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导读《创世记》第十五章

下载PDF版圣经导读《创世记》第十五章

听 创世记 第十五章 语音
经文 :
1. 这事以后,耶和华在异象中有话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
2. 亚伯兰说,主耶和华阿,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色人以利以谢。
3. 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
4. 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
5. 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
6.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7. 耶和华又对他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
8. 亚伯兰说,主耶和华阿,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
9. 他说,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一只斑鸠,一只雏鸽。
10. 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只有鸟没有劈开。
11. 有鸷鸟下来,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亚伯兰就把它吓飞了。
12. 日头正落的时候,亚伯兰沉沉地睡了。忽然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
13.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
14. 并且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
15. 但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地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
16. 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
17.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
18. 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
19. 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
20. 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
21. 亚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主题 : 第27段。信心的高峰与起伏(15:1-21) - 02/18/2022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第27段记载的是围绕着神对亚伯兰的应许而展开的亚伯兰和神之间的互动。在经过了之前的一番战役解救了侄儿罗得、接受麦基洗德的祝福以及拒绝所多玛王的要求之后,亚伯兰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会经历许多波折,让人心有余悸,还是可以长治久安,无疾而终? 这个时候,神向亚伯兰说话,鼓励亚伯兰不要害怕,因为神是他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亚伯兰。这个时候,亚伯兰的回答几乎是发自内心的歇斯底里的抗议:我都没有子孙,你赐给我的这些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理解亚伯兰此时此刻那种极其难受、抵触的心情。这就好像对着一个牙齿全坏、无法咀嚼的老人说赐给他山珍海味,这除了激起老人的委屈和失望,甚至是忿怒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神籍着重申祂之前的应许来安慰亚伯兰,首先针对的就是亚伯兰关于没有子孙的关注。神应许亚伯兰必有从自己而出的后裔,而且会好像天上的星那样多。亚伯兰信神,神就以此为他的义(15:6)。 纵观亚伯兰这一路走来,此时此刻的信真的很不容易。他曾经带着信心跟随神的呼召离开吾珥,也离开本地、本族、父家来到迦南地;然而却在迦南地因为当地居民的缘故而四处迁徙;为了逃避饥荒而去到埃及,并且不得不通过撒谎来保存自己的性命;虽然后来回到迦南,但却因为居住的地界狭小而不得不与侄儿罗得分开;再接下来为了解救罗得而拼死一战。现在,亚伯兰发现自从跟随神的指引来到迦南地直到如今却依然孑身一人、寄人篱下。我们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是如何的低落,以至于当他再听到神应许要赐大福给他的时候,不是兴奋地接受,而是呐喊地抗议。然而,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在神关于后裔那看似遥不可及的应许之后,亚伯兰沉淀下来,依然选择了相信。他没有被自己过去的遭遇所影响,也没有被自己起伏的心情所左右,在诸多的小信、不安、抗争、疲惫、抗议之后,他依然选择了相信。 经文直到这里才指出亚伯兰的信被算作他的义,足见在经过许许多多试验与挣扎之后依然不改变的信,才是神看为宝贵的信。这也是对我们很好的提醒和激励。有时候我们把信看的太过轻忽,以为只要是头脑一下子相信了,或是处在火热激情感动中愿意相信就好了。当然,我们从理智、感情上愿意相信,这是很好的开始。但是不要忘了,亚伯兰这经过许多试验、挣扎、甚至是抗议之后依然选择坚定的相信,才是神真正喜悦的信。 然而,在经过这信心的高峰之后,我们随即又看到亚伯兰的信开始下滑。当神给亚伯兰重申应许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土地的赐予时,亚伯兰没有好像之前的那单纯、坚定的“信”,反而是向神提问说:“主耶和华啊,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15:8)虽然这个时候神以立约的形式来回应亚伯兰的疑问,但对比之前亚伯兰的信,以及神就称他为义,这里显得复杂很多。不但如此,我们也看到亚伯兰对神立约赐给他土地的事上并不当真,没有信心。例如可能是为了省事的缘故而没有将鸟分为两半;例如没有很好看守这些立约之物而导致被鸷鸟飞下来污秽了;例如没有警醒等待神来完成立约仪式反倒是沉沉地睡了。试想,如果亚伯兰真的看重神对土地的应许的话,他一定是认真做好准备的工夫、警醒看守、翘首以待。尽管如此,信实的神依然降卑自己来完成祂与亚伯兰的立约。 看到这里,我们除了当然要感谢神的信实慈爱以外,还是要继续从亚伯兰身上来学习信心的功课。我们的确也会好像亚伯兰一样经历一些信心的高峰;但同时我们也会好像亚伯兰一样从信心的高峰滑落。然而信实的神一直保守我们、引领我们、耐心地陪伴我们。感谢神的不离不弃,也愿意我们无论经过什么样的高山低谷,始终走在信心的道路上。 默想经文:“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15:6) 静默思想: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特别是对比在这前后亚伯兰的信心历程,体会信心的宝贵与纯净。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主题 : 作一个以信为本的人 - 01/29/2019
作者或来源:肖松(微信:samuel__xiaosong)

《创世纪》第15章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15:1-6)讲到神在异象中对亚伯拉罕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15:1)面对神的话语,年老无子的亚伯拉罕自然想到的就是谁来承受这些赏赐。虽说他家中的仆人,或者是他家族中的亲属可以来继承产业,可是亚伯拉罕想到的乃是如果可以有自己亲身的孩子来继承神的赐福,那该多好啊!所以,面对神的赏赐,亚伯拉罕显得有些凄凉,高兴不起来。然而,神应许亚伯拉罕说,他本身所生的才算是他的后裔,而且他的后裔要好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多。亚伯拉罕信神,神就以此为他的义。 澄清了继承产业的后裔是谁之后,接下来第二段(15:7-20),神说到祂的赏赐究竟是什么。神对亚伯拉罕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赐给你为业。”(15:7)。神实际上是重申了以前对亚伯拉罕的应许。面对神的话语,亚伯拉罕的回应是:“主耶和华啊,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15:8)于是,神为亚伯拉罕举行了一个立约的仪式,就是将牲畜劈开分为两半,然后立约的双方从中间经过,表示如果谁违反了这约,他的下场就好像这些被劈开的牲畜一样。神藉着这样的立约仪式让亚伯拉罕放心,祂所要赏赐的土地是必定成就的。 整章经文从内容来看,第一段简洁明了、干净利落,亚伯拉罕因信,就被神称为义,事情就解决了。可是第二段就显得非常的拖泥带水。亚伯拉罕对神应许的质疑,带来的是立约的繁琐手续。而且在宰杀了牲畜之后,先是有鸷鸟落在那死畜的肉上,然后就是日头正落的时候,亚伯拉罕沉沉地睡了。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到,亚伯拉罕对立约并不太上心。照理,他如果真对神的话有信心、看重这些赏赐的话,当把动物劈开两半之后,亚伯拉罕应该是带着渴慕、警醒的心严严地守候在一旁,不让这些立约的圣物被鸷鸟玷污,也不至于在等待的过程中睡着了。然而,神是有恩典的神。尽管亚伯拉罕在立约的仪式上近乎懈怠,可是神依然与他立约,以冒烟的炉和烧着的火把经过那些肉块,表示祂愿意屈尊,把自己约束在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中。 尽管神有恩典与亚伯拉罕立约,可是亚伯拉罕的疑惑-“我怎能知道?”,却要引起我们的省察。从亚伯拉罕因信所带来的简洁明了,被神果断地称为义,与他因怀疑所带来的复杂繁琐的立约程序,以及一些列不祥之兆之间的对比,我们看到信心的功用,以及怀疑的恶果。亚伯拉罕的怀疑,不是那种信心坚定,只是对一些事情有不解的疑惑,而是从他内心就对神的话有不信,从而导致他对立约不感兴趣,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对这个不抱希望。 面对神的赏赐和应许,一句“我怎能知道?”也体现出我们基督徒常有的心态。正是因为我们对神的话不是单纯的相信,而是“我怎么知道?”,所以我们常常求印证,需要看见神给我们的证据才放下心来。当然,有时候我们对神的指引不太明确,寻求印证情有可原。可是,当神的话明白无误地向我们说了,我们依然还要寻求印证的话,这实际上就是小信的表示。虽然神有恩典会给我们所需要的印证,但是对比单纯的信心,以及因信而来的义,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神看重的是我们以信为本的人。 默想经文:“亚伯拉罕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15:6) 静默思想:神说了,亚伯拉罕就信了,就这么简单,事情就这样成了。默想这句话,细细体会其中那种人和神之间清纯、透彻、简单明了的信心关系。让自己在当中被洗涤。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