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六年,全世界暴发一次霍乱症,开始只蔓延在俄罗斯境内,其后传染到印度和波斯,有两万人倒毙在波斯。到了一八四九年的春天,单是英国,因霍乱致死的人高达七万人。 美国人则陷入一片惶恐中,芬妮·克罗斯比所在的纽约盲人学校则师生互相安慰,认为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一八四八年十二月,当一只轮船从欧洲抵达美国新奥尔良(New Orleas)时,有一个乘客带着瘟疫的菌登岸,该城市的居民一染上霍乱症,共有三千五百人死亡。到了一八四九年五月分,流行霍乱病蔓延到美国东部一带。当时纽约盲人学校的校长已是张伯伦(James Chamberlain),他有意将学期提早结束,然后疏散学生们到乡村一带,因为传染病在城市蔓延的速度要快过在乡下。然而部分学生在乡下无亲人,无家可归。芬妮·克罗斯比坚称:神一定会照顾我们;而我们也要互相照顾。 芬妮·克罗斯比自告奋勇地担当学校的义务护士,并协助校医克勒曼斯医生(Dr.Clements)制造霍乱丸——由三分之二的甘汞(Calomel)和三分之一的雅片(Opium)制成。 到了同年七月中旬,纽约市区有五百至七百人死于霍乱,七月底,纽约盲人学校的隔壁大楼被征用为霍乱临时医院。这时候,克勒曼斯医生和芬妮·克罗斯比昼夜不停地抢救患病者。他们亲眼看到十个盲人学生不治身亡。 废寝忘食的芬妮·克罗斯比实在疲于奔命,当时是一片的恐怖。马车夫的车声辘辘地传人耳畔,大声嘶叫:“屋里有死人的,不得迟延,赶快搬上马车!”芬妮·克罗斯比的学校必须让棺材赶快搬开。芬妮·克罗斯比就在学校几个停放棺木的大厅中摸索着,手脚不停地忙乱着。 到了最后芬妮·克罗斯比身心疲累,再也支援不住。八月间,校长让她到乡村去休养几个月。 到了一九四九年,芬妮·克罗斯比的情绪低落,心情忧郁,她这时想到灵魂的归宿问题。假若这次她因瘟疫不幸身亡,她的灵魂将往何处?她的灵魂是否会遇见创造万有的主? 她的祖母临终的话一直萦绕着她的脑际,她能否如所许的愿,在天上与祖母相晤。她至今仍未有重生的经历,未有别人悔改得救后那种明显的改变的经验,于是她的信心开始动摇。在这一段时间,她隐约地觉得神在呼召她,要她献身事奉他。 她开始醒悟过来,这些年来,她的诗人的声誉使她陶醉不已,成功冲昏了她的头脑,她被称为盲眼的女诗人时不禁沾沾自喜,可就是没有深入考虑自己的永生问题。 一八五○年,芬妮·克罗斯比有一个同事,叫开曼(Theodore Camp),在纽约盲人学校教工艺科。开曼是一位有追求的基督徒,邀请芬妮·克罗斯比到纽约三十街的循道会的百老汇会幕(Methodist Broadway Taberacle),参加一个传福音聚会。 芬妮·克罗斯比对于是否参加传福音聚会,有点犹豫不决。当晚,她作了一个梦,梦境是如此栩栩如生,令她极度不安。她梦见: “天空乌云密布,有人进屋子里,告诉芬妮·克罗斯比说,开曼很紧急地想立刻见到她,她在梦中依稀记得,她走进开曼房间里,看到开曼病情严重。垂危的开曼(这是梦境,其实开曼又活多五十年),问芬妮·克罗斯比,会否在他们都去世后能在天上相聚。芬妮·克罗斯比答道,我愿意,神帮助我。她记得她也是这样应允临终的祖母的。在梦中,临终前的开曼警告她,要记得她向一个垂死的人曾作过的许诺。” 醒了之后,芬妮·克罗斯比心里非常不安。前些日子,她一直把主耶稣摆在次要的地位,而把文学创作和社交活动摆在主要的地位。在她的生命中,她确实缺少了一些东西。 一八五○年秋天,她于是陪着开曼,参加循道会百老汇会幕每一晚的聚会。在聚会中,阿们、哈利路亚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夹着啜泣的声响。当传福音的讲道者呼召人到讲台前的时候,人们鱼贯地走到台前,跪在又冷又脏的土地上。有的人跪的时间长达两小时,好让长老执事们按手在他们头上,为他们悔改信主祷告。 连续两晚,芬妮·克罗斯比走到台前虽然有长老为她按手祷告,但是她两次没有得着重生者的平安喜乐。 到了一八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陷入绝望和忧虑的芬妮·克罗斯比,在传道人呼召时,第三次走到讲台前。那一次,除了她,没有其它人走到台前。这一次她内心焦急,她深切地希望她能在那晚,里面有一次根本的改变。可是,尽管长老们、执事们恳切地为她祷告,似乎她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 末了,会众一齐唱艾萨克·窝特斯(Isaac Watts)写的圣诗《主在十架》(At the Cross)的最后一节:“哦主,我惟有献上自己给你,这是我唯一能够作到的。” 这些诗句打入了芬妮·克罗斯比的心,突然间,有奇妙的事发生,芬妮·克罗斯比感觉到天上有光射人她的魂间,她不禁喜悦至极地跳起来,喊道,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第一次,她蒙光照,醒悟到:她已往是一手抓住世界,而另一手,她却以为可以抓住主。 那一晚,是芬妮·克罗斯比一生的分水岭,她决心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神。已往,她追求的是世上的名声、金钱,和一切属世的事物;今后,她把自己献上给主,追求的是主的自己、主的喜悦。一起学圣经,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中转发!