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什么是教会》1 教会合二为一

下载经典阅读《什么是教会》1 教会合二为一

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中,主耶稣为教会合二为一做了一个祷告,这是为我们记载在圣经新约中、涵盖范围最广阔的祷告。在这个祷告中,他为他的门徒祷告,也为所有借着门徒的见证而相信的人祷告。这个祷告被称为“大祭司祷告”,其中一个中心主题是基督祈求父神使他的子民合一。这是一个为基督徒合一的祷告。然而我们在这第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却发现教会当前可能可能比教会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支离破碎。我们已遇到一个危机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教会?”

从历史上看,透过早期的尼西亚教会会议,人们常用四个关键词来定义教会。即,教会是合一性的、圣洁性的、大公性的、使徒性的教会。当我们研究教会本质的时候,按照以上所定义的教会本质,我想着眼于上述四个描述性特征。

首先,教会是合一性。这是这样么?如果我们纵览一下现今基督教的图景,进而来描述他时,“合一性的”或者“一体的”也许我们最不会使用的一个词。

那么,对于基督为教会的合一所作的代祷及古代教会对教会合而为一的宣告,我们究竟如何理解并回应?就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人们想出了各种不同的办法。第二十世纪产生了“普世教联运动”,它企图借着普世基督教协会和其它组织推动小型宗派改革或形成为一个集中化的教会性组织。普世教联运动的这个目标就是恢复有形教会的合一。我们发现——朝着这个联合目标的推动所产生的结果之一是——以前分离的宗派彼此之间的合并在数量上增长。然而,非常不幸却经常发生的是,当两间教会或者宗派合并后,一些人不认同合并、继而离开所成立的组织,然后创立一个与他们的价值一致的组织。如此,透过这样的联合,虽然人们努力试图使教会组织越来越少,这样的运动反而产生了多的教会组织。

另外,普世教联运动还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多元主义这种哲学积极主张在一个单一机构中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教义互相共存。由于许多教会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教义上的分歧,教会曾经试图维护和平与合一,并同时试图在内部兼容不同的看法。多元主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图兼容各种冲突性的观点。

随着教会变得越来越多多元主义,被容忍的、彼此矛盾的观点也在增加。这样,组织性和结构性上的联合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竭力不惜代价维护教会有形的联合。然而,这种做法总是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从历史上来看,这个代价向来就是牺牲教会信仰告白上的纯全。

自始十六及十七世纪的抗罗宗运动以来,教会制定了多个信仰告白文件。这些信经式的告白阐明了一些教会持守并公开告白的教义。这些信仰告白文件在很大篇幅上对关于基督徒意味着什么总结出了一些核心信条——比如三位一体,基督一个位格具有神人二性,还有身体复活。多个世纪以来,人们称抗罗宗主义是个机构基于共同认信的教义所构成的有机体。但如今,作为普世教联运动造成的影响的一部分,这些古旧的信仰告白不断地被相对化。此外,一些教会为了达成有形教会的联合沿着多元主义的路线使信仰告白变得宽泛化。

如果你参与一间教会,什么原因使你留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注意到人们有一种倾向,就是在不同的宗派间转来转去——哪里有他喜欢的牧师、讲道、音乐,或者某种活动安排,他们就往哪里去。从一个宗派转到另一个宗派、从一间教会转到另一间教会,人们常常觉得非常自在。可悲的是,我们很少发现人们关心教会所信的是什么?然而在新约中当要求教会合一的时候,我们必须牢记使徒保罗是用这样的词汇讲论合一的,也就是,一主,一信,一洗。这样的合一不只是表现于外观上、在组织或者方法意义上的联合。真正合一,最要紧的是,对于基督位格和工作信仰告白上的合一;紧接着的是,在信仰告白内容上达成一致。教会的联合本应该联与使徒所传的福音,然而,非常令人悲痛的是,教会的联合正是在这样关键的地方上——即,使徒所传的福音——已经断裂了。

(选自《什么是教会?》,本文收录在《史鲍尔文集》里)

人死如灯灭 

死是令人讨厌的,它与生命之流是相逆的。当我们与死亡接触时,我们总是在恐惧中退缩。我们也往往用最美的修饰语来掩饰它的影响。当死亡发威时,总是留一个问题给我们:“死了,就完了吗?再没有希望了吗?”

或许所有问题中最古老的就是:“死后还有生命吗?”我们想到约伯因他所受的苦而呼号:“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伯十四14)从约伯那时起直到如今,“死后还有生命吗?”这问题仍然存在。

在现今世代的文化气氛中,我们已可嗅到一股怀疑论的消极精神。失望或绝望已成我们文化特色的大半。我们常听到有这样的话,“死了,就是死了”;“这是什么时代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吧!”那些坚持有来生盼望的人,被认为是弱者,紧抓着过时的迷信不放。基督徒往往被讥笑,说他们盼望的只是“空中楼阁”。但这问题不仅仅是宗教问题。这议题远比宗教问题更有意义。它乃是论到人生整体的意义。假如死是一切的终极,那人的死就是一件残酷而嘲讽的笑话。

自古以来人类中最敏锐的心灵就一直在寻求,人死后灵魂仍存留是否有理智上的证据。江湖术士也使尽绝招,披着伪理智主义(pseudo-intellecturalism)的外衣来骗取无知者的金钱。另一方面,学者对这问题也相当注意,因为这在一切问题当中是最严肃的一件。但是,即使是最严谨最理智的学者,面对死的问题时仍不免有强烈的情绪围绕。没有一个人能面对死的问题时还无动于衷。或许你现在还年轻,死离你还远,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终究都是要死的。

大自然教导人死后有生命? 

当柏拉图到监狱探望他亲爱的老师苏格拉底时,他深深体会到面对死亡问题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苏格拉底准备受死刑(喝毒草药酒),所以和他的学生谈到灵魂不灭的事。有关苏格拉底对死后生命的看法,都被柏拉图收集在自己著名的《柏拉图对话录》(Phaedo Dialogue)中。

柏拉图探讨死亡问题,主要的论据是以大自然现象为模拟。他发现自然界有一个共通的循环现象。他注意到冬天过去,春天就来,然后又往下一个冬天迈进。冬天也不是就此停下,而是生出另一个春天。这现象周而复始,正如日以继夜,冷热相生。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种子落在地里开花结果,必须经过一个腐烂时期,种子的外壳必须先腐烂,生命才从里面生出。柏拉图看出它与生死之间的模拟关系。人类的身体也必须在灵魂生命脱出之前先死掉,就像一粒种子必须在它开花结实之前分解腐烂掉一样。

研究植物界之后,他又放眼观看动物界,并深感蜕变的奇妙。蝴蝶之美是起于令人讨厌的毛虫,可是经过一个时期,毛虫蜕变出一对有翅膀的蝴蝶,在空中飞翔。从毛虫的“死”,因而产生出蝴蝶的生命。

柏拉图列举的模拟还算不上是死后生命的强而有力证据。柏拉图知道这些只是模拟,在面对生死奥秘时给人一些盼望而已。他知道蝴蝶不能永远的活下去,但是他指出我们周围各种生命形式的复杂性,使我们在面对毫无节制的怀疑论时,知道如何自处。

不管信不信,我们都得活着好象有一位神存在? 

后来另一位哲学家康德,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这问题。他可说是历代以来最有份量,最重要的哲学家。当然他的钜着已经是近代思潮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他虽然怀疑人能单独用理性来证明灵魂不灭,可是他对于死后的生命却提供了一项灵巧的论证。这论证可作为“神存在”、“死后生命”等问题在其实用层次上的“证据”。

康德观察到,似乎所有的人都对伦理道德有某种程度的关切。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道德有所不同,可是人们对是非的问题总是耿耿于怀,所有的人类都有些道德责任感。康德问到:“要使人类这种道德责任感有意义,必须有什么作为前提?”我们的道德责任感只是父母的管教或受社会标准影响后的副产物吗?康德认为不仅止于此。不过道德感的起源问题与道德的终极意义还是不同的。他注意到我们有这种责任感,并且追问是什么使这些责任感有意义?康德自己回答这问题说,若要伦理道德至终有意义,必须有公义存在。他用实用但冷静的语气问到:“假如公义不彰显,干么还讲道德?”

康德认为公义是使道德有意义的基本因素。但他同时注意到公义在世上并非一定得到伸张,他和许多人一样观察到,在今世义人多受苦,而恶人往往大享亨通。他的实用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就推论说,既然公义在今世未得彰显,那必是在将来某个地方得彰显。若要公义至终仍存在,必须有几个因素来解释它: 

1.我们必须肉身死后仍然存在 

若要有公义,必须要有人接受这公义。既然我们在今世没有接受到公义,我们就不能说人死后“一了百了”;公义要成立的前提便是肉身死后必须仍有生命,除非伦理道德只是说说而已,不一定要实践。 

2.必须有一位审判官

公义需要审判,而审判需要一位审判官。但必须是怎样一位审判官,才能确保他的审判公正?康德自己回答说,他必须是公正的。假如这位审判官不公正,那他就很容易曲枉正直,而非建立公义。这位审判官必须没有丝毫不公,才能确保万事万物至终是公平的。但即使公正的审判官也会做出不公正的判决,因为他有犯错的可能。如果一个无辜之人被人构陷,或是有一大堆不利于他的外在证据,诚实的审判官也会定这无辜人为有罪。我们这位完全公正的审判官必须避免这些错误。为达到完全的公正,他必须完全知道所有的事实和能减轻刑责的情节。一个完全的审判官必须是全知的。 

3.必须有审判 

一个完全公正又全知的审判官,是公义彰显的必要条件,但还不充分。一旦这位完全的审判官做出他完全公正的判决,随之而来的就是执行这判决。若要做出适当的赏罚,审判官必须有权柄,有能力将之付诸执行。如果这公正又全知的审判官没有能力执行判决,我们还是不能保证能接受到公义。如此看来,审判官必须有完全的能力与权柄,即神学上所称的“全能”(omnipotence)。

这样一来,对康德来说,实用道德的前提有二,一是必须死后仍有生命,一是有位审判官。而康德所描述的审判官,听起来非常像基督教的上帝。康德承认他的论证是实用性的,并非滴水不漏。可是他确实把人在实用层面的选择缩减成只有两种可能。他说,我们不是选择死后生命继续的有神论,就是选择绝对无意义的生活。若没有伦理道德,生命就是一片混乱,到头来也不可能有生命。若没有神,道德伦理就无意义。这样看来,康德的结论是:“不管信不信,我们活着必须好象有一位神存在。”对康德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道德基础,人生是无法忍受的。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则任何道德规条都不具真实的意义。

如果人生无意义又如何? 

康德这种实用的乐观主义并未受到普遍的认同。现代文化的存在主义选择的是康德所扬弃的另一个可能性。他们勇敢到问一般人问不出口的问题:“假如人生无意义,那又如何?”莎士比亚的剧本马克比斯中有一段令人沮丧的话说:

“人生好象行走的影儿,

在舞台上拙劣的攒跳,

一会儿就听不到声音;

人生好象痴人说梦,

满了声响、愤怒,

但却毫无意义。”

 也许就是没有公义。也许有的只是痴人说梦。如果其实没有神,为什么我们要活着好象有神一般呢?这是现代人最扎心的问题。这些对神或来生持有信仰的企图,只不过是那些没有胆量的人,不能面对声响、愤怒这些残酷的事实,所作的许愿还愿举动而已。

伯格曼(Ingmar Bergman)在他所写电影剧本“第七印”中有一段对话,提到了现代人的两难,下面就是武士与死神间的谈话:

武士:“你听见我了吗?“

死神:“是的。我听见了!“

武士:“我要知识,不要信仰,不要假设,只要知识。我要上帝向我伸出祂的手,启示祂自己,并且对我说话。“

死神:“但祂还是保持静默。“

武士:“我在暗中向祂呼吁,那里好象没有人似的。“

死神:“或许那里是没有什么人。”

武士:“那人生实在太恐怖了。没有人能面对死亡,知道一切都是虚无,还活得下去。”

早在存在主义风行之前,美国人就已经听过爱伦坡(Edgar Allen Poe)的悲诗了。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疯子,还有人说他两者都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有一种独特的能力,把经历过丧失亲人的心灵那股悲痛表达出来。他的诗充满了丧亲之痛的呻吟,如 Annabel Lee和Ulalume。不过最能表现对死后生命急切盼望的当属他的〈乌鸦〉(The Raven)。这首诗开头是这样的:

在一个阴沉的午夜,我正沉思,

困了,累了,

面对一堆奇怪的,好玩的,

也是人们遗忘的学问,

我快撑不住了,猛点头,几乎要入睡,

忽然,有人在拍,

原来有人在敲,轻轻的敲,

敲我的房门,

“有客人”,我嘀咕,“是客人在敲门,如此而已,没啥大不了”

邪!我猛然想起,现在是萧瑟的十二月,火炉的余烬,

慢慢爬到地板上,我渴望明晨来到,可怎样也透支不到,

我从书上得到慰藉,不再为兰诺哀悼,我没能将她得到,

喔!兰诺是她,那珍稀的少女,散发着光芒,她名字是天使取的,

只是在这里,名字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诗开始的背景是午夜,诗人被寂寞压垮,害怕明天,心中充满悔恨。这时来自地狱的访客出现在夜晚,诗人问出一个灼人的问题:“我还能再看到兰诺吗?”。这只残忍的地狱之鸟回答总是千篇一律:“再也不会了。”诗人转而描写这个饱受折磨的人气冲冲的向他的客人大叫:

“先知啊!”我说,“邪恶的家伙!-也还是先知,你是鸟还是魔鬼!你是那试探人的,还是一阵狂风把你扔到岸的这边,这里一片荒凉,可是人们仍勇敢向前,在这块沙漠上,人都被法术迷住了-可是在这家中,有惊恐临到-告诉我实话,我求你在那彼岸-那里可有基列的膏油?告诉我-告诉我-我求你。

乌鸦回答说,“再也没有了!”

而那只乌鸦,一直没飞走,仍坐着,

静静的坐着在苍白的雅典神半身雕像上,

在我房门旁,它的眼睛怎么看,都像是魔鬼;

灯光照在它身上,把它的影子洒在地板上

我的灵魂也躺在那影子上,影子又浮在地板上;

还会起来吗-再也不会了!

这首诗以绝望结束。未来无望了。这种结局许多人难以忍受。现在密术电影大行其道,超心理学深深吸引人,在在显示现代人对这位带来绝望的先知抗议。现在又新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医院里善终的病人以后有一天能复活。这回人是想从科学那里孕育出一丝希望。 

圣经怎样说到来世? 

关于死后生命的存在,新约为我们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古代基督教所传的中心信息,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从死里复活。

基督从死里复活。论到死后生命,使徒保罗在哥林多书提出了复活的证据。他在这封书信中回答哥林多教会中怀疑派所问的问题。注意他如何处理这问题:

“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林前十五12-13)

用这么坚定的口气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逻辑又这么简单,真有点让人哑然失笑。如果耶稣复活了,就明显必定有死人复活的事。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死人复活的事,那么基督就不会复活。基督复活的问题,对于整个死后生命的问题都非常重要。保罗接着又提出一个很有趣的推论。他考量若基督复活没有发生,事情会怎样演变。他用的是逻辑上的“若…则…”公式。

“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

保罗很快就来到问题的中心。如果基督没有复活,初代教会的传讲就很清楚是白忙一场。所传的既是空洞的言词,所信的也就毫无价值。

“并且明显我们是为上帝作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上帝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上帝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林前十五15-18)

哥林多人的怀疑仍余波荡漾。如果基督没有复活,使徒的见证就是假的。上帝不过是一个捏造的历史宣告。保罗再次提到,若是如此他们的信便是徒然,而且不只这样,还有更严重的后果就是人依然没有救赎主。然后保罗诉诸他们的感情,提醒他们亡故亲人的命运。他们已经灭亡了。他要说的是,没有复活,死亡就是人类的终结。

一九六五年七月一日,我兴奋的将我太太送入产房,享受初为人父的喜悦,当护士隔着婴儿室的玻璃窗将孩子抱给我看时,我实在满心欢喜,当时我的母亲也赶来看她的孙子,一同分享这喜乐。当天我同母亲回她家休息。第二天早晨,我预备好东西叫母亲起床时,发觉屋内毫无动静,一点声音也没有,进去一看,母亲已无气息,身体已冰冷僵硬地躺在那里,剎那间我呆住了,短短的一天之内,我经历了生、死两件事,这实在没有道理。

可是保罗指出,基督如果没有复活,我们所爱的亲人也就灭亡了。

保罗继续他的讲论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

或许你不是一位基督徒,或许基督徒有时令你讨厌,或许当基督徒给你压力要你信他们的宗教使你气恼。可是如果你不相信基督从死里复活,那你又何必为那些受愚弄、受欺骗的可怜基督徒动气呢?你应该可怜他们。他们把所有的蛋都放在一个孵不出鸡的篮子里。假如基督徒所有的盼望背后都没有历史事实支撑,那么他是把他的生命交托给虚无飘渺。所以基督徒需要你同情,不需要你敌视。

保罗用“若没有……那就……”的思考方式来结束他的讲论:“……若死人没有复活,那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32)没有复活?那么干脆明天睡大头觉吧。还是趁有机会就吃、喝、行乐吧。

使徒保罗对死后生命的看法与康德的看法中有一点非常相似。他们两人都了解到若没有死后生命,人类就很悲惨了。可是保罗并没有停留在康德所停住的地方。康德只是将我们的选择缩减到两个可能,鼓励我们选择那乐观的可能性,然后停住了。可是保罗仔细查考另一个可能性有多悲惨之后,并不是说“若没有复活太可怕了,还是接受死后有生命吧!”。他反而说: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然,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3-8)

保罗现在所说的并不是凭空冥想。他并不是动用什么玄妙之术,也不是根据自然界的模拟。他乃是提出两种证据,第一,他提出旧约圣经的先知预言,而这些预言已经在基督身上不可思议地应验了;第二,关于复活事件,他提出许多目击者的见证。基督不是只对一个秘密聚集的群众显现一次,而是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显现给世人看。有一次是向五百多人显现。保罗最后诉诸他自己的经验,他亲眼看见了复活的基督,正如约翰在别处所说:“所传给你们的,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参看约壹一1)然后保罗重提他见过复活基督之后他个人的生活。他说到他的受审、被监禁,以及所受的劳苦,这些都足以证明,他亲眼见过复活耶稣,才会产生这些发生在他身上的影响。

死后生命的最佳论证就是历史记载。复活这件事有完备的旁证,和任何古事相比毫不逊色。若是质疑基督复活,那么所有古事都要打上问号了。那些否认复活的人,都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随意将相关证据排除。耶稣自己预言到复活的事,并以权威的口吻说到有关人类将来的生命:“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早就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十四2)对那些以基督为可信的人来说,祂的话是大有能力的。“若是没有──”,耶稣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门徒所信的是空幻的未来,耶稣会毫不犹豫更正他们的想法。保罗把基督复活所带出的得胜归纳如下:“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阿,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阿,你得毒钩在那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林后十五51-56)

这样的宣告充满得胜的激昂,结论却异常冷静:“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你们的劳苦不是徒然的。这是新约信息的精髓。死亡并非最后的终结。乌鸦的回答是“再也没有了”,基督的回答是“直到永永远远”。

 重点摘要 

死后还有生命吗??

1、如柏拉图所说,大自然提供模拟,显示未来仍有生命的盼望。

2、康德从人们对伦理道德在实用层面的关切,论证死后仍有生命。他的论证是:除非有终极的公义,否则人类普遍存在的道德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一定在死后继续存在;一定有一位审判官;一定有审判。

3、如果死亡结束一切,人生就无终极的意义。我们处理死亡问题的态度显出我们是多么认真的关切生命。存在主义说明了人的绝望感与无力感。

4、圣经确定的说:“是的,死后有生命。”人若没有基督,就没有希望。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5、圣经宣称死后有生命,有可靠目击者的见证为依据,且已收为历史记录。这批目击的见证人所作的工作,显示他们作的是冷静的判断。他们同时代的人反对他们,他们仍确信他们所见证的是真的,甚至为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6、基督的能力从古至今一直在改变人类的生命,这也是一个左证,显示基督今天的确仍然活着;其真实、其能力也显示基督复活不只是一个使人振奋的回忆而已。
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
阅读:

关联阅读


关于作者 史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