自己的教会却感受不到这一点。”然而正是这些敬畏神的教会却不能享受“靠主喜乐”(参尼8:10;腓4:4)。我们既需要敬畏主,也需要靠主喜乐。

当我们与主交谈时,既要有从心里发出的喜乐和惊叹,又要有虔诚的敬畏。《诗篇》第33篇吩咐我们“义人哪,你们应当靠耶和华欢乐”(诗33:1),但同时又提醒我们“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诗33:18)。

与基督的交往中有超越人理智可以理解的喜乐、平安、更新和真实,而不是一种死气沉沉、单调乏味的交往,这种交谈可以使我们认识主更多。因此,每周日早上我喊醒孩子们:“今天是我们最喜欢的一天;今天我们要敬拜神,一整天的敬拜,岂不令人振奋吗?”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去教会听神的道是一周的高潮。因圣经我们的生命更丰盛,在公共敬拜中有恩典的施行。

我们当带着既喜乐又敬畏的态度对待一切蒙恩之道。让你的孩子看到你阅读属灵书籍时多么感动,在祷告和唱一首诗篇时你是多么喜乐。让他们看到这些属灵的事情如何感动你并使你充满真正属灵的喜悦。

7.让我们教导孩子神全备的信息,既有律法又有福音。我们必须教导孩子律法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罪,显明他们需要救主,并提供生活的指南。同时我们也要教导他们整全的福音,我们必须把神全备的信息教给孩子。

开始家庭礼拜是教导孩子神的最好方法。我们和孩子一起读圣经时,就自然给他们关于神的全备教导。同时,我们也发现可以运用圣经教导的现实处境。我们应当让圣经的教导在餐桌上、在林间漫步时、假期中或是开车送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的路途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我们应当寻找机会教导孩子在基督耶稣里神那奇妙的真理。尤其是,我们应当让律法和福音来通报和决定我们在家中执行管教的方法。

8.我们应当教导孩子如何用以基督为中心的观点看待当前时事。我们应当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当前时事、世界危机、我们社区的需要、时代发展走向、流行文化的发展等。我们要问我们的孩子:“基督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用报纸上的文章作为家庭谈话的中心。我们不能只谈政治,也不能避而不谈。我们应该和孩子们谈论神的道是如何看待我们居住的国家以及神希望我们的国家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需要让孩子自由发言,尽管他们的观点孩子气或是错误的。我们想要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时候敞开心门聊比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提供全部正确的答案更重要。

我们的孩子能学会区分徒然的、世界的努力和真正能带来益处的属灵努力之间的区别很重要。电视、电影、网络和学校甚至教会中的同龄人经常对孩子们有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要藉着我们自己的选择教导他们什么是好的、有益的,什么是浪费时间并可能对他们的幸福有危害的。

9.我们要凭着爱心警告孩子们离开基督的危险。我们的孩子必须知道即便他们每门学科都是优秀,即便他们是学校中最出色的的运动员,即便长得俊美又很有人缘,若他们没有基督,他们就什么也不是,只不过在去地狱的路上(参诗49:20;73:27-28)。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坚定地、慈爱地、满腔热情地告诉他们:“你一定要在基督里,否则你会灭亡。”我们有责任要让孩子们知道这是我们灵魂最深处的想法而且这是我们对他们最大的担忧。我们应当告诉他们我们在乎他们身体的健康和教育,但更关注他们的灵魂。这样才会把他们带到基督面前。

10.我们要成为孙辈们属灵的导师。也许你的孩子已经离开家建立他们自己的家庭了。也许你在想:“我是彻底失败了。我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还都不信主。我感到无力带领他们归主。而且,我现在都有孙儿孙女了,我怎样才能为基督影响他们呢?”请在神的应许里找到安慰吧:“但耶和华的慈爱归于敬畏他的人,从亘古到永远;他的公义也归于子子孙孙。”(诗103:17;诗128:6)教导你的孙辈们主的道,也许他们归向基督可以带领你的儿女转回信仰。为基督影响别人永不嫌迟。 

向孩子们学习

我们如果睁开眼睛,就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关于怎样带领他们归向基督的事。耶稣说:“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可10:14-15)耶稣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我们不是要效法小孩子的无知、自我中心、幼稚。耶稣的意思是看看小孩子对他们所爱的人显出的毫无保留的、实心实意的和毫不动摇的信心。

我们度假时,孩子们会相信我们安排好了一切,预备好了一切所需要的。他们坐上车相信我们会把他们带到目的地。半路如果出了紧急状况,他们相信我们可以搞定。他们尽情在沙滩上玩耍,相信我们会保护他们的安全。度假结束了,他们会跳上车相信我们会把他们平安带回家。他们把一切都交在我们手中。这就是孩子般的信靠。所以,耶稣在《马可福音》第10章说:“除非你们像小孩子一样完全地相信我,像小孩子相信爸爸妈妈一样,你们就不能进入神的国。”

基督如何赐福我们的孩子 

当我们努力用不同的方法把孩子带到基督面前时,我们当迫切但不要绝望。我们当相信我们的天父会赐福他所指定的带领孩子归主的途径。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即便我们看不到孩子的生命中有信心的果子,我们也当有平稳安静的信心,神知道他自己的作为并会在他自己的时间用他自己的方法在我们孩子生命中动工。我们必须要相信神话语的智慧:“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怎样更信靠神。

当父母们把孩子带到主面前时,耶稣“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可10:16)。这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看见只要我们把孩子带到神面前基督就怎样在他们里面动工。

耶稣用好几个方法赐福这些前来的孩子。首先,他抱起他们。此处希腊文的字面意思是他“把他们搂在怀里”。他拥抱他们,神拥抱罪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用他慈爱的温柔膀臂拥抱他们,这是何等奇妙的事啊!以赛亚宣告:就像好牧人,基督“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赛40:11)。我们的孩子被基督抱起来,藉着圣灵大能,基督向他们的灵魂传讲神的话语,吸引他们藉着信心进入与圣子的团契,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安全更安慰人呢?

其次,基督给他们按手,就像很久以前,雅各给约瑟的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按手,祝福他们并算他们为自己的儿子:“这两个儿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缅是我的一样。”(参创48:5,14,20)此处的按手是喜欢、拥有主权、收养进入他家庭的记号(参诗80:17)。基督藉着收养我们的孩子就像他自己的一样表明对他们的悦纳,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啊!

而且,基督赐福他们,用他完全神圣的大能和权柄来赐福,也就是给予我们的孩子神圣的悦纳和益处:“人要因他蒙福;万国要称他有福。”(诗72:17)基督能够赐福我们把孩子带到他面前的努力,并用他的圣道和圣灵吸引他们,在他们心里生发真正的信心、用恩典充满他们。我们的孩子是被他赐福,在他里面得赐福,和他一起蒙福。

根本上说来我们的孩子被赐福是因基督是他们圣约的头,是与他们立约并保守圣约的那一位;简言之,基督是我们孩子所得恩约的总结和本质;同样,我们作为信主的父母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基督的赐福,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履行任何圣约责任。

当我们现在投入到做父母的责任中,就像家里的管家,就监管孩子的成长并给与他们实际帮助,我们这么做也是完全依靠我们圣约的救主,他绝不放弃他手所做的工。没有他,我们什么也不能做(参约15:5)——甚至都不能把孩子带到他面前求帮助——但藉着他圣约的恩典,靠着那加力量给我们的基督,在他的应许和圣约的恩典中我们就什么都能做(参腓4:13)。

我相信你,亲爱的父母,在这样的根基上,你有勇气翻开下一页,喜乐又有指望地面对你的责任,靠着你救主的力量勇往直前,把你自己和你的孩子带到神面前吧!

(选自《靠主应许养育儿女》,本文收录在《周毕克文集》里,需要纸质版,微信联系:271087029)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
关于作者 周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